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圖取自threads
有人追劇追熱鬧,有心人則看門道
其實《康熙帝國》是一部很多很多問題的歷史宮廷劇,例如裡面講清廷與鄭氏時期的台灣,劇情裡的年代根本就是亂的,其他對白也是吐槽點滿滿。不過呢,這種亂亂演的歷史劇,也不是沒有可看性。
有點思考能力的人,看著看著會發現,戲劇很多人事物演出來的是假,但箇中傳遞出來的人性鬥爭、政治操作,官場、職場文化,那都是很寫實的。不管在朝在野,賤人一定要矯情,不矯情就不是賤人。
答應給你錢,可能看得到但吃不到
最近大家很常看到甚麼「統一之後台幣直接一比一變成人民幣」,來說服台灣人不要排斥統一,其實在幾年前還有個「統一之後台灣人每年收入增加兩萬」的報導,就讓我不時想到《康熙帝國》第18集裡面的一段劇情。話說,康熙要裁撤三藩,吳三桂刻意獅子大開口,跟朝廷要了撤藩之後,舊部的安置經費,兵馬、錢糧、土地、耕牛、種子、衛生紙(這個沒有),林林總總大概是一萬萬兩左右,這還只是吳三桂的安置經費,不包括耿精忠跟尚可喜的部分,氣得康熙不知道該不該答應才好。
如果朝廷不答應的話,人家繼續佔山為王,三藩的軍費每年要花國庫的一半以上,如果答應的話,朝廷也付不出這筆錢。正當列位臣工 ( ㄋㄨˊㄘㄞˊ ) 在幫皇上想因應對策,那個在路上被康熙撿回來的 homeless 書生周培公,提供了一個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的賤招。

截圖取自網路
周培公表示,我們根本不用管吳三桂伸手要多少經費,因為朝廷明明知道他提撤藩不是真心的,卻還真的答應,他要那麼多錢就只是在情勒而已。我們先答應他的要求的金額,但是我們只要先準備一點點頭期款就好,等吳三桂撤藩了,拔寨而起,從雲南開始北遷,那他就是虎落平陽,甚麼都要受制於朝廷,等他遠離老巢之後就可以不用給錢了。花個三、五百萬銀子當頭期款,先換吳三桂離開雲南,這筆錢非常划算。
劇中的周培公說了一段台詞: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周培公這段話,讓我覺得既視感超強大。對某個國家來說,台灣不屑跟他統一,他就得求著台灣,統一之後你們台灣人的新台幣直接變成人民幣耶,或是每年收入多兩萬,來啦來啦跟我統一啦!
武統當然是選項之一,只是先喊個價碼,看能不能浪費少一點坦克跟子彈,用錢消解硬碰硬的力道,這樣比較斯文一點。
台幣與人民幣,真的會有一比一換匯這種好康嗎?
一旦台灣人真的願意接受某個價碼 ( 相信我,很多台灣人還真的會願意 ),跟對岸統一,會怎樣呢?統一之前北京中央求你,來來來,來統一,台幣換人民幣一比一喔,霸偷霸偷啦!
統一之後呢?換成台灣人求著北京中央,當初說好的錢錢呢?如果北京不給,而且是說不給就不給,你能怎麼辦?都統一了,北京還會把台灣當一回事嗎?這時候就是去去去!誰理你們!
《康熙帝國》裡的吳三桂,要是沒反,還能拿到頭期款,只是,現實世界裡,台灣要是真的跟對岸統一之後,很可能連頭期款都拿不到,對岸那可是個簽了條約都能當歷史文件的國家喔!香港有所謂「五十年不變」嗎?現在根本還不到五十年。
中國拍的這類歷史宮廷劇,都有很強烈的現實意識,尤其講到帝國、國家統一與兩岸關係,一定要帶往「終究要走向統一」的論述。從這些歷史劇的片花中,似乎能看出些許,那個國家想如何處理台灣問題的蛛絲馬跡。
天真的相信統一之後所有資產會變成人民幣的蠢蛋們,應該沒看過康熙帝國,或是沒把這部劇看懂。
周培公的昨日,可能就是台灣人的明天
順便講一下,劇中那個很有骨氣不想靠推薦信求官,準備參加科舉,卻在京師淪落成 homeless ,巧遇康熙被撿回紫禁城,又獻出一條頭期款賤招,成功讓三藩下山的周培公,後來怎麼了嗎?
三藩起兵之後,周培公幫忙把一批鬆散的雜牌軍,訓練為平叛精銳,當上主帥南征北討,還把原本搖擺不定,可能會倒戈幫助三藩的將領,都懷柔到朝廷的陣營。
這種軍功卓越的漢人,變成了滿族權貴的眼中釘,康熙的大舅子納蘭明珠,還有岳父索額圖就開始講周培公壞話。

截圖取自網路
當三藩氣數已盡,秋不起來之後,周培公馬上就被撤換,改任命為盛京將軍,讓他守護滿人的老巢。一個南方人被派任到酷寒的滿州,又人生地不熟,康熙後來也跟周培公明講,派他去盛京,雪藏他十年,就是為了監視他。
十年之後,康熙想打台灣,終於想到冷凍在盛京的韭菜周培公,想重新起用他,但周培公已經被苦寒之地折磨到不堪使用了,即使如此,周培公還是用了他最後十年,幫康熙完成一幅號稱大清最精最全的世界地圖,當初被吃乾抹盡,還是奴到想發揮剩餘價值為主子效力。
各位可以想像,統一之後,北京中央是否有可能鼓勵台灣人移民到哈爾濱、漠河、滿州里,這種極北又苦寒的城市?當你的鄉土紐帶被切斷,遠離熟悉的角落去了陌生的城市,台灣意識的凝聚力與主體性被支解、清洗到破碎不堪,我看你還怎麼反抗?
講了這麼多,我知道很多人沒興趣《康熙帝國》究竟演過甚麼,反而會很好奇......我到底看看了多少遍康熙?噓!這是秘密!
歡迎追蹤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