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這是我第一份工作,聽到老闆說的話。
那時候正值中美貿易戰,鐵鋁進口的價格比以往高出許多,那時,我工作地方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於是乎我們公司也採取跟其他公司一樣的政策,開始放無薪假,而這只是個開始。有些人可能會以為放無薪假,是公司全部人都要放,但其實只有那些平時沒什麼貢獻的人會放無薪假,而這些人通常都是底層員工。
還記得老闆宣布開始放無薪假時特別點名一些人,而這些人就是平時動作比較慢,比較不知變通也毫無上進心的人,他們成為了第一批放無薪假的人。想當然的他們也會抱怨。
抱怨歸抱怨,但無薪假就是無薪假,這個事實總無法改變。我發現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這些第一批被放無薪假的人,他們不把問題指向老闆,或是為公司找出其他的解決方案,反而去說那些沒有被放到無薪假的人,說他們的不是。這不是特例,而是很多人都這樣。
-快撐不住的氣氛
我們公司的氣氛其實很好,就是一群臭男生在那邊打屁聊天,邊上班邊講一些沒有營養但很好笑的話,而這些事情都已成為過去。
無薪假的開始像是把我們劃分成了兩個班級,他們像是被排到資源不足、沒冷氣的「放牛班」,而我們像是還留在資優班享受特權的學生。那股不公平的氣氛,讓我們不再說笑,反而越走越遠。
有時候他們回來上班,但你看到的不是他們努力工作的樣子,而是比以往更怠惰、更慢、更隨便的態度。隨著他們上班的次數越來越多,公司裡面的氣氛越來越糟糕,原本平時會有說有笑的,現在我們彷彿成為了比陌生人更可怕的仇人。他們嘴裡總念念有詞,說著「拿到年終,我就要辭職了」、「這地方我待不下去了,等這波過完我就要離職」。想當然的他們不是最快走的那一批人。
-該走了
「拿到年終,我就要辭職了。」這句話聽起來好笑,我們都知道年終之所以發了出來,是因為公司這一年的營業額有盈餘,如今經歷了中美貿易戰,公司開始放無薪假,都知道今年過得一定非常慘,怎麼可能還會有年終,就算有,有半個月就可以偷笑了。
整個公司內部的氣氛,除了那些上位的人,我們不再聊天,私下也沒什麼交集,我們會問別人的問題,就只有:你什麼才要離開?
但辭職這種事情,並沒有人敢打包票,因為你知道你說出來的時候,這件事情會傳到公司全部的人都知道,儘管你覺得對方守口如瓶。
還記得我們那時候有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再兩個月後就要走了,也都知道他離職的原因是薪水不符預期,當主管約談他時,我們心裡都有個底,這個人真的兩個月後就要走了。
他是一個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這樣的薪水真的配不上他,而他的薪水頂多比普通人多那麼一點點,但我們都知道,這家公司真的發不出來更多的薪水。
平時我們都會跟前輩聊天,這些前輩是元老級的前輩,他們的特休大概有一個月的天數,他們很容易在年底的時候人會請長假。他們的直覺也蠻準的,當他們知道一家公司快要不行的時候,臉上的表情藏都藏不住。
「為什麼這家公司年輕人那麼少?」懵懵懂懂的我,剛進入這家公司問前輩的話。
前輩喝了一口咖啡,「公司的薪水就只有這樣而已,比這邊薪水多的公司多的是。」
空氣沉默了一下,他又繼續說「像你這樣年輕人,如果可以的話,快點離開這裡吧。」
我尷尬地回了他一個笑容,開始上班的鐘聲響起,我們回到各自的崗位上。
以前的我不懂前輩說的是什麼意思,但自從經歷無薪假事件之後,開始能慢慢的理解。當一群人都要準備離開的時候,大概就是知道在公司快不行了,也是準備好該走了。因為這裡沒有未來,只有沒有靈魂的人,以及有家室的人會留在這裡。像我這麼有抱負的人,已盤算好準備離開。
-該離開了
另一個故事,是另一家公司的故事。
這家公司的結構很特別,是工讀生比正職人員還要多的公司,而我們的工讀生,是一堆二十歲以下的高中生。我們都很好奇為什麼老闆都是請這樣子的人,這件事會慢慢的漸漸明朗。
那時候最低工作時薪是186元每小時,但老闆會特別把一個工讀生的薪水調得特別高,200元每小時,那時候的我們看不懂老板的操作,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老闆會把這個工讀生的班排得特別多。
這就很奇怪了,如果要省錢,為什麼要把一個時薪比其他人高的人排那麼多班,不應該是把他的班排少一點,其他的人排多一點嗎。
