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的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老實說我對傳產的未來是悲觀的,但是別忘了,今天的科技業都可能是明天的傳產。應該說我對"製造業"的未來感到悲觀。


製造業技術落後,搞不出新東西,被社會淘汰是正常的。這句話對一半,我不認為電子產品的競爭力就小,相對的電子產品競爭非常激烈,產品壽命短得可憐,跌價速度快得驚人,如果你不能一直保持領先,就被淘汰。相較傳產的確是穩定的多。科技業之所以收入比傳產好,說實在話是整個產業非常競爭,非常努力向前跑才有的結果。


當傳產認為,能做的東西都做出來了,很難突破時,不彷想想,電子產品何嘗不是如此?當你覺得該有的東西都有了,但是總是會有令人驚豔的新東西產出,或是舊東西總是會生出新的噱頭,就算沒有需求了,也能靠行銷手法去創造新的需求。


傳產來說,近年來的例子就是冰壩杯。沒有高超的技術,當市場覺得已經沒有新東西了,當老人嗤之以鼻覺得就已經有保溫杯、保溫瓶等類似產品了,冰壩杯有什麼不同?可是他爆紅,人手一杯,一開始推出時價格非常昂貴,但是賣到缺貨,賣到全部廠商跟風開始大量製造。但是也同樣的在很短的時間內,價格不斷腰斬,現在一個100元?回到傳產那種賣不動,沒利潤的產品。跟電子產品差不多壽命短,可是電子產品不斷的出新,傳產呢?除了冰壩杯之後,還有什麼簡單的生活用品是這樣爆紅大賣的?當然冰壩杯有他的時空背景,早幾年或晚幾年都不一定能爆紅,產品不就是這樣?


所以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傳產,我對於傳產的悲觀的原因在於人才。當產業完全偏頗時,優秀/沒那麼優秀/適合/不適合的人全部都往科技業跑的時候,就造成其他產業的凋零。這東西很玄,但是現在這個時代,能創造市場的不是技術,而是文藝產業。那些文化、演藝、娛樂、設計、創意蓬勃發展時,會帶動很多新的想法,新的需求,新的設計。


以前大家都知道做代工不好,一定要做品牌。其實關鍵不是品牌,而是那個創新。品牌能長久是因為它保持創新,他帶領業界一直往前走,不創新的品牌凋零的很快。能一直前進的,就算只是代工廠也能成就品牌。這種廠商不需要多,就算只有一兩間,就能帶動整個業界往前。台積電不也憑著一己之力,帶動大半片產業。


可惜傳產沒有,在傳產景氣好的時候沒有往長遠經營努力布局,現在大勢已去要努力起來更難。這又不得不說拿了大量補助卻做不出車的汽車產業,不得不說拿了一手好牌跟大量資源卻走到如今局面的電動機車。


剛踏入餐具這個行業,驚為天人。就是那種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怎麼觀念還停留在打字機、留聲機時代的衝擊。做東西全憑感覺,感覺對了就成功,感覺不對就失敗。當然還一大半原因是因為"客群",餐具的主要客群是媽媽,40~60歲的婦人。就是說當年的客群大概是1950~1970年出生的人。這個年紀的人,的確買東西比較憑感覺。他分不出材質好壞,可是會因為老闆是帥哥就覺得材質很好,老闆不會騙人就買了!


在傳產最好的時機點西進,政策問題時代問題都已經過去,太多人討論也懶的討論。只記得當初在餐具行業,還自信滿滿的想,那我就要做行業的標竿,我要把數據科學化,我要讓餐具不再憑感覺,而是用數字說話。跌跌撞撞這麼多年,發現這真的是學工程的人的想法。要標準、要數據。學商的,操作市場的人完全不是這樣看事情。


前老闆給我的建議,我技術成面沒有問題,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找一個業務底的人合夥,需要有懂市場的人跟你一起努力比較有機會成功。理解,但是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78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7/10
我設計的第一雙原木筷,採用台灣檜木+304不鏽鋼!檜木其實一種很軟的木頭,不適合拿來使用!軟、變形量大、容易髒,要不是那個顏色紋路跟香氣實在太多人愛,他真的不是一種適合拿來使用的木種。這種鬆軟的木頭,要跟金屬結合實在很頭痛! 一開始覺得,做餐具一定要使用食品級的原料!那怕膠水在內部,跟食物沒有機會
2025/07/10
我設計的第一雙原木筷,採用台灣檜木+304不鏽鋼!檜木其實一種很軟的木頭,不適合拿來使用!軟、變形量大、容易髒,要不是那個顏色紋路跟香氣實在太多人愛,他真的不是一種適合拿來使用的木種。這種鬆軟的木頭,要跟金屬結合實在很頭痛! 一開始覺得,做餐具一定要使用食品級的原料!那怕膠水在內部,跟食物沒有機會
2025/07/09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中國人喜歡回家洗澡,因為要乾乾淨淨的躺在自己的床上。外國人喜歡出門才洗澡,因為維持乾乾淨淨的模樣出去社交。我不知道真假,可是日常生活中真的有很多這樣的人,尤其是女生。 沒有要戰男女,畢竟不管什麼族群都有例外。可是我自己觀察到的,很多男生對於外部空間是比較無感的,雜亂骯髒都可
2025/07/09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中國人喜歡回家洗澡,因為要乾乾淨淨的躺在自己的床上。外國人喜歡出門才洗澡,因為維持乾乾淨淨的模樣出去社交。我不知道真假,可是日常生活中真的有很多這樣的人,尤其是女生。 沒有要戰男女,畢竟不管什麼族群都有例外。可是我自己觀察到的,很多男生對於外部空間是比較無感的,雜亂骯髒都可
2025/07/05
這不只是有感而發,是真實體悟。有本事創業的人,應該都有一定的規劃能力,產品該怎樣布局該怎麼推進。可是,這些東西燒別人的錢時,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燒自己的錢的時候,很痛很痛,會變得窒礙難行,決策畏畏縮縮。 創業的人沒有不想成功的,有的人想搞技術,有的人想搞商業。當然有的人只是想花別人的資金,成功
2025/07/05
這不只是有感而發,是真實體悟。有本事創業的人,應該都有一定的規劃能力,產品該怎樣布局該怎麼推進。可是,這些東西燒別人的錢時,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燒自己的錢的時候,很痛很痛,會變得窒礙難行,決策畏畏縮縮。 創業的人沒有不想成功的,有的人想搞技術,有的人想搞商業。當然有的人只是想花別人的資金,成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許多重要的技術,如蒸汽機、電力、半導體和互聯網,都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創新。然而,這些技術在剛出現時,並未立即創造巨大的財富,是由於技術成熟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生態系統和配套技術的支持、市場接受度、經濟和社會因素以及政策和法規等多方面的原因。
Thumbnail
許多重要的技術,如蒸汽機、電力、半導體和互聯網,都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創新。然而,這些技術在剛出現時,並未立即創造巨大的財富,是由於技術成熟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生態系統和配套技術的支持、市場接受度、經濟和社會因素以及政策和法規等多方面的原因。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以理解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是值得每一位科技愛好者和預測愛好者閱讀的一本書。它探討了未來社會和經濟的預測,並提供了一種更加廣泛和全面的視角。此外,這本書對於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和各行業的預測都十分準確,因此對於瞭解未來科技趨勢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以理解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是值得每一位科技愛好者和預測愛好者閱讀的一本書。它探討了未來社會和經濟的預測,並提供了一種更加廣泛和全面的視角。此外,這本書對於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和各行業的預測都十分準確,因此對於瞭解未來科技趨勢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