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課反思:標準與自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畫畫,沒事就會拿著水彩筆塗鴉,那些畫在現在的我看來不知所云,卻是童年的一大歡樂。 第一次發生轉變是國中美術課。還記得在那之前,我的興趣是畫故事書,七八歲的我有很多故事想寫,於是決定用簡單的畫表達。這「故事集」從七歲開始畫到十二歲,不知不覺竟然畫出了五十幾集,主角也從兩位增加到十二位,現在看來,也是很特別的經驗。

圖源:涓莫

圖源:涓莫

🌷從喜歡到不會 國中美術課的作業是蠟筆畫。將草稿拿去和老師討論時,我才發現,老師雖然沒有特別規定,標準依然是存在的。 老師的建議是擦除堆疊的線條,並且將畫面裡的形狀修得更加整齊。現在回想,我其實很希望老師在提供建議前先問我「為什麼會想這樣畫」。那些雜亂的線條,想表達的是內心的糾結和衝突,雖然那張畫確實不屬於「好看」的範圍。 往後的美術課,我得到的分數也一直不盡理想。當時的我總是難以掌握「好」的畫面,嘗試的表達總是失敗的,也一直無法畫出穩定的線條和規則的形狀。 為了「自己不會畫畫」這件事難過幾次後,我逐漸接受這個事實。沒有美術課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再拿起畫筆,也不想再看到那些「隨便」的作品。 🌷「不會」的原因 仔細回想那段時期,我其實期待老師願意先問我「為什麼這麼畫」,再給我調整的建議。 後來修過小說創作課,作業是寫兩篇小說。老師同樣沒有規定方向,於是我在第一篇小說嘗試了不同的風格,用對話主導故事和氣氛,減少敘事比例,分數卻低於身邊的同學。 老師給我的建議是「對話太多」,並且在新學期時說明希望大家都能以名作家當標準。我在第二篇小說試著依循老師發下的作品風格撰寫,結果真的取得了好成績。 老師的誇讚,使我回想起過去美術課的記憶,不禁開始思考,「好」與「壞」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老師一開始就給我們範例,會不會讓我們更有方向,知道該往什麼風格去創作,才符合「好」的標準呢? 🌷好壞和自由 現階段的學習環境,分數仍是用來評量學習成效的關鍵,但是「自由」也是我們強調的。 我們重視自由,重視想象力,卻也重視標準,受制於某個「好」的方向。好像常常急於「修正」,修正歪斜的畫筆,修正不符期待的線條,迫切想把畫面拉回「正軌」,卻又希望它奔放而自由。 在創作課程裡,「好壞」的標準和「自由」的邊界是什麼呢?是否可能把標準暫放一邊,讓自由創作的理想能夠實現?又或者如果需要標準,是否可能從最開始就說明,讓學生不至因為以為自己「完全不能做好這件事」而失去信心呢? 強調自由的起始與具有標準的評分,於我而言是矛盾的。又或許有一些標準,是我本來應該知曉——大概終究要走向評分的作業,就算自由,仍免不了好與壞的存在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涓莫的沙龍
28會員
21內容數
「從前有座山。」
涓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3
回想沒有AI的求學時期,如果對一個科目有疑問,又無法求助老師或同學,那就真的無解了。 還記得國中會考前,數學極差的我遇到不會的問題,只能向別人一一求助,長期下來,總覺得自己佔用了別人的時間,也不好意思繼續問下去。
Thumbnail
2025/07/03
回想沒有AI的求學時期,如果對一個科目有疑問,又無法求助老師或同學,那就真的無解了。 還記得國中會考前,數學極差的我遇到不會的問題,只能向別人一一求助,長期下來,總覺得自己佔用了別人的時間,也不好意思繼續問下去。
Thumbnail
2025/06/26
讀蔣勳老師的《歲月無驚》,認識了「大葉欖仁」。 從前經過路樹,雖然會留心不同樹種的美,卻很少想到要認識它們的名字和背景。前兩天才知道,原來大葉欖仁適合全日照,枝幹錯節,需要空間舒展。大葉欖仁抗風,耐熱耐鹽鹼,因此常常被種在山邊海濱。
Thumbnail
2025/06/26
讀蔣勳老師的《歲月無驚》,認識了「大葉欖仁」。 從前經過路樹,雖然會留心不同樹種的美,卻很少想到要認識它們的名字和背景。前兩天才知道,原來大葉欖仁適合全日照,枝幹錯節,需要空間舒展。大葉欖仁抗風,耐熱耐鹽鹼,因此常常被種在山邊海濱。
Thumbnail
2025/06/24
記憶中的味道不再,後來的我認清所謂永恆只是理想。
Thumbnail
2025/06/24
記憶中的味道不再,後來的我認清所謂永恆只是理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❶ 繪本主題 1. 發想:  開始時,腦力激盪各種主題和故事情節。可以從日常生活、童話故事、歷史事件或個人經歷中尋找靈感。腦力激盪列出所有可能的主題和故事情節。日常生活是靈感的最佳來源,童話故事、個人經歷或自然界中尋找靈感。 2. 風格:  決定繪本的藝術風格,如水彩、素描、數位插畫
