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換護照實錄】在美國幫小美寶辦理新護照,全程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婆家那邊有家人在美國加州,所以公婆當時推薦我們赴美生子,以後如果要過去比較簡單一些~這段故事就不多說啦。總之,我們現在定居台灣,對美國完全不熟的我其實也沒有太多想法,不過先生以前曾在美國住過八年,對加州還算熟悉。

不過感謝在家人的協助下,2020年疫情期間,我​在美國生下了我們家可愛的小美寶。


🛂 把握美國三週行程,幫孩子更新護照!

剛好趁這次來美國時,我家小美寶四歲半,想到美國與台灣護照一樣都只有五年效期,便想趁這三週把美國護照更新一下!

這次會再次來美國,是因為姪子即將從 UCSD(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畢業,這可是家族一大盛事,我們整整籌備了一年,15位大人、5位小孩,一行人熱熱鬧鬧地前往聖地牙哥參加畢業典禮!

姪子是大姑家的孩子,因為她比較早生,阿公阿嬤幫忙帶得特別多,感情也特別深。而且孩子們與表弟妹年齡相近,常一起玩、一起長大,才促成了這場溫馨又難得的大型家庭旅行。

🌟小提醒:

  • 16歲以下小孩:不是「換」護照,而是重新申請一本,舊護照仍需繳回。
  • 線上選項請選「辦理新護照(Apply for a New Passport for a Minor)」。

📸 插曲1:台灣先拍的照被退件,要重拍!

護照照片規格是 5x5 公分(2x2吋),在台灣找了好久才找到快拍機,拍完我也沒多想就帶來美國,結果!被拒收!(他說很像美肌過,不真實,但我快拍的也沒特別選美肌,自然就這樣出來了,也是無奈)

後來被退件當天就去 CVS Pharmacy 重拍,費用 $16.99 美金,拍出來超真實🤣,小孩不能露齒笑,我乾脆叫他不要笑,過程倒也蠻可愛的!

raw-image




📄 申請流程與小插曲:DS-11表格與補件經歷

✅ 預約地點:(最下面有哪裡可以預約的搜尋連結)

我們選擇了 Arcadia 的圖書館,出發前就先預約好。

📝 送件當天被退件!原因如下:

  1. 照片不符規定 → 就像上面說的,台灣拍的被退,去了CVS重拍。
  2. DS-11 表格紙張尺寸錯誤 → 在台灣先印好的A4尺寸跟美國不一樣(比較長),美國用的是Letter尺寸,到美國再印比較不會錯。
    (DS-11 填表連結在本文最下方)
  3. 付錢給U.S. Department of State的部分不能用現金跟刷卡→要用支票或者money order(去郵局買)
  4. 當時表格有內容需修正:
    • 離開與返回美國的日期:當時只有填離開美國的日期,沒有填回美國的日期,但結果是一定要填,即使不確定也要填,所以回來美國的日期我後來填了大概一個月後的日期。
    • 小孩就讀學校:我本來沒填,但窗口說一定要,所以後來填了台灣幼兒園的翻譯英文名。
    • 父母出生地:不能只寫台灣,要加上縣市。

💡 解法:

只能重新填寫一份 DS-11,因為每份表格都有唯一條碼。填好存成PDF檔案,拿去(email去)當地就近的 UPS 列印超方便,也不用擔心紙張尺寸不符問題。


⏱ 時間真的超緊湊!

我們選擇 加急件(Expedited Service),但現場窗口告知:

正常件是4-6週,加急是2-3週,且是「簽證中心收到後」才開始計算 2-3 週,不是我們送件那天!

📦 過程如下:

  • 6/11 第一次送件被退(表格重填、照片重拍、去郵局買money order)。
  • 6/12 補件完成,再次送件。
  • 6/16 簽證中心確認收到。
  • 我們原定 6/30 飛回台灣,真的只剩兩週...

