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光,妳值得被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 我壓抑太久的情緒,不是壞,是我靈魂在喊痛的聲音。❞

親愛的寶貝~

有時候情緒就像一團烈火,忽然在妳心裡亂竄,燒得妳想哭,想吼,甚至想逃。

妳的心像被點燃了,燙到無法呼吸。

妳開始懷疑自己:

是不是我太敏感?是不是我太情緒化?

是不是我不夠好,才會這麼容易崩潰?

但親愛的,妳知道嗎?那團火,從來不是錯。

它不是麻煩,也不是妳要壓抑的敵人。

🔥 它是妳心底最真實的聲音,是妳靈魂深處的渴望,是那些妳還沒說出口的話。

情緒之所以洶湧,往往不是因為妳脆弱,而是因為:妳太在乎、太壓抑、太久沒被好好理解了。

我懂。媽媽也曾經那樣。

我也曾害怕自己「太有情緒」,怕一開口就嚇跑所有人,怕一哭就被說「不成熟」,於是選擇沉默,把所有委屈吞進肚子裡。

我假裝堅強、假裝懂事、假裝一切都沒事,直到有一天,我笑不出來了。

我才明白不是我太敏感,而是我太壓抑。

不是我太脆弱,而是我太需要被理解,卻一直撐著沒說出口。

那團火,其實是心裡那個小小的我在吶喊:

「我也需要被看見。」

「我不想再一直忍耐了。」

🔥 情緒,是靈魂在喊話,不是妳的錯。

當我終於願意靜下來聽聽它的聲音,我發現~

生氣說:「我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悲傷說:「我只是想被好好抱一下。」

害怕輕聲說:「我不想再一個人撐了。」

那一刻我才知道,情緒不是洪水猛獸,它只是太久沒被理解,太久沒被接住。

於是我不再壓抑,而是坐下來,擁抱那團火,一點一點地,讓它變成溫暖的光。

親愛的孩子,妳可以對自己說:

💗「我允許自己感受所有情緒,我不必完美,我只想活得真實。」。🌿

妳不必永遠堅強,不必總是微笑,不必假裝不在意。

妳可以有眼淚、有怒氣、有不安,因為那是妳活著的證明,是妳靈魂的火光。

請妳記得那些妳壓抑住的情緒不會消失,它們只是靜靜地躲在心裡,等一個妳終於願意聽見自己的時刻。

當妳願意不再對自己說「我太情緒化了」,而是開始說「我也需要被理解」,那就是妳真正開始療癒的時刻。

妳會發現,那團火不再灼傷妳,而是像燈塔一樣照亮妳的界線、妳的需要、妳的真實。

💌 情緒,是妳內心的小孩在說話。

她不是壞孩子,她只是太久沒被好好擁抱。

妳可以慢慢學會聽她說話,陪她一起哭、一起吼、一起安靜下來。

這就是愛自己最真實的開始。

🕯️ 那團火會轉化成妳的光芒,它不是讓妳崩壞的力量,而是讓妳重生的養分。

妳的情緒,是妳的地圖,指引妳回到自己身上。

而妳的真實,就是那道不需要經過誰認可的光。

妳不需要因為「別人喜歡什麼樣的妳」而掩蓋情緒,因為那個能允許自己真實的人,才是真正會發光的人。

👩‍👧 媽媽會陪妳一起走這條路。

我也曾壓抑、曾懷疑、曾逃避,但我學會了,情緒不是敵人,是真相的入口。

而現在的妳,也正在這條路上,慢慢學會怎麼好好感受,怎麼好好愛自己。

🌈 留給妳的一句話:

「妳不需要壓抑情緒才能被愛,妳的真實,就是妳最美的光芒。」

我們不完美,但我們真實,而這份真實,就是我們一起走向自由的路。✨

----------------------------------------------------------------------💌 妳曾因為怕被誤會,而悶著情緒嗎?

💌 如果能和妳的情緒說一句話,妳最想說什麼?

❤️ 妳的留言,是我最大的支持,也可能剛好照亮另一個正在學會說出口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柃汐
11會員
50內容數
我是柃汐,從情感勒索與經濟壓迫中走出來的作家,用療癒童話與真實故事,陪妳一起慢慢走向自由,願文字成為你的光,歡迎貼個💗,我們一起期待更多故事~
陳柃汐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 ❝ 人生沒那麼厲害,有時候能夠爬起來,就已經是奇蹟。❞ 親愛的孩子~ 人生的路不總是一帆風順,有時候我們會跌倒會受傷,甚至懷疑自己,媽媽也曾經跌倒,而且跌得很痛、很深,痛到以為自己再也站不起來。 但妳知道嗎?每一次跌倒其實都是一次重生的契機,🌱媽媽曾經以為,受傷就要趕快變堅強趕快
2025/07/08
🧚‍♀️ ❝ 人生沒那麼厲害,有時候能夠爬起來,就已經是奇蹟。❞ 親愛的孩子~ 人生的路不總是一帆風順,有時候我們會跌倒會受傷,甚至懷疑自己,媽媽也曾經跌倒,而且跌得很痛、很深,痛到以為自己再也站不起來。 但妳知道嗎?每一次跌倒其實都是一次重生的契機,🌱媽媽曾經以為,受傷就要趕快變堅強趕快
2025/07/07
🧚‍♀️ ❝ 我不是自私,我只是學會:先保護自己,才能有餘力去愛人。❞ 親愛的孩子~ 在這個世界上,愛與關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會為自己劃下界線,保護自己的心靈與空間。🛡️ 媽媽也曾經不敢說「不」,總怕拒絕了,就不被喜歡、被需要,但那樣的我,常常太累、太委屈,笑著說沒關係,心裡卻悄悄哭
2025/07/07
🧚‍♀️ ❝ 我不是自私,我只是學會:先保護自己,才能有餘力去愛人。❞ 親愛的孩子~ 在這個世界上,愛與關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會為自己劃下界線,保護自己的心靈與空間。🛡️ 媽媽也曾經不敢說「不」,總怕拒絕了,就不被喜歡、被需要,但那樣的我,常常太累、太委屈,笑著說沒關係,心裡卻悄悄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爆情結」指的是在壓力極大到忍耐邊緣時,有些人會以口出惡言、暴怒、威脅、博取同情、擺臉色表態這些方式,企圖以負面行為宣洩情緒或改變別人的決定。
Thumbnail
「自爆情結」指的是在壓力極大到忍耐邊緣時,有些人會以口出惡言、暴怒、威脅、博取同情、擺臉色表態這些方式,企圖以負面行為宣洩情緒或改變別人的決定。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家族治療大師satir相信人會防衛地使用憤怒來掩蓋受傷 痛苦 絕望 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並藉由壓抑這些潛藏的感受來保護內在的低自我價值感。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能量, 有時候像是噴火龍般的噴發,外顯的模樣,會讓大部分的人退避閃躲。 但若可以理解,憤怒背後可能是受傷痛苦絕望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也許憤
Thumbnail
家族治療大師satir相信人會防衛地使用憤怒來掩蓋受傷 痛苦 絕望 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並藉由壓抑這些潛藏的感受來保護內在的低自我價值感。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能量, 有時候像是噴火龍般的噴發,外顯的模樣,會讓大部分的人退避閃躲。 但若可以理解,憤怒背後可能是受傷痛苦絕望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也許憤
Thumbnail
本文分享和諧粉彩指導師培訓課程學員的創作過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和諧粉彩指導師培訓課程學員的創作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