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mindmap to solve your problems.
上一篇如何有效率地使用心智圖?在聊到心智圖應用經驗的時候,有提到我這次能成功應用好心智圖的關鍵是用了一個「問題型」思考框架來收斂自己的創意或想法在思考的過程中不要發散掉。
仔細想想自己剛開始用的時候還是會有因為對「問題型」思考框架的定義與特質理解不夠,導致寫完會有前後邏輯對不起來的問題,覺得有必要把這部份說清楚。成功的學習要從明確的定義開始
什麼是思考型框架
先說我的專業還是在軟體與自動測試技術上,思考框架這麼厲害的東西是我從公司的一門商業簡報課上學來的。
從我應用的經驗來定義,我會認為所謂的思考框架就是能幫助個體把想法按照特定情境來架構資訊與流程的方法,是一門資訊整理技術。
思考框架是資訊整理技術
我記得當時老師有提到不同應用對應不同思考型框架,有問題型、提案型、訓練型...,據老師本人所述這些樣板都是他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累積整理的結晶,看到這裡千萬要小心別落入「要把所有框架研究完」的想法陷阱裡,這也是我過去很容易犯的錯誤。我們作為一個小白 User 只需要專注一個適合的思考框架,弄清定義、邏輯關係跟把它用熟就夠了。
別落入「要把所有框架研究完」的想法陷阱!選好一個思考框架用熟它
為什麼要用「問題型」思考框架
「問題型」框架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思考框架。
工作與生活上我們隨時都會面臨各種不同問題,像是每天在公司要處理各種不同的工程技術問題、專案管理問題、人際溝通問題、辦公室政治問題等,如何有效率地解決問題,掌握一門解決問題的思考技術就是好方法,因此學會「問題型」思考框架可以用在工作上,也可以改善生活難題上或課程學習。
我的觀察是「問題型」思考框架算是最通用的也是最基礎、適用最廣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思考框架了。
第一階節點與彼此對應關係
「問題型」思考框架的結構包含了中間問題描述節點以及第一階的四個節點,分別是「現況」、「問題」、「對策」以及「目標」。實際應用會從「現況」開始,先客觀描述清楚問題現象、狀態與數據等資訊。按順時針逐步完成「問題」、「對策」與「目標」的內容。
填寫完的內容要用倆倆之間的邏輯關係來核對,例如「現況」為果,「問題」為因,所寫的問題必須是造成現況的根因;「對策」處理「問題」,要核對提出來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是否與問題對應並有效解決問題;「對策」能推導出「目標」,建立行動方案;再用「目標」執行結果來比對「現況」,確認問題改善成效;

Relationships of 4 pillars of problem-solving framework.
結論
使用「問題型」的思考框架作為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或是原則個人覺得相當有效。作為一個初心者不用太貪心,只要先把最理解思考框架本質與使用原則掌握好就可以了。
當然話是這樣說沒錯,實際上我在實作過程還是有遇到更多實務問題。總之,對「問題型」思考框架有概念後就能進一步來聊聊實務面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改善的「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