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沒有世界末日,但你眼中的「正常」可能早該重啟?周慶輝《天使星》邀你重新看見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正常與異常的界線在哪?

還記得上次你在人行道上遇見一個在自言自語的人嗎?或者,搭捷運時有人莫名大聲唱歌,讓整車的人不安起來?那一瞬間,你是不是心裡閃過:「他……不太正常吧?」

我一直以為,正常的定義就是——遵守規則、對答如流、能控制自己、不打擾別人。可是當我走進周慶輝的《天使星》,我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天使星》的影像,像一面鏡子,也像一扇窗。

我們說的「正常」,可能只是一種我們自己習慣的標準,
一種我們用來劃出「自己」和「他人」的線。
在整系列的展覽當中我認為張力最強的作品,透過交錯著醫院家庭視角,能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童年,對於愛奇兒也是一樣的...... 只是他們比較常跑醫院罷了。圖片來源:自攝

在整系列的展覽當中我認為張力最強的作品,透過交錯著醫院家庭視角,能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童年,對於愛奇兒也是一樣的...... 只是他們比較常跑醫院罷了。圖片來源:自攝


創作核心:周慶輝想告訴我們什麼?

1. 消弭「正常」與「不正常」

如果你走進《應許之地:天使星》的影像前停下腳步,大概也會有那麼一瞬間——空氣彷彿安靜下來,你開始感覺到自己正在被凝視,或正在凝視著什麼更深層的東西。

那時候,你可能會忍不住在心裡問自己:「正常,到底是什麼?」

畫面裡的孩子、物件、光影,好像都安排得很細膩,甚至有點像劇場的舞台。
但當你看久了,就會發現:它不是要你欣賞技法或構圖,而是要你轉頭去看看自己。

你自己,與作品中所描繪的主角,有什麼差別嗎?

特別喜歡周慶輝對於作品的策展安排:中間放置情境大圖、左右兩側則是相對應的人物肖像,宛如在看故事般,能夠讓觀眾自由串聯周慶輝想表達的意境。圖片來源:自攝

特別喜歡周慶輝對於作品的策展安排:中間放置情境大圖、左右兩側則是相對應的人物肖像,宛如在看故事般,能夠讓觀眾自由串聯周慶輝想表達的意境。圖片來源:自攝


2. 從真實訪談到影像詩:讓數據化為故事

35 個月、74 個家庭、316 小時的訪談、70 萬字的紀錄……看起來像是枯燥的數據對吧?

可在《天使星》裡,這些數字背後全是日常,是一個個家庭的真實、掙扎、融合的故事。

周慶輝用這些素材,拼成了 14 個主題,就像一首首看得見的詩,用光影記錄著脆弱和堅韌並存的生命片段,是讓我在聽著錄音時感到動容的。


3. 編導式攝影下的生命再現

周慶輝用編導式攝影去還原那些被忽略的真實。每一個場景、每一張草圖、每一個細節設計,都不是為了製造戲劇效果,而是為了讓我們真正「看見。」

更重要的是,他蒐集了這些家庭中孩子們的真實物品——這些物件就如同孩子們無聲的日記,被安置在影像的場景裡,成為與觀者對話的細節,提醒我們:

所謂「看見」,不只是注視一張照片,
而是去感受那照片背後,一個孩子與家庭共同撐起的真實生命重量。

創作軌跡:周慶輝如何走到《天使星》

早年新聞攝影與紀實轉折

周慶輝還在做為新聞攝影記者時,總是帶著相機、穿梭在各種社會現場,努力捕捉那些能夠震撼人心的畫面。

從「停格的歲月─痲瘋村紀事」到「消失的群像─勞動者紀事」,這些作品不只是在記錄,更像是在用影像寫一封封關於時代、關於人的情書。

他的影像是直接的、是詩意的,也充滿了他對主題人物的尊重。


從「獵人」到「導演」:編導式攝影語彙的誕生

但光是紀實攝影,後來對周慶輝來說似乎已經不夠了。

2015 年,他開始用「編導式攝影」來實現心中更大的畫面。他不再只是像個獵人一樣等待瞬間,而是像個導演一樣,自己搭景、自己說故事、自己安排光影、顏色,甚至連角色的神情都經過仔細設計。

那時候的作品《人的莊園》,就是這樣誕生的。色彩飽滿、畫面裡有種微妙的不安感,既像夢,又像現實。那是他自己的語彙,也成了他的標誌。


「應許之地」的誕生:訪談、草圖到完整計畫

後來,他走上了本篇介紹的《應許之地:天使星》的這條路。

2021 年,周慶輝啟動了這個龐大的拍攝計畫。他不只是拍照,也畫草圖、設計場景,拍攝時像是在拍一部部的微型電影。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我們看見那些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角落,那些愛奇兒家庭的真實日常。

