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許多小孩因為長期使用3C,使得造成近視的機率愈來愈高。分享一下最近獲得關於眼睛的知識,若家裡有小孩的家長也可以了解一下。
■關於近視
近視是一種慢性病,一旦病情發展到一個拐點,症狀會急轉直下難以恢復。
對於慢性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拐點發生前進行干預,而干預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
眼睛主要結構:
瞳孔:調節光圈
水晶體:折射光線
視網膜:接收圖像

眼睛的構造
視力問題的原理:
近視:光線投射在視網膜前面。
遠視:光線投射在視網膜後面。
散光:光線無法聚成一點。
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
假性近視:由於眼睛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睫狀體痙攣引起。
真性近視:假性近視長期發展,加上環境因素影響,導致眼軸變長引起。
要如何區分方法假性近視、真性近視?
必須散瞳,透過藥物麻痹睫狀體,才能測出真正的眼軸長度,區分真性與假性近視。兒童的眼睛調節能力強,不散瞳易誤診。過早佩戴眼鏡可能加重疲勞甚至加速近視產生。
視力銀行:
孩子剛出生通常有200~300度的遠視儲備,像銀行存款。若從小不注意用眼健康,過度透支,存款用光後可能快速近視。
兒童視力參考:6歲以下視力約等於年齡乘以0.2;6歲後基本達到1.04。
透支警示:2歲以下孩子不應玩任何電子產品,避免視力損耗。
近視的3個核心原因:近距離、長時間、不間斷。無論是電子產品、書本還是琴譜,只要符合這三點都可能導致近視。
■孩子視力問題的6個早期徵兆
1.經常眯眼睛看東西:眯眼可暫時看清,是視力下降的表現。
2.總是揉眼睛:揉眼也能短暫看清,需警惕。
3.對繪本突然失去興趣:可能因看不清而導致。
4.學習成績突然變差:看不清黑板、看錯題是重要原因,家長不應盲目責備。
5.歪頭看東西:可能提示散光或斜視,應及時檢查。
6.看電視時離得越來越近:也是看不清的徵兆。
■預防近視的8個方法
1.戶外運動至少2小時:
這是最重要的方法,在戶外有遠眺機會,讓睫狀體舒張;視覺追逐和餘光景物能放鬆眼睛。充足的自然光線能促進多巴胺等激素生成,有助眼睛發育。更有研究顯示,戶外運動多的孩子近視發生率低。
2.放風箏:
仰望天空,聚焦遠處風箏,能讓睫狀體充分放鬆。
3.懸浮視力訓練球:
通過盯著小球快速移動,鍛煉眼睛,比打羽毛球、籃球效果更好。
4.新型眼球運動操:
順時針、逆時針追隨手指運動,增強眼球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5.眼內瑜伽操:
交替注視近處手掌和遠處5米外的牆面,訓練眼睛調焦系統,緩解疲勞。這個方法大人也很適用,有些成年人近視度數也仍持續在增加,護眼操對大人也有很大的幫助。
6.日常讀寫注意事項:
讀寫姿勢“三個一”:
書本離眼睛一尺(33.3cm),筆尖離手指一寸(3.33cm),胸部離課桌一拳。
避免長時間連續用眼:
讀寫20~30分鐘後,休息5~10分鐘,眺望遠處綠色景物。
光線強度適中:
不能太強或太弱,慣用手是右手的人,將檯燈放在左前方;相反的,慣用手是左手的,放在右前方,同時開房間大燈。
避免車上閱讀:
車輛晃動會加重眼睛疲勞。
7.20/20/20法則:
每用眼20分鐘,看6公尺遠的物體,持續至少20秒鐘。
8.控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2歲以下:最好不要用。
2歲以上:每天最多40分鐘,每次不超過20分鐘。
■改善眼睛健康的飲食方法
1.少吃糖:
含糖零食會消耗鈣和維生素,影響視力發育。
2.多吃富含葉黃素的食物:
橙黃色食物(胡蘿蔔、木瓜、南瓜等)和綠葉蔬菜(羽衣甘藍、菠菜等),有助抵禦紫外線、抗氧化。
3.多吃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
胡蘿蔔、動物肝臟,可轉化為維生素A,預防夜盲症。
4.注重膳食均衡:
補鈣:小魚乾、黑芝麻、起司片、牛奶
維生素B:糙米、胚芽米、全麥麵包、燕麥等全穀類食物、瘦肉、酵母、豆類、大多數的綠色蔬菜
維生素C:芭樂、檸檬、柳丁、奇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