談到武道生活化,我個人認為的邏輯順序是修習武術者,須下功夫勤練,加深功力,成就武道,然後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間遵循此道,也就是佛學中說的「行住坐臥皆修行」。換言之,就是身體力行,順應自然界由無到有、由簡到繁,其中又有陰陽轉化、生生不息的演化規律,讓人生更加圓滿。要套用玄妙無上方式形容武術的話,我可以說「渾元太極、陰陽兩儀、四象八卦、乾坤挪移」16字,再猖狂點,還可加上「輔以五行、天下無敵」8字。重點是,讓廣大現代人來看,除了最後那4字讓人最有感以外,其他20字看完除了「蛤?」之外,可能心裡還飆髒話…忘了看過哪位大智版友說過的,確切字句沒記下來,但大意就是:「任何博大精深的拳理或道理,若是無法用簡單淺顯方式說明,那表示說的人自己也不懂」。
上面所提的24字金句, 除了最後那4字,前面每2字一詞用白話文單獨深入細說就不知要幾千字,組合起來歸納解說又不知要幾萬字,若是開個研習會或課程,講三天三夜可能都說不完。這就讓我想起另一位大智版友表達的意思:「古代內家拳高手多為農工出身,教育程度有限,但傳至今日有些內家拳系統卻變得滿是深奧理論和玄學。所以可以想想到底是內家拳原本就如此複雜,還是長年以來被少數有心人刻意神秘化了。」 我非常認同這個論點,說得越玄妙繁雜,搞得人神智混亂(洗腦?!),越能糊弄人,開更多課賺更多錢,或讓對方相信自己真的很有料。
這裡不是否定理論,我認為理論是指導實戰的基礎,但不能過度依賴理論,否則會變成紙上談兵。真正武術高手是理論實戰並重,並且能將理論融入實戰中的。 對我們務實派的人來說(這是形而下的部份,形而上部份請至個人版面的之前發文或網上搜尋),就是對方一記快速重拳過來,閃不閃得開?化不化得掉?真吃了這一拳的話,自己身體有如鋼板堅硬嗎?能扛得住幾拳?肋骨或其他身體部位不會斷掉壞掉嗎?最後還站得住、甚至得機得勢反擊而制勝嗎?雖然說說無妨,但最好是做得到,不然就得學習怎麼說。所以,溝通太重要了,就這部份,網路與實體書店有很多溝通相關的資料可供參考、學習、訓練。有興趣的朋友,甚至可以親身到自己交通方便的國際演講協會(Toastmasters)各分會實地練習,學習傾聽、表達、提問等技巧,並且多參與討論,與不同的人交流。如果說不知道怎麼表達,就學習該如何用文字、用影片、口頭描述或以上皆用。不要逃避,不要拿「啊你不懂啦」、「懶的理,浪費時間 」或其他情緒字眼掩飾你的無知、無能、敏感、易怒或其他不可告人問題,正視自己問題,確實改進,這也是一種修練,也是在實踐「武道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