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真心換絕情:受傷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今天講第二類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後的受傷

你對他付出很多,不但得不到他回饋,甚至還被嘲諷

(對親密關係你不會設防,因此傷害更嚴重)

溝通無數次傷透心後,對方故態復萌,不把你的感受當回事,你真的受「重傷」了

重傷你無法處理、不知道怎麼處理,你只能選擇壓抑,讓你整個人都變了

你跟他相處變得小心翼翼、戒慎恐懼,就怕又被誤會,又是絕情反應

你也會變得冷漠,他絕情你也絕情,來啊互相傷害,才不會再受傷

有時你會突然覺得委屈大哭,或突然覺得憤怒大吼

最後你會無感、視而不見、各種封閉,因為這樣就不會觸發受傷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你以為沒事,其實時間凍結了、傷口潰爛了

你為了不讓它爆,付出很多心力,代價是身心症


如果你真的絕望,你會離開這段關係,可是你沒有

那麼你其實在等一個回覆,一個非常狹隘的回覆,解鈴還需繫鈴人--「你在等他突然醒悟」,你在等他發現他錯了,他承認傷了你,他來道歉、安慰、補償你,然後你得到救贖


抱歉這幾乎不可能,期待神蹟的無盡等候,於是你的心僵在那裡,在不斷重複的日常與凍結的時間裡,像是行屍走肉地活著

它變成你的陰影,不敢面對

奇蹟不會發生,但委屈與憤怒的觸發地雷會越來越多

那些訊息在告訴你,「我的心受傷了,誰來照顧它」


不能等別人,更不能繫鈴人

請你看見與接納這個受傷

是的,你要承認「我受傷了,我受傷了,嗚嗚嗚...」

是的,你要承認沒有奇蹟

你必須邁開第一步,向別人敘說你的委屈(其實在控訴:他為什麼不關心我?),你要宣洩你的憤怒與不滿(其實在控訴:他沒看到我不舒服的感受嗎?)

接受這個真實,然後向他人尋求安慰與支援

學習自我呵護,設定界線,說「我真是太難了,忍耐那麼久,我真的是受傷啊」

先看見自己,才能放下他


先整理自己、照顧自己,做些讓自己快樂、有感的事

下一步,再說

avatar-img
316會員
22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一般人被「糾正」時,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意是否被誤解」 所以要對一個人說「你的行為冒犯到我」前 一定要先說「我知道你的心意是為我著想、為我好」 這樣對方才不會為了要解釋「我沒有惡意」而心生防衛,也能專注聽「你需要的行為調整」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幾年前第一次玩高空滑繩,我站在高台出發口,身上綁好安全索戴好安全裝備,只要抓好把手,跳下去就能一路滑到對面,然後腿再一伸就勾到台上完成。輕輕鬆鬆,底下不過就是一點高度而已,我很安全,而且應該相當好玩。
「被冷落」,簡單說,是不被看見與不理睬 甄環被打入冷宮時,被冷落就是不會被召見的意思(加上冷宮的建物底下不附設「煤炭管道」,房子裡真的蠻冷的) 「被冷落」還有更進一步的細節 是從比較來的
當一般人被「糾正」時,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意是否被誤解」 所以要對一個人說「你的行為冒犯到我」前 一定要先說「我知道你的心意是為我著想、為我好」 這樣對方才不會為了要解釋「我沒有惡意」而心生防衛,也能專注聽「你需要的行為調整」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幾年前第一次玩高空滑繩,我站在高台出發口,身上綁好安全索戴好安全裝備,只要抓好把手,跳下去就能一路滑到對面,然後腿再一伸就勾到台上完成。輕輕鬆鬆,底下不過就是一點高度而已,我很安全,而且應該相當好玩。
「被冷落」,簡單說,是不被看見與不理睬 甄環被打入冷宮時,被冷落就是不會被召見的意思(加上冷宮的建物底下不附設「煤炭管道」,房子裡真的蠻冷的) 「被冷落」還有更進一步的細節 是從比較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所有的真情,只能拿來看你對別人的深情歉疚。每一次都覺得也許會有不同,但是這一次我看到的依舊是同樣的情景,你永遠在別人身邊受傷之後,來到我這裡,與當時沒什麼分別⋯⋯ 你給的傷害、你曾經的掠奪,都是心上一道一道的傷痕。總在夜裡思索著自己怎麼那麼愚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曾经有没有停下来想过为什么即使多年过去,接受到他人的严厉批评或拒绝仍然会受伤,或者为什么你在晚上仍然睡不着,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在学校欺负你?这些都是尚未愈合的情感伤口。与身体伤口不同,它们不可见,我们也没有简单的创可贴来处理。好消息是,治愈这些伤口需要一些我们以前可能没有考虑过的策略。所以让我们来看看
那是第一次被傷透了心,必須忍耐才可以控制住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有過經驗是突然在某個時刻覺得心情突然陷入谷底,可能是別人的一句話刺傷了我們的內心,抑或是遭逢意外而失去了我們所珍視的事物,那種猶如心被掏空的感覺讓我們茶不思飯不想,也很難在一時之間找到重新振作的方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這種感覺何時會結束,那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更是深深地把我們捲入深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所有的真情,只能拿來看你對別人的深情歉疚。每一次都覺得也許會有不同,但是這一次我看到的依舊是同樣的情景,你永遠在別人身邊受傷之後,來到我這裡,與當時沒什麼分別⋯⋯ 你給的傷害、你曾經的掠奪,都是心上一道一道的傷痕。總在夜裡思索著自己怎麼那麼愚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曾经有没有停下来想过为什么即使多年过去,接受到他人的严厉批评或拒绝仍然会受伤,或者为什么你在晚上仍然睡不着,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在学校欺负你?这些都是尚未愈合的情感伤口。与身体伤口不同,它们不可见,我们也没有简单的创可贴来处理。好消息是,治愈这些伤口需要一些我们以前可能没有考虑过的策略。所以让我们来看看
那是第一次被傷透了心,必須忍耐才可以控制住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有過經驗是突然在某個時刻覺得心情突然陷入谷底,可能是別人的一句話刺傷了我們的內心,抑或是遭逢意外而失去了我們所珍視的事物,那種猶如心被掏空的感覺讓我們茶不思飯不想,也很難在一時之間找到重新振作的方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這種感覺何時會結束,那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更是深深地把我們捲入深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