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n⁵ 看平台能力:多款車型可複製 Luxgen n⁵ 採用 MIH 模組化平台開發,擁有極高的彈性。這個平台的特點包括: 底盤、電機、電池模組化:能快速調整軸距、座艙配置 軟體 OTA 升級:車型差異化功能可線上推送 生產線通用:相同工廠能快速切換不同車型量產 有了 n⁵ 的成功經驗,鴻華先進只要在底盤長度、車身高度、馬達配置上做小幅調整,就能衍生出多款市場定位不同的新車。 ---
--- 📝 可能的下一款:中型純電 SUV 市場最期待的,就是「一台介於 Model B 與 n⁵ 之間的純電 SUV」。它可能擁有: 座位數:5 人,對標 Tesla Model Y、BYD Atto 3 續航目標:450–500 km(WLTP),滿足都會長途需求 動力配置:單/雙馬達可選,區隔性能與平價版本 價格帶:100–120 萬元,兼顧普及與利潤空間 如果 n⁵ 的 7 人座市場驗證成功,5 人座純電 SUV 能吸納更多首購族與小家庭,比較符合主流消費趨勢。 --- 🚐 商用派生款:Model U 進化版 除了乘用車,商用接駁車 Model U 也有第二波改款機會,預期會推出: 電動小巴:座位 9–12 人,針對飯店與機場接駁 物流改裝版:平整後廂配置,適用最後一哩配送 自駕功能升級版:結合多模態軌跡預測 AI,實驗自駕接駁 這些商用派生款除了擴大客戶類別,也能搭配政府採購或企業車隊,創造穩定訂單。 ---
--- 🚀 短期 vs 長期:量產節奏與海外計畫 短期(2025–2026):n⁵ 持續放量後,5 人座 SUV 與 Model U 改款同步上線,預估年度總量突破 3 萬輛。 中期(2027–2028):美規 Model C 量產與歐洲小型車出口版導入,依靠 RHD(右駕)調整進軍澳洲、英國等市場。 長期(2029 以後):全球授權模式開啟,MIH 平台開放給更多 OEM,進一步衍生輕型商用車、休旅跑車等多元車型。 在每個階段中,新車型都將基於相同平台,但依市場需求做差異化定位。 --- 🌷 粉色小結 鴻華先進的 MIH 平台,就像一座「電動車樂高城」,n⁵ 只是第一塊磚,接下來的可能是 5 人座純電 SUV,也可能是全新商用小巴、以及海外專用車型。 對於投資者與車迷來說,持續關注每一個新車型的量產節奏、海外認證進度,以及政府補助與關稅條款,都將是掌握未來成長契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