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十二法則》九,你真的有在聆聽別人嗎?

August Lam-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學與哲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假設你聆聽的對象,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人生的十二法則》

為什麼一定要認真聆聽別人?

如果對象就是一個蠢材,為什麼還要認為他們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

什麼是思考?

raw-image

思考像駕駛。

在小孩時期,牙牙學語時,思考像是學車,我要全神貫注才能做好一些簡單的行駛動作,也絕對不敢在行駛時掉以輕心。

長大後,思考像開車好幾年,在熟識的路上行駛已經能全憑感覺,有時甚至不記得是怎樣到達目的地。

而大部份人只會走在熟悉的路上,只有在他們願意時才會在不熟識的路上行駛。

別人真的比你蠢嗎?

這幅圖畫怎麼看都是一頂帽子吧。

raw-image

但《小王子》的作者卻跟你說:這是一條巨蟒吞下了一隻大象。

raw-image


一般成年人聽到別人這樣描述都應該會覺得這個人很蠢。


怎麼會是一條巨蟒吞下了一隻大象呢?明明就是帽子啊。

raw-image

而事實上,當時只有六歲的《小王子》的作者,給大人們看這幅畫,那些大人都是這樣反應的。

這樣令作者感到很失望,於是把這個情節記錄在《小王子》裏。

你真的有在思考嗎?

很多時候車禍都不是來自於學車的人,而是那些自以為技術已經高超到可以無視交通條例的人。


在熟悉的路上,我們尚且如此。

有些人,連在不熟悉的路上,都以為自己是頭文字D。

raw-image

聆聽的本質是什麼?

是引入並不是來自自己的想法,有些會感到熟悉,有些會感到不熟悉。


熟悉的,我們可能會像看到帽子一樣,別人說是一條巨蟒吞下了一隻大象,就覺得別人蠢。


而即使是不熟悉的,我們也可能化身成頭文字D,一心只想別人看到自己的車尾燈,就是要比別人懂。

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嗎?

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raw-image


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是無知的。

說話與聆聽是思考的過程,真正的交流,是願意輸出,也願意接受。

要假設別人懂得自己不懂得的事,才會學到更多。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支持我繼續創作: 點擊贊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寫下來就會有
4會員
36內容數
對事物的看法,喜歡加入心理學和哲學的觀點
寫下來就會有的其他內容
2025/06/29
假如人的本質便是要活得更好,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心理疾病?
Thumbnail
2025/06/29
假如人的本質便是要活得更好,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心理疾病?
Thumbnail
2025/06/07
「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圖一時之快。」                              -《人生的十二法則》
Thumbnail
2025/06/07
「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圖一時之快。」                              -《人生的十二法則》
Thumbnail
2025/06/02
 「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跟今天的別人比。」 - 《人生的十二法則》
Thumbnail
2025/06/02
 「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跟今天的別人比。」 - 《人生的十二法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困惑的事情,甚至有時會不禁想,「怎麼會有人這麼蠢?」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在我們心中閃過,但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讓我反思,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不知道」的意義...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困惑的事情,甚至有時會不禁想,「怎麼會有人這麼蠢?」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在我們心中閃過,但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讓我反思,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不知道」的意義...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