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Kumi Yamashita 的光影作品,寫給那些正在靜靜累積自己的人
你其實很好。
只是還沒被那道對的光照見,還沒遇見能從對的角度,看見你全貌的人。
有時候,我們太容易懷疑自己是否還不夠努力、不夠出色,但其實,你不並需要變成別人眼中所謂更「好」的樣子,因為那個「好」是由別人定義的。你要做的,只是持續累積自己,把那些曾經歷過的、走過的、痛過的、愛過的,都完整地放進生命裡。
等到光照下來的那一刻,那些看似零碎的東西,便能拼湊成完整的你。
這是在看見 Kumi Yamashita 的作品時,我深刻的領悟。
木頭錯落,也曾是我走過的路

Kumi 的作品 City View
一件看似簡單的裝置作品:在牆面上面釘滿了數字形狀的木塊,大小不一、角度不規則,錯落無章;乍看之下,只是凌亂無序的存在,根本沒有排列次序可言。
但當燈光從某個特定角度打來,那些木塊的影子層疊,竟在牆上投射出一張人臉 - - 那一刻,我姍然淚下。
那些木塊,正像我生命中經過的無數點點滴滴。
那些曾經的努力、猶豫、堅持與崩潰,看起來或許無關緊要,甚至衝突交錯;但在某道光源的照射下,它們竟組合構建了「我」。每一塊都不完美,每一塊都可能不被理解,但它們全部 ─ 不可或缺。
缺少了一塊,「我」就無法成形。
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發光,只需要誠實地不斷累積,總有一天,在適合你的光線下,你的樣子便會清晰得讓人動容。
光和影,都是我
Yamashita 的作品,從來不只是光的藝術,更是影的語言。
她讓光來映現出形象,讓影去完成輪廓。這不禁讓我思考:我們之所以被看見,不單只是因為我們的優點,更因為我們的缺點。
我的某些特質,被視為弱點 ── 太自我、太堅持、太慢熟、太直覺;但也正因為這些所謂的「影子」,我才擁有同理、堅韌、深思與柔軟。
優點和缺點,是硬幣的兩面,少了某一面另一面也將不復存在。就如同光讓我們明亮,影讓我們立體一般。
沒有缺點的完美是虛幻的,而真正的完整,是光與影共存之後,方能看見的真實。
一條線繞出的你:每一絲痕跡都重要
在另一件作品《Constellation》中,Yamashita 使用一條黑色縫線,透過纏繞數千顆釘子,讓線與線交錯出人臉的輪廓。她不畫畫、不雕刻,只用那條線 ── 從不剪斷 ── 不停地來回纏繞。

作品 Strings
這張臉,是在一次次的繞行中被「織」出來的。
彷彿生命的軌跡,從不是直線通過,無法一蹴可及;而是在不斷交錯的重複、繞路、停滯與開始之間,緩緩形塑成具體。

作品 Strings 的細節
我們都如同那張正在朝向完成目的地的肖像,那些你以為沒意義的來回纏繞,正在悄悄構築著你我的輪廓。
每個人都是那張紙:折痕讓我們有了形狀
Yamashita 以不同顏色的紙張,輕輕將它折出深淺不一的皺摺,然後用單一光源打在上面。投影在牆上的,竟是一張張人臉側影。

作品 FRAGMENTS
所有的側臉,全都來自一張紙。
那一刻,我懂了。我們雖然看起來各不同:有人外向、有人內斂、有人堅強、有人敏感,但我們的本質,其實都來自同一張紙 — 人性。
我們都有平滑之處,也各有被折疊過的地方,那些折痕,或許來自選擇、傷痛、責任和環境造就的不得不為,也正是這些折痕,讓我們有了各自的形狀。
別害怕折痕,它並沒有破壞什麼,反而是讓我們與世界接軌的獨特方式。
光來時,你會被看見;光未至,你先成為光
從Kumi Yamashita 的作品裏,我相信:
你我都不是散落的碎片,而是一個正在形塑中的存在。我們所有的經歷、性格、選擇與遲疑,終將拼成具體的輪廓。
我們並不需要去追求被所有人理解,只需要等待那個對的光,那個看得懂的人。或許是一段關係、或許是一份工作、也許是自己,終於學會溫柔地看自己一眼。
甚至,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也可以成為那道光 ─ 照見別人,也照見自己,照見那些仍在等待被理解的靈魂。如同我正在透過教練工作,實踐將自己轉化成那道照見別人的光,於此同時,我更多的收獲其實是自己被點亮、被照耀了。
留給正在纏繞的你
看了一篇格友的文章,他說自己對生命有期望,卻又受憂鬱症所苦。
我想說的是,你已經很好了,不需要變成為完美,因為有沒有病痛和有沒有希望是二回事。請繼續走你的路、纏繞你的線條、保留你的折痕,等光源來的時候,你便能被清晰看見。
而在那之前,你更可以選擇,先照亮自己。
【關於Kumi Yamashita】
Kumi Yamashita(山下工美),1968 年出生於日本群馬縣高崎市,是一位現居美國紐約,以光影裝置與「線與釘」肖像聞名的當代藝術家。
她的作品多源自「類似於初見便印入心底的畫面」,在看見心底的畫面後,接著花費數週至數月時間構思與製作。她偏好手作方式,不依賴電腦,強調直覺、試錯與雙手感知,每一步都蘊含「物質、光、影共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