隨著觀察會發現,這個時薪200元的工讀生,很容易成為這群工讀生的頭頭,他的態度,像是國王俯視君臣一樣,命令那些時薪比他低的工讀生做事情,而自己做事情就超級少。
我跟其他工讀生聊天,他們會說他們很討厭那一個時薪最高的工讀生,他的態度很拽,明明都是工讀生,為什麼時薪就比他們高,而且班也很多。
幾個月過去了,那個時薪200的工讀生離職了,而老闆就把剩下的工讀生,其中一位的時薪調到200,而且跟以前一樣,班排的比以往還多,到這裡我們大概心裡都有底了。這個時薪200的工讀生,跟以前的那個人一樣,只會發號施令,自己卻閒著不做事。
我們開始知道,老闆透過這種方式操作,來讓其他工讀生去討厭那個時薪比他們高的工讀生,為什麼老闆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可以讓其他工讀生去討厭那位時薪比較高的工讀生,而不會討厭老闆為什麼班排給他們那麼少。
這就像是辦公室裡的「轉移焦點」操作。當大家開始對公司制度不滿時,老闆刻意塑造出一個讓大家不爽的人,讓所有的怒氣集中在他身上。這樣一來,真正該被檢討的老闆反而安全過關,因為大家都在忙著討厭別人。
這就是老闆的厲害之處——讓底下的人有共同的敵人,自己則變成了盟友。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我們都知道老闆是這樣子的人,他會對工讀生這樣做,那他也一定會對我們這些正職這樣做,只是早晚的問題。
我們也隱約從其他人那邊得知,這家公司其實有出過很多的問題,像是以前有一群員工集體離職,導致中間斷層非常嚴重。而為什麼會有員工集體離職,雖然可能當事人本身也有問題,但這個老闆的問題絕對脫不了關係,至少我們是這樣看的,從工讀生那件事情看出來的。
一家公司好不好並不好知道,但一家公司壞不壞,可以觀察的出來,需要的只是時間。從前面講得那家公司,前輩對公司的看法;以及後面那家公司,老板如何對待工讀生。從這些事情就能看出來,這些公司並不是好公司,頂多只能當個跳板,不適合久待。是時候該離開了。
-離開前該帶走什麼
在離開這些公司的時候,我都有思考一個問題:我有把該帶走的東西都帶走的嗎?
如果離開家公司不會後悔,那表示我已經把該帶走的都帶走了。
什麼是該帶走的?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對我來說這個東西是技能。
如果在一家公司裡,你把該學的都學完了,而薪資也來到頂峰,這時候是離開的最佳時機,因為你將不再成長,而不成長就是一種風險。這個風險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但把時間拉長,風險會被慢慢的放大。
以前工作的時候老師傅說過一句話:年輕人就該多學,不要等到老了才開始學,那太晚了,因為眼睛都老花了。
老師傅說的沒錯,年輕的時候視力比較好,但我想他想說的是: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比較好,而且早一點學,就能早一點用。
這個老師傅也說過,如果他的技術比現在還要再更厲害,薪水大概現在兩倍,現在應該已經退休了,而不是因為公司產品做不出來,強迫我下來加班。
如果你在公司裡是唯一能解決某些問題的人,那麼你在這家公司就有極大的話語權,因為公司需要你大於你需要這家公司。
而當你身上擁有公司其他人沒有的技能時,你就是家公司獨一無二的存在,但這前提是你必需要有這個技能。
放到現在AI技術成熟,如果你可以搭配AI,在一個小時內就可以產出3000字以上的文章,而且是你獨立完成,其他同事要花3到4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寫出一篇3000字的文章,但是需要其他人幫他校稿、檢查錯字,那他的產值一定遠低於你。
如果你帶著上一家公司的技能到下一家公司,說不定有一些技能,是新公司沒有的,那你的到來對他們來說就是個救世主,這會讓你在新公司的地位瞬間拉抬,薪水自然就高。
如果真的要我建議一個指標,讓你當做要不要留在這個公司的依據,那就是還有東西可以學。學完就可以走了。
你的老闆說過什麼話,讓你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你從什麼地方看到這家公司快要不行了?
你從哪些人身上看到你的未來?
你什麼時候要離開這裡?
我們下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