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幸福之一是拉麵,當時家裡附近的街邊開著一間拉麵店,一碗一百多元,每到中午,總是座無缺席。

這個價格在當時並不便宜,因此吃拉麵是我久久一次的小確幸。每當聽到家人問今天要不要吃拉麵時,醬油與麵條的鹹香就會從記憶裡悄悄鑽進鼻子,在齒頰間滿盈。 炎炎夏日,出門經過馬路走到拉麵店,就已經能滿頭大汗。帶著一身暑熱推開門,冷氣便夾雜拉麵香撲面。我已不確定當時喜歡吃的口味,如果沒記錯,大概是較低價位的口味,常點的選項也許多半是味噌或醬油,要不然也不會到現在還是喜歡在這兩種風味間抉擇。 大概是年紀太小的緣故,有一段很長的歲月,我沒有「時間」的概念,因此產生了一萬個為什麼。為什麼仙人掌盆栽會死?為什麼積木破了一角?為什麼小鬧鐘不走了?為什麼電影裡的人,不是每個都會陪著主角走到最後? 變化與無常對當時的我而言太複雜,想把一切理解為永恆,這樣就不用思考拉麵店卸下招牌時應該怎麼辦。記不清是國小還是國中,生活有了新的重心,竟然沒留意童年裡的一切人事都在悄悄更迭。等我回過神,自己已經不是小孩,拉麵店也已經被更新的店家取代。 記憶中的味道不再,後來的我認清所謂永恆只是理想。人一生數十載春秋,乍看很長,其實如果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大概也近似於朝生暮死的蜉蝣。文明存在不過數千載,地球卻已在宇宙轉過數十億個年頭。如此一想,世間萬法也不過如是,很多曾經深重的執念,就這樣慢慢解開了。 世上唯一不變,就是變。疫情以來,越發不知道明天的世界究竟如何,更不確定自己畢業後漫漫未來的模樣。心雜亂時,就以此安慰自己向前,不必去琢磨失去的過去怎麼辦,而僅僅是看著它過去,做我能做的,不能做的就等待機緣,但不要讓它成為執著。 那間拉麵店也是吧。就讓它安靜地待在回憶裡,那是我人生體驗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