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選適合孩子的英文老師,對孩子的英文學習很重要。
現在這個年代,幫孩子找英文外師是件再容易不過的事。無論是外語家教社團、線上平台、補習班或朋友介紹,選擇多到讓人眼花撩亂。
但要找到適合孩子、對教學有熱情且有系統的外師,還是得靠家長親自篩選與嘗試。
以下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和技巧,我的小孩在國小二年級以前都是上一對一的面對面家教,後來就轉為使用線上平台。目前國中一年級的他,正在嘗試用英文寫自己的第一本小說。
步驟一 仔細閱讀老師的自我介紹和經歷
老師的自我介紹和經歷非常重要,一定要仔細讀過。在這些文字和影片中,其實藏著很多蛛絲馬跡。比如:
1. 教師是否有教學經驗,他教的是成人、青少年還是兒童?有些老師本身就曾經是小學或者中學教師,而有些人則有多年教授非母語者的經驗。
2. 教師的學歷不一定能代表一切,但是可以知道他的專長和有興趣的方向。如果是學教育的老師,教學品質通常有一定保證,我認為很適合初學者或者國小學生。而學文史出身的老師,往往擅長文本分析與小說討論,能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的閱讀或寫作。
3. 教師的經驗。大部分教師一定會在自我介紹中列出自己的教學經驗,包括想要教的年齡層、指導過哪些國家的學生、是否擅長特定考試需求等等。
4. 教師的個性和口音。一個人的敘述和表達方式多少會表現出他的性格,有的人可能很熱情、很系統、很嚴謹,各有特色。家長可從中感受,並思考哪種類型的老師適合自己的孩子。許多線上平台也會提供影片介紹,可以請孩子跟你一起看介紹影片,聽聽看是否習慣老師的口音。
步驟二 試上和面談,了解老師也介紹自己
如果是打算面對面上課,可先跟老師說是否能試上或面談。這部分的詢問要視情況而定,有些老師自己就有一套流程和系統,他們會直接說明。我自己就曾跟兩位外師面談過,這兩位都是主動要求先不馬上開始上課,想要面談討論。(後來一位有上下去,一位我們沒有繼續)
試上課程時,可以跟老師建議是否預留10分鐘,討論孩子的情況和未來的教學想法。若孩子已非初學者,第一次上課前不妨準備好過去的學習紀錄或作品,好讓新老師更快掌握程度與需求。
而線上教學平台每一間的規定和做法都不同,建議先了解清楚再按照規定進行。我們家目前使用的是cambly平台,沒有助教協助,我通常會寫訊息先詢問老師是否願意教青少年,有些老師如果願意教,也會直接提出他覺得可以如何上課。
步驟三 思考老師的核心理念適不適合你?
有經驗、有責任感的教師,多半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比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從字母與自然發音開始,孩子英文學得更快!)曾提到過女兒的第一位英文啟蒙外師,當時我們嘗試第一堂課時,他就向我提出他的教學規劃和想法,他很重視自然發音學習,當時我們聽了之後覺得很認同,也全力支持並配合老師。
後來第一位老師離開台灣後,我也是上網搜尋,接洽了另一位外師Tom。當時,女兒已經學會基礎拼音,能夠讀出書中的句子,但不一定知道意思。Tom老師了解狀況後,就建議我們應該先讓他大量學習單字,所以他的上課方式是先分門別類教授單字,而每次學會的單字又會拼組成一篇文章讓學生閱讀。
學了一段時間後,老師又跟我提出,孩子程度已提升,他建議接下來可直接讓他學習美國小學生的課本,並且還會依照進度進行測驗。
當然,我也遇過教學理念也很好,但我判斷不那麼適合孩子的老師。比如有的老師喜歡結合動手操作,學英文之餘也會在課程中完成很多工程小作品,但因為女兒對動手部分沒興趣我們就沒有學。
面對面教學比較能透過討論,直接了解老師的教學想法。如果是在線上平台上課,就需要給老師幾堂課的時間,彼此慢慢了解,家長也可以觀察老師有沒有提出一些做法和想法,並且隨著學生改變而調整。
步驟四 持續觀察,持續溝通
孩子的學習需要時間與陪伴,家長應從旁觀察、協助,並持續與老師溝通。
如果是面對面教學,可以在每次跟老師說再見時,帶入一點孩子最近的學習狀況。不用很長,例如「他很喜歡動物的主題,回家的時候特別願意重讀。」「我覺得他確實單字量進步很多。」
跟老師說孩子喜歡課程中的哪些部分是很重要的,這樣能夠協助老師更快瞭解孩子的興趣,對老師規劃課程會有幫助。如果發現孩子的學習有困難,也要適時讓老師知道。比如詢問老師「我發現他某一類型的單字特別記不住。有什麼方法嗎?」「我發現他雖然對上課很有興趣但寫作業很慢。」
只要抱持著想要向老師詢問辦法的方式,大部分的教師都很能接受,也很願意跟家長討論。
以上是我這些年陪著女兒尋找英文老師的經驗總結。有些更細節的部分,之後也會在其他文章中繼續分享。
一路走來,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不少對教學充滿熱情、富有想法的老師,讓女兒在每個學習階段都獲得珍貴的幫助。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你一些參考,也祝每個家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指導者。
(圖片為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