這些作品,最終不只是影像,而是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同理心」這件事的開始。

我很喜歡周慶輝在設計作品當中暗藏的許多彩蛋以及細節,每一個小物件都是一個小故事。圖片來源:自攝

我很喜歡周慶輝在設計作品當中暗藏的許多彩蛋以及細節,每一個小物件都是一個小故事。圖片來源:自攝


三件關鍵作品賞析——從視覺到社會

展覽餘下到本周日結束,非常建議親自到北美館一趟去看周慶輝《應許之地:天使星》的作品,相信你第一眼會被那些戲劇化、充滿張力的場景構圖所吸引。

他讓影像成為橋樑,帶我們去理解別人的故事,也帶我們回頭看自己習以為常的世界。接下來,我想跟你一起走進這三件關鍵作品,看看它們在光影背後,藏著怎樣的心事。


1. 教室裡的凝視

The Planet of Angels No.1 裡,你會看到孩子們站在模擬的學校場景,各自做著像是在玩耍的事情,卻讓你感到莫名孤單、壓抑。

教室內的燈光是銳利的,透著一股難以忽視的冷清感。

畫面就像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第一次家長日、第一次站在陌生教室門口的感覺——既期待、又不安,彷彿有無數雙眼睛都在注視著你,不只是同學、還有家長、老師......

但這不只是關於一個個家庭的故事,它也提醒我們:當愛奇兒家庭走進主流教育體系時,他們承受的目光與壓力,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2. 宗教多重信仰

The Planet of Angels No.3 裡,你會看到一座肅穆的教堂,卻充滿了令人無法忽視的衝突感——牆上貼滿了道教、佛教、基督宗教與地方信仰的符號,床上鋪著符咒與艾草,孩子身上纏著紅線,像是在祈求某種看不見的平安。

整個場景就像許多家庭在面對無力與焦慮時的縮影:只要能保佑,只要能救贖,不論神明屬誰、不論儀式屬哪門哪派,都想試上一試。

但這不只是關於一個家庭的故事,它也讓我們忍不住問自己:當信仰不再是安定心靈的力量,而成為焦慮與無助下的最後藥方時,我們究竟在尋求什麼?


3. 長照與時間的凝視

The Planet of Angels No.11 裡,你看見的不只是藍色的海岸和滿地纏繞的紅線,而是一位母親幾乎被絕望壓垮的生命軌跡。

家人的每一步,都走在焦慮和罪惡感之間。醫生告訴母親,讓孩子安樂死是「解脫」,社會給她的眼神充滿審判,她一次次想向外求救,卻只能換來更多不安與無助。

海岸邊,那象徵投票箱、選擇與抉擇的物件,提醒觀者:她的選擇似乎從未真正自由過。那些看似尋常的物件——沙發上的玩具、桌上的電話、繪畫架上的作品——都在訴說著她曾經努力過想要撐起「正常家庭」的樣貌,卻在現實面前一點點崩塌。

整幅作品像是一場淹沒在時光與社會期望中的告白,讓人忍不住問自己:當一個母親被逼到邊緣時,什麼才是真正的選擇?我們身為旁觀者,又是否給過她真正的幫助?


其餘作品賞析



總結:影像是一面鏡子,也是窗

看完周慶輝的《天使星》,我想,你大概也和我一樣,心裡多了一些說不出口的重量。

他的影像不是單純的畫面,而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忍不住低頭看看自己的樣子:我們對「正常」與「不正常」的想像,真的公平嗎?我們自以為的同理心,真的足夠嗎?

同時,那也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們可以窺見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星球——那些我們平常不會看見的生活、家庭、掙扎與盼望。

或許「應許之地」並不是一個遙遠的地方,而是當我們願意真正理解彼此時,這個社會一點一滴靠近的方向。

下一次,當你再看見一個與你不同的人時,或許可以先別急著定義,而是停下來想一想:

我能不能,走進他的星球看看?

