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碩博士生都懂:溝通上,常常是你對教授秒回,教授對你輪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碩博士生的焦慮,

不是來自研究難度,而是來自「沒回訊息」的空白時間。

你很努力讓自己是個「好學生」,

但面對教授的已讀不回、遲遲不批改、消失一週,

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

但放心,這不是你的問題。

只是你高敏感、他高負荷,你們活在不同的時間邏輯裡。

▋1. 你會在凌晨三點想到一個實驗細節,五分鐘內寫信,然後焦慮對方有沒有看到

高敏感學生擁有極強的內在驅動,

對於不確定性完全無法忍耐。

你希望越快得到回覆,越快安定下來。

但你要知道:你的焦慮節奏,不等於別人的回覆義務。

▋2. 教授已讀後三天沒回,你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語氣不夠禮貌、附件沒附好

你不只在做研究,

還在為一封信的開頭、結尾、措辭、不卑不亢,反覆演練十次。

但教授可能連信件都忘了看,或根本只用手機掃過。

別把別人的沉默,過度解讀成自己的錯。

▋3. 你每封信都回得像是學術報告,但教授回你的話可能只有:「OK」、「Got it」、「See you then」

你用文稿等級的回覆,希望建立專業印象、展示負責態度。

教授則活在「能回就好」的時間地獄,

他沒有辦法用你同樣的密度來經營溝通。

這不是失禮,是現實。而你要練的,是放下「對等」的期待。

高敏感不是錯,但需要高辨識力來保護自己。

你對時間、語氣、細節的敏感,

未來能讓你成為優秀的研究者或導師。

但現在,請記得:

你的用心,不該為了等待一封信而內耗殆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4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碩博士階段最大的挑戰, 不只是研究本身, 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清楚思考、清楚記錄、清楚說服他人。 這三種「語言」不是學術規定, 但早點學會,能讓你效率暴增、焦慮驟減、成果成倍。 ▋1. Markdown:用最輕量的格式,建立最穩定的知識管理系統 還在 Word 開檔案、複製貼上、搞花格式?
2025/07/13
碩博士階段最大的挑戰, 不只是研究本身, 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清楚思考、清楚記錄、清楚說服他人。 這三種「語言」不是學術規定, 但早點學會,能讓你效率暴增、焦慮驟減、成果成倍。 ▋1. Markdown:用最輕量的格式,建立最穩定的知識管理系統 還在 Word 開檔案、複製貼上、搞花格式?
2025/07/13
別再騙自己你在「準備文獻回顧」了。 很多碩博士生其實早就掉進了資料囤積症+閱讀拖延症的循環。 真正有效的文獻整理,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能不能轉為實際研究行動。 出現這三個狀況,代表你該停下來砍掉重練。 ▋1. 平均下載了 30 篇,但只讀了 1-2 篇 這代表你其實只是「怕錯過」,不是有閱讀
2025/07/13
別再騙自己你在「準備文獻回顧」了。 很多碩博士生其實早就掉進了資料囤積症+閱讀拖延症的循環。 真正有效的文獻整理,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能不能轉為實際研究行動。 出現這三個狀況,代表你該停下來砍掉重練。 ▋1. 平均下載了 30 篇,但只讀了 1-2 篇 這代表你其實只是「怕錯過」,不是有閱讀
2025/07/13
很多碩博士生的焦慮,不是因為實驗做得不夠, 而是因為記不得自己做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到底有沒有進步。 實驗數據不是問題,缺的是一套能建立自信、看清全局的紀錄法。 這三個技巧,能幫你把混亂感轉為掌控感,把焦慮轉為深度思考。 ▋1. 實驗 log 一律用「問題句」開場 不要寫「今天跑了實驗
2025/07/13
很多碩博士生的焦慮,不是因為實驗做得不夠, 而是因為記不得自己做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到底有沒有進步。 實驗數據不是問題,缺的是一套能建立自信、看清全局的紀錄法。 這三個技巧,能幫你把混亂感轉為掌控感,把焦慮轉為深度思考。 ▋1. 實驗 log 一律用「問題句」開場 不要寫「今天跑了實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不同身分、不同階段都會遇到辛苦和挑戰。研究生們在期末時面臨著水深火熱的考試和任務,內心常伴隨著自我批評和自卑感。然而,他們努力完成自己的責任,同時也互相照顧和支持。這條路上,有夥伴的陪伴顯得格外重要,他們共同努力、共同抱怨,但也一起前行。希望能夠順利渡過這學期,並在挑戰中茁壯成長。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不同身分、不同階段都會遇到辛苦和挑戰。研究生們在期末時面臨著水深火熱的考試和任務,內心常伴隨著自我批評和自卑感。然而,他們努力完成自己的責任,同時也互相照顧和支持。這條路上,有夥伴的陪伴顯得格外重要,他們共同努力、共同抱怨,但也一起前行。希望能夠順利渡過這學期,並在挑戰中茁壯成長。
Thumbnail
以前,我在念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記得有一天,我照往常慣例會到系辦公室逛,順便找辦公室的助教學姐聊天,或是看報紙。
Thumbnail
以前,我在念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記得有一天,我照往常慣例會到系辦公室逛,順便找辦公室的助教學姐聊天,或是看報紙。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這兩天是選課的尾聲了,師資培訓的課程讓我壓力很大,我覺得改變時間減緩我的壓力,並有時間完成論文。
Thumbnail
這兩天是選課的尾聲了,師資培訓的課程讓我壓力很大,我覺得改變時間減緩我的壓力,並有時間完成論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