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精心準備了一頓大餐,食材新鮮、烹調用心,但卻可能在最後一個環節,讓細菌和黴菌悄悄地混進家人的肚子裡!
沒錯,這個「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你每天都在使用的砧板!

A. 刀痕累累的砧板,是細菌的「超級豪宅」?!
我們每天在砧板上切肉、切菜、切水果,刀起刀落之間,砧板表面難免留下深深淺淺的刀痕。
你以為這些只是歲月的痕跡嗎?
大錯特錯!這些肉眼難以察覺的細小刮痕,簡直就是細菌和黴菌的「豪華公寓」!
食物殘渣、水分,加上廚房潮濕的環境,簡直就是微生物們的溫床,讓它們在其中瘋狂繁殖。
根據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發現,砧板上累積的細菌數量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一項發表在 《食品保護雜誌》(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的研究指出,即使是看似清潔的砧板,其表面也可能帶有相當數量的細菌,尤其是在有刀痕和裂縫的情況下,細菌更容易藏匿和生長。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003-015-0949-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11302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740002096900611
這些細菌可能包括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它們一旦進入人體,特別是對腸胃功能較弱的兒童和老年人來說,很可能引發腸胃不適甚至感染。
B. 兩年魔咒:砧板壽命的「死亡倒數」!
你家的砧板用了多久了?三年?五年?還是更久?如果是這樣,那真的要敲響警鐘了!一項調查結果令人震驚:無論是什麼材質的砧板,只要使用時間超過兩年,其菌落總數都可能飆升到每平方公分超過 3000 個菌落形成單位 (cfu/cm²)。
更讓人心驚的是,竹製砧板在使用兩年後,菌落數量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千倍級增長!
C.什麼時候你得馬上換砧板?
這意味著,即使你的砧板看起來沒有發霉,沒有明顯的裂痕,但它很可能已經成為一個潛在的「細菌炸彈」!
為了全家人的健康,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孩童和長輩,如果你的砧板已經「高齡」,或是表面出現了「發霉、開裂、深層刀痕」,請不要有任何猶豫,立刻、馬上把它換掉!
就算砧板看起來完好如初,也強烈建議每兩年就換一次新砧板,這點小錢和全家人的健康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D. 砧板材質大解密:完美砧板真的存在嗎?
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砧板材質,從竹製、木製、塑膠到不鏽鋼,到底該怎麼選才好?很遺憾,儘管科技日新月異,但目前還沒有一款砧板是百分之百完美的!
每種材質都有它的優缺點:
1.竹製砧板
價格親民,輕巧好拿。但如同前面提到的,長期使用下,竹製砧板特別容易累積細菌,需要更頻繁地更換。
2.塑膠砧板
輕便、顏色多樣,但容易產生深層刀痕,清潔不易,且有些劣質塑膠可能釋放出有害物質。
3.不鏽鋼砧板
抗菌性強、不易發霉,但質地堅硬,對刀具損耗較大,且切菜時容易打滑。
4.木製砧板
傳統中式廚房的愛,結實耐用,對刀具友善,且具有一定的天然抑菌性。然而,木頭容易吸水發霉,若選購到拼接木,還可能面臨甲醛超標的風險。
所以,選擇砧板時,需要綜合考量你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對於習慣砍剁、追求手感的家庭,實木砧板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切記,務必選擇整木原切的砧板!
許多市售的「實木砧板」其實是多塊小木頭拼接而成,這些拼接用的膠水很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甲醛,長期使用會嚴重危害家人健康!購買時一定要睜大眼睛,最好能確認其生產過程,才能安心使用。
D.如何正確清洗和保養砧板?
雖然我們強調定期更換砧板的重要性,但正確的清潔和保養也能延長砧板的使用壽命,並降低細菌滋生的風險:
1.生熟分開
這是廚房衛生的黃金法則!
準備兩塊或更多的砧板,一塊專門處理生肉、生海鮮,另一塊專門處理熟食、蔬菜和水果。避免交叉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關鍵。
2.即時清潔
每次使用完畢後,立即用清水和清潔劑徹底清洗砧板。對於有油污或腥味的砧板,可以使用檸檬汁或小蘇打進行深層清潔。
3.徹底晾乾
清洗後務必將砧板直立放置於通風處,確保兩面都能徹底乾燥。潮濕的環境是細菌和黴菌滋生的溫床。
4.定期消毒
可以定期使用稀釋的漂白水、白醋或專業的砧板消毒液進行消毒。但請注意,消毒後一定要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
5.定期檢查
隨時注意砧板是否有發霉、裂痕或深層刀痕。一旦發現這些情況,請毫不猶豫地更換新的砧板
砧板,雖然是廚房裡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它卻與家人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
別再讓舊砧板成為廚房裡的「隱形殺手」了!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就檢查一下你家的砧板,如果它已經「年邁」或「傷痕累累」,快點讓它功成身退,換一塊新的、衛生的砧板,讓全家人都能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你多久沒換砧板了呢?是不是該好好考慮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