Thumbnail
❶ 繪本主題 1. 發想:  開始時,腦力激盪各種主題和故事情節。可以從日常生活、童話故事、歷史事件或個人經歷中尋找靈感。腦力激盪列出所有可能的主題和故事情節。日常生活是靈感的最佳來源,童話故事、個人經歷或自然界中尋找靈感。 2. 風格:  決定繪本的藝術風格,如水彩、素描、數位插畫
Thumbnail
開始決定學習課程在看花了眼中,先學 (以下是,我的新手經驗分享) 1.格子+控筆 在一天天的練習當中才知道,亂控筆跟控筆跟練的差距,一開始在Pinterest上找,控筆練習多到每天都找不同的圖練,沒系統就這樣練了幾天 手不受控制的抖~抖~抖了幾天。 只到看了這老師的教學,建
Thumbnail
開始決定學習課程在看花了眼中,先學 (以下是,我的新手經驗分享) 1.格子+控筆 在一天天的練習當中才知道,亂控筆跟控筆跟練的差距,一開始在Pinterest上找,控筆練習多到每天都找不同的圖練,沒系統就這樣練了幾天 手不受控制的抖~抖~抖了幾天。 只到看了這老師的教學,建
Thumbnail
一張紙 一支筆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用紙筆捕捉外面的資訊 也練習把心裏的吸收用文字呈現出來 這樣的一來一往 關於大人的我們 很是熟悉。 文字是清楚的 但也把感覺框成方正了 多數時候 細細碎碎 黑黑沉沉的感
Thumbnail
一張紙 一支筆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用紙筆捕捉外面的資訊 也練習把心裏的吸收用文字呈現出來 這樣的一來一往 關於大人的我們 很是熟悉。 文字是清楚的 但也把感覺框成方正了 多數時候 細細碎碎 黑黑沉沉的感
Thumbnail
畫畫之於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除了攝影,畫畫是最直接能記錄下心中想保留的畫面和當時心情的方式;恨的是,小時候學畫畫的陰影,我始終無法放膽下筆,甚至以為自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
Thumbnail
畫畫之於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除了攝影,畫畫是最直接能記錄下心中想保留的畫面和當時心情的方式;恨的是,小時候學畫畫的陰影,我始終無法放膽下筆,甚至以為自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
Thumbnail
最近你開始喜歡上拿筆隨意塗鴉, 也喜歡和馬麻比賽看誰是第一名, 所以馬麻就想說順水推舟, 來借一下有關相關的圖書囉。 《大家一起來畫畫》 雖然你目前還畫不出什麼具體形狀, 但馬麻還是很肯定你自己拿筆畫畫這件事, 覺得自主學習就是件好事。 這本書中
Thumbnail
最近你開始喜歡上拿筆隨意塗鴉, 也喜歡和馬麻比賽看誰是第一名, 所以馬麻就想說順水推舟, 來借一下有關相關的圖書囉。 《大家一起來畫畫》 雖然你目前還畫不出什麼具體形狀, 但馬麻還是很肯定你自己拿筆畫畫這件事, 覺得自主學習就是件好事。 這本書中
Thumbnail
描繪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和瞬間為特色,表現溫暖的情感、日常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描繪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和瞬間為特色,表現溫暖的情感、日常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過年期間,我做了一件一直很想也放在心中很長時間,但是一直沒有開始的事,就是「寫書法」。 起心動念來自參加孩子在可能非學校冬學分享會的社團分享,孩子們在分享體驗書法的當下,我覺察自己又開始產生想要寫書法的想法,於是我去文具店買了硯台、墨條、毛筆,在購買文房四寶的當下,湧現了第一個畫面,是跟著我好
Thumbnail
過年期間,我做了一件一直很想也放在心中很長時間,但是一直沒有開始的事,就是「寫書法」。 起心動念來自參加孩子在可能非學校冬學分享會的社團分享,孩子們在分享體驗書法的當下,我覺察自己又開始產生想要寫書法的想法,於是我去文具店買了硯台、墨條、毛筆,在購買文房四寶的當下,湧現了第一個畫面,是跟著我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