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沒有AI的求學時期,如果對一個科目有疑問,又無法求助老師或同學,那就真的無解了。 還記得國中會考前,數學極差的我遇到不會的問題,只能向別人一一求助,長期下來,總覺得自己佔用了別人的時間,也不好意思繼續問下去。

圖源:涓莫
大學後有了AI,在課業上遇到問題,終於有了先幫助我「自救」的對象。三年間,我用AI學習了簡單的程式設計必修和永續金融課程的算式,不能說精熟,但至少能度過作業和考試的關卡(為什麼沒有中文系的課程,因為AI對這個領域實在不太擅長)(笑)。 這幾天看新聞,發現有研究生用AI生成參考文獻,卻因為沒有再次檢查,導致沒發現AI編造文獻內容。想起曾經聽一位學姐說,有研究生因為打工沒時間,用AI生成整篇論文後直接複製貼上,結果終究沒有通過口試。 AI還被用來從事各式各樣的犯罪。想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AI會不會就像水一樣,隨著不同情景,展現不一樣的面向?恐怖的,溫柔的,便利的,錯誤的,不同的意義都是它,即使這些意義是這麼極端。會不會也像人,像許多事物,沒有固定的一面,如何看待,取決在我們的心。 人性本具貪嗔痴慢,如果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像真人,會是什麼模樣呢? 不確定未來的世界會如何,只希望AI帶來的印象,更多的還是能輔助人類解決問題和減輕工作負擔的絕佳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