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空間》
第七章:有些夢想不需要別人點頭才值得開始
週六早晨,林予恩在電腦前坐了兩個小時,終於完成了她的第一篇讀者投稿回覆信件。
從她在 Medium 上發布〈心的空間〉那篇文章後,短短三天就累積了上千個瀏覽,十幾封來信,有人說她的文字讓人哭出來,有人說彷彿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有人問她能不能多寫一些關於「職場女性的情緒照顧」主題。
她驚訝,也被這些陌生人的回應深深觸動。
她從沒想過,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自己,竟然能讓人有共鳴。
那天下午,她約了沈智翔在永康街的老屋咖啡廳碰面。
「我在想,要不要認真試著經營這個平台。」她眼裡帶著光,「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我想看看,我的故事能不能陪伴更多人。」
智翔點頭,將平板推到她面前:「所以我幫妳設計了這個網站草圖,妳可以把文章放上去,也能邀請別人投稿。我幫妳想了一個副標:『寫給每一個不想將就的普通人。』」
她看著畫面,眼眶瞬間濕了。
「我怎麼覺得,你一直都在幫我完成我自己都不敢開口的夢?」
智翔淡淡一笑,「妳的夢本來就值得。」
那一刻,她沒有說出口的是:這世界上,原來真的有人,不是來修理妳、改變妳,而是默默支持妳做回自己。
回到家後,她把網站架設計畫草稿貼上牆,列出「一週一文」、「每月一個主題」、「開始 Podcast」等初步計畫。紙上畫得密密麻麻,但她卻第一次感到未來清晰可見。
隔天,她回到娘家,這回不再是被動應付。
她一進門,就對媽媽說:「媽,我最近在寫東西,有人看,我想好好做這件事。」
媽媽一邊削水果一邊說:「寫東西……能賺錢嗎?」
「目前不能,但我有存款,也會接案維持基本收入。」她語氣平穩,「我不是在亂來,只是我想試著選一條自己的路。」
媽媽皺眉,但沒有立刻反駁。她想了一會兒,才說:「妳小時候很會寫作文,我還記得妳得過校內第一名。只是啊……我怕妳受傷。」
予恩輕輕地笑了,「我也是因為怕一直委屈,才終於想為自己活一次。」
晚餐時,爸爸難得地主動問起:「那個網站叫什麼?我們也能看嗎?」
她有些驚訝,但還是打開手機給他看。
「不錯喔……文章寫得很實在,不會太煽情。」爸爸一邊點頭一邊看。
媽媽湊過來看了一眼,默默拿起手機拍下網址。
那一夜,她坐在熟悉的木床邊,望著牆上貼著多年前得獎作文的獎狀,忽然覺得自己像走了一圈又回到起點——但這次她不再是為了討好誰,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是單純因為:「我喜歡。」
睡前她接到品如的訊息:「我看了妳的網站,好感動。也讓我開始想寫點什麼。」
她回:「那就來吧!我們都不該再藏起來了。」
在那一刻,她終於懂了:「重拾光芒」從來不是靠世界認可你,而是你自己選擇不再否定自己的價值。
而這光,是從「心的空間」裡慢慢長出來的。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