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宮廷劇《康熙帝國》裡,到處都是觀照兩國現實與展望的既視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截圖取自threads

截圖取自threads

有人追劇追熱鬧,有心人則看門道

其實《康熙帝國》是一部很多很多問題的歷史宮廷劇,例如裡面講清廷與鄭氏時期的台灣,劇情裡的年代根本就是亂的,其他對白也是吐槽點滿滿。不過呢,這種亂亂演的歷史劇,也不是沒有可看性。

有點思考能力的人,看著看著會發現,戲劇很多人事物演出來的是假,但箇中傳遞出來的人性鬥爭、政治操作,官場、職場文化,那都是很寫實的。不管在朝在野,賤人一定要矯情,不矯情就不是賤人。


答應給你錢,可能看得到但吃不到

最近大家很常看到甚麼「統一之後台幣直接一比一變成人民幣」,來說服台灣人不要排斥統一,其實在幾年前還有個「統一之後台灣人每年收入增加兩萬」的報導,就讓我不時想到《康熙帝國》第18集裡面的一段劇情。

話說,康熙要裁撤三藩,吳三桂刻意獅子大開口,跟朝廷要了撤藩之後,舊部的安置經費,兵馬、錢糧、土地、耕牛、種子、衛生紙(這個沒有),林林總總大概是一萬萬兩左右,這還只是吳三桂的安置經費,不包括耿精忠跟尚可喜的部分,氣得康熙不知道該不該答應才好。

如果朝廷不答應的話,人家繼續佔山為王,三藩的軍費每年要花國庫的一半以上,如果答應的話,朝廷也付不出這筆錢。正當列位臣工 ( ㄋㄨˊㄘㄞˊ ) 在幫皇上想因應對策,那個在路上被康熙撿回來的 homeless 書生周培公,提供了一個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的賤招。

截圖取自網路

截圖取自網路

周培公表示,我們根本不用管吳三桂伸手要多少經費,因為朝廷明明知道他提撤藩不是真心的,卻還真的答應,他要那麼多錢就只是在情勒而已。我們先答應他的要求的金額,但是我們只要先準備一點點頭期款就好,等吳三桂撤藩了,拔寨而起,從雲南開始北遷,那他就是虎落平陽,甚麼都要受制於朝廷,等他遠離老巢之後就可以不用給錢了。花個三、五百萬銀子當頭期款,先換吳三桂離開雲南,這筆錢非常划算。

劇中的周培公說了一段台詞: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周培公這段話,讓我覺得既視感超強大。對某個國家來說,台灣不屑跟他統一,他就得求著台灣,統一之後你們台灣人的新台幣直接變成人民幣耶,或是每年收入多兩萬,來啦來啦跟我統一啦!

武統當然是選項之一,只是先喊個價碼,看能不能浪費少一點坦克跟子彈,用錢消解硬碰硬的力道,這樣比較斯文一點。


台幣與人民幣,真的會有一比一換匯這種好康嗎?

一旦台灣人真的願意接受某個價碼 ( 相信我,很多台灣人還真的會願意 ),跟對岸統一,會怎樣呢?統一之前北京中央求你,來來來,來統一,台幣換人民幣一比一喔,霸偷霸偷啦!

統一之後呢?換成台灣人求著北京中央,當初說好的錢錢呢?如果北京不給,而且是說不給就不給,你能怎麼辦?都統一了,北京還會把台灣當一回事嗎?這時候就是去去去!誰理你們!

《康熙帝國》裡的吳三桂,要是沒反,還能拿到頭期款,只是,現實世界裡,台灣要是真的跟對岸統一之後,很可能連頭期款都拿不到,對岸那可是個簽了條約都能當歷史文件的國家喔!香港有所謂「五十年不變」嗎?現在根本還不到五十年。

中國拍的這類歷史宮廷劇,都有很強烈的現實意識,尤其講到帝國、國家統一與兩岸關係,一定要帶往「終究要走向統一」的論述。從這些歷史劇的片花中,似乎能看出些許,那個國家想如何處理台灣問題的蛛絲馬跡。

天真的相信統一之後所有資產會變成人民幣的蠢蛋們,應該沒看過康熙帝國,或是沒把這部劇看懂。


周培公的昨日,可能就是台灣人的明天

順便講一下,劇中那個很有骨氣不想靠推薦信求官,準備參加科舉,卻在京師淪落成 homeless ,巧遇康熙被撿回紫禁城,又獻出一條頭期款賤招,成功讓三藩下山的周培公,後來怎麼了嗎?