展覽資訊: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應許之地:天使星》計畫

展覽日期:2025/3/29(五)至2025/7/13(日),休展日:每周一

展覽時間:09:30-17:30(17:00停止售票及入場)

展覽地點:北美館3A、3B展覽室


剩下一周快去看吧!!!


raw-image

【關於我-Pyris】

嗨,我是 Pyris,一個熱愛動畫、設計與影像敘事的創作者。

除了動畫影集外,我也喜歡看展,出去踏青散步,更喜歡從展覽中汲取更多養分,體驗生活的美好、藝術與世界的關係。

📌 追蹤我,一起享受藝術與生活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yris 的動畫視角
20會員
24內容數
這個部落格的誕生,源自於我對動畫與影像敘事的執著......還有我超愛躺在沙發上追劇的。 無論是影評、動畫解析,還是關於影像與視覺語言的思考,這裡都是我試圖將腦中的畫面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地方。 動畫是一門講求耐心與理解的藝術,而這份對畫面的追求,也讓我對世界多了一層「觀看」的方式。
Pyris 的動畫視角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Thumbnail
2025/03/21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Thumbnail
2025/03/09
攝影總被視為客觀的紀錄工具,但真的如此嗎?馮君藍的作品打破這種想法,透過光影與構圖,他讓現實呈現出不同的層次。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他的攝影風格,並解析如何在影像中融合主觀與客觀,創造出一場超越現實的視覺敘事。
Thumbnail
2025/03/09
攝影總被視為客觀的紀錄工具,但真的如此嗎?馮君藍的作品打破這種想法,透過光影與構圖,他讓現實呈現出不同的層次。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他的攝影風格,並解析如何在影像中融合主觀與客觀,創造出一場超越現實的視覺敘事。
Thumbnail
2025/03/09
細讀藝術家周珠旺的畫作,感受畫中樸實溫暖的情感與精湛的技巧。從寫實的筆觸到細膩的情感表達,畫作如同照片般真實,卻又充滿藝術家的個人情感。
Thumbnail
2025/03/09
細讀藝術家周珠旺的畫作,感受畫中樸實溫暖的情感與精湛的技巧。從寫實的筆觸到細膩的情感表達,畫作如同照片般真實,卻又充滿藝術家的個人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想著某天能擁有超能力,就可以解決現狀了,抱怨著這世界對我們的不公,運氣從不跟自己站邊,但其實你已經擁有超能力改變現狀的能力了!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想著某天能擁有超能力,就可以解決現狀了,抱怨著這世界對我們的不公,運氣從不跟自己站邊,但其實你已經擁有超能力改變現狀的能力了!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 明明用了超級虔誠的心向宇宙以及月亮許下心願、定期檢視心願清單、甚至是報名顯化心願的工作坊、向大天使、各路女神請求的儀式也沒有少做......但是,請求出現的人事物就是遲遲不出現.....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 明明用了超級虔誠的心向宇宙以及月亮許下心願、定期檢視心願清單、甚至是報名顯化心願的工作坊、向大天使、各路女神請求的儀式也沒有少做......但是,請求出現的人事物就是遲遲不出現.....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剛到花蓮駐村,因讀者不瞭解我在做的薩滿靈魂編織涉及到「轉動宇宙頻率」,於是當時生意奇差,接觸到的都是住客,現在我非常懷念那時的清淨,謝天謝地三月底就結束了。 越是沒有深度接觸身心靈,對多重宇宙、量子力學等理論都沾不到的人,我反而越能從他們身上窺見神性的自然運作。換言之,被各種豐盛概念、宇宙玄學
Thumbnail
剛到花蓮駐村,因讀者不瞭解我在做的薩滿靈魂編織涉及到「轉動宇宙頻率」,於是當時生意奇差,接觸到的都是住客,現在我非常懷念那時的清淨,謝天謝地三月底就結束了。 越是沒有深度接觸身心靈,對多重宇宙、量子力學等理論都沾不到的人,我反而越能從他們身上窺見神性的自然運作。換言之,被各種豐盛概念、宇宙玄學
Thumbnail
(本篇紀錄於 2023/11/28,阿乙莎系列第四本《星光體》第一章提到,當每個人進入五維的宇宙集體意識場時,可能會連結到不同的天使聖團。星光體大概讀了四、五次,但那個當下我好像是第一次看進去「天使聖團」這四個字。) (請先感受一下唸出「天使聖團」這四個字帶來的品質吧!)
Thumbnail
(本篇紀錄於 2023/11/28,阿乙莎系列第四本《星光體》第一章提到,當每個人進入五維的宇宙集體意識場時,可能會連結到不同的天使聖團。星光體大概讀了四、五次,但那個當下我好像是第一次看進去「天使聖團」這四個字。) (請先感受一下唸出「天使聖團」這四個字帶來的品質吧!)
Thumbnail
終究靈魂都會好好走向愛與成長的方向。這樣就好。不必要有現世的和解,也不必要因我而有何改變(這種期待有時會變自以為是)——大家各自都已經盡力,這樣就好。
Thumbnail
終究靈魂都會好好走向愛與成長的方向。這樣就好。不必要有現世的和解,也不必要因我而有何改變(這種期待有時會變自以為是)——大家各自都已經盡力,這樣就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