三藩起兵之後,周培公幫忙把一批鬆散的雜牌軍,訓練為平叛精銳,當上主帥南征北討,還把原本搖擺不定,可能會倒戈幫助三藩的將領,都懷柔到朝廷的陣營。

這種軍功卓越的漢人,變成了滿族權貴的眼中釘,康熙的大舅子納蘭明珠,還有岳父索額圖就開始講周培公壞話。

截圖取自網路

截圖取自網路

當三藩氣數已盡,秋不起來之後,周培公馬上就被撤換,改任命為盛京將軍,讓他守護滿人的老巢。一個南方人被派任到酷寒的滿州,又人生地不熟,康熙後來也跟周培公明講,派他去盛京,雪藏他十年,就是為了監視他。

十年之後,康熙想打台灣,終於想到冷凍在盛京的韭菜周培公,想重新起用他,但周培公已經被苦寒之地折磨到不堪使用了,即使如此,周培公還是用了他最後十年,幫康熙完成一幅號稱大清最精最全的世界地圖,當初被吃乾抹盡,還是奴到想發揮剩餘價值為主子效力。

各位可以想像,統一之後,北京中央是否有可能鼓勵台灣人移民到哈爾濱、漠河、滿州里,這種極北又苦寒的城市?當你的鄉土紐帶被切斷,遠離熟悉的角落去了陌生的城市,台灣意識的凝聚力與主體性被支解、清洗到破碎不堪,我看你還怎麼反抗?

講了這麼多,我知道很多人沒興趣《康熙帝國》究竟演過甚麼,反而會很好奇......我到底看看了多少遍康熙?噓!這是秘密!

歡迎追蹤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48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4/12/13
瓊瑤的小說與戲劇作品,在很多人的追劇與閱讀的回憶裡,佔有一席之地。但是任何不健康的愛情、兩性互動、家庭親子關係、父權對女性合理化的剝削,都能在瓊瑤的作品裡找到,這些都被瓊瑤包裝在「愛」的敘事之下。雖然作者已用翩然的方式離去,惋惜之餘,其作品所留下的負面價值,應該重新被檢視。
Thumbnail
2024/12/13
瓊瑤的小說與戲劇作品,在很多人的追劇與閱讀的回憶裡,佔有一席之地。但是任何不健康的愛情、兩性互動、家庭親子關係、父權對女性合理化的剝削,都能在瓊瑤的作品裡找到,這些都被瓊瑤包裝在「愛」的敘事之下。雖然作者已用翩然的方式離去,惋惜之餘,其作品所留下的負面價值,應該重新被檢視。
Thumbnail
2024/12/04
漫畫《滿州鴉片小隊》的故事,是根據真實的歷史背景與人物所創作。日本支配下的滿州國,曾是生產鴉片與仰賴貿易收入的樂土,也反映了滿洲國政權複雜性與多面性的其中一種面向。漫畫所描繪的角色,在鴉片的樂土及其交易的網羅下,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命運的掙扎,在沉淪於煙毒至死,或販毒求生存之間做出抉擇。
Thumbnail
2024/12/04
漫畫《滿州鴉片小隊》的故事,是根據真實的歷史背景與人物所創作。日本支配下的滿州國,曾是生產鴉片與仰賴貿易收入的樂土,也反映了滿洲國政權複雜性與多面性的其中一種面向。漫畫所描繪的角色,在鴉片的樂土及其交易的網羅下,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命運的掙扎,在沉淪於煙毒至死,或販毒求生存之間做出抉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Thumbnail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Thumbnail
《另一種表達》藉作者收藏的外國畫報與版畫呈現西方人(法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
Thumbnail
《另一種表達》藉作者收藏的外國畫報與版畫呈現西方人(法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
Thumbnail
我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角度來寫這篇文章。我知道這個歌劇是很多人的心血,對某些人或某個族群來說意義重大,但真實記錄是我的初衷,所以我想這就是我的角度與態度。 那一年歌劇院從中國請來了大導演張藝謀來執導歌劇《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 》,由旅美中國音樂家譚盾作曲,小說家哈金作詞及
Thumbnail
我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角度來寫這篇文章。我知道這個歌劇是很多人的心血,對某些人或某個族群來說意義重大,但真實記錄是我的初衷,所以我想這就是我的角度與態度。 那一年歌劇院從中國請來了大導演張藝謀來執導歌劇《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 》,由旅美中國音樂家譚盾作曲,小說家哈金作詞及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此劇的終極關懷是以天下為心,而非天下歸心。和平與統一兩者之間並無必然性。多國並立消弭傳統忠君思想。正統的延續並不一定要在「中國」。
Thumbnail
此劇的終極關懷是以天下為心,而非天下歸心。和平與統一兩者之間並無必然性。多國並立消弭傳統忠君思想。正統的延續並不一定要在「中國」。
Thumbnail
戲劇如果都要按正史一板一眼的話,讀史書就好了,何必改編呢?
Thumbnail
戲劇如果都要按正史一板一眼的話,讀史書就好了,何必改編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