我心裡都準備好要改機票請假了...


🎉 結局大逆轉!6/26準時拿到護照!

  • 6/23 收到通知「護照已寄出」。
  • 6/26 成功收到護照🎉
  • 信中提醒:護照、護照卡、其他文件會分三包寄出。後來6/30回台灣前還是只收到護照,但已經超滿足!

其他文件請大姑幫我收著,反正希望很快就會再見面~


✅ 實用小整理:費用與文件注意事項

  • 照片:建議直接在美國當地拍。They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 DS-11表格:用美國尺寸印,美國 UPS 很方便。
  • 付款方式
    • 給「護照中心」的費用只能用 money order (可在郵局購買)或 check
    • 給「代辦單位」的費用可用現金。
      • 我這次費用是(Book+card) 115+加急60+速寄22.05+35的facility收件費,我就先去郵局買money order $197.05 (或開check也行,總之這個金額在你填完DS11表格後,會出現顯示要給U.S. Department of State的金額就是)然後收件費是給交件的單位,35元我現場帶現金去。
  • 文件準備:小孩的出生證明、雙方家長(兩個都要出席)的身分證明文件(當地駕照最好,或至少要有護照)
  • 時間安排:若停留時間少於一個月,建議還是在台灣 AIT 辦比較安心。

📝 結語:好處是方便,但時間太刺激!

一開始覺得台灣的 AIT 要預約還要等,來美國圖書館或郵局就能辦,真的很方便。但如果時間不夠,還是乖乖在台灣辦理比較保險!

除非你在美國停留超過一個月,否則這整個流程真的會讓你心臟跳很快啊~~~

連結分享:
相關資訊:
https://travel.state.gov/content/travel/en/passports/need-passport/under-16.html
DS-11:
https://pptform.state.gov/
美國哪裡可收件(可用郵遞區號搜尋):
https://iafdb.travel.state.go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nnon's murmur
0會員
2內容數
在這個多元的社會,擁有著多元的角色 一個孩子(美國籍)的媽-會分享一些育兒與美寶相關資訊 滑水運動員退役,現在是國際裁判與教練與大學兼兼課-會分享滑水運動知識以及教學見解 140人的中小企業當執行長特助-也會分享一些職場見解 業餘插畫家-從愛畫畫到跑去讀設計碩士-看到我分享一些畫作應該也不奇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Thumbnail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Thumbnail
有一對夫妻朋友知道我在臉書寫文章,於是跟我分享他們的故事,由於是真實故事沒有加油添醋,讀者也許會有興趣。 這對夫妻朋友高中畢業各自到美國中部留學,大學二年級時兩人相識,畢業後很自然走入婚姻,也在美國生下第一個小孩。由於男方需回台灣接掌父親的事業,於是在兒子滿三歲的時候舉家搬回台灣。先生在家族公
Thumbnail
有一對夫妻朋友知道我在臉書寫文章,於是跟我分享他們的故事,由於是真實故事沒有加油添醋,讀者也許會有興趣。 這對夫妻朋友高中畢業各自到美國中部留學,大學二年級時兩人相識,畢業後很自然走入婚姻,也在美國生下第一個小孩。由於男方需回台灣接掌父親的事業,於是在兒子滿三歲的時候舉家搬回台灣。先生在家族公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Thumbnail
旅行充滿驚喜的母親分享了自己和孩子旅途上的點點滴滴,兒子是她最好的旅伴,並分享了旅途中的趣事和感動時刻,以及兒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Thumbnail
旅行充滿驚喜的母親分享了自己和孩子旅途上的點點滴滴,兒子是她最好的旅伴,並分享了旅途中的趣事和感動時刻,以及兒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Thumbnail
外子帶學生至美國畢業旅行,讓原本兼職的偽單親媽媽變成12天全職的偽單親媽,帶著女兒面對孤寂及思念的故事。
Thumbnail
外子帶學生至美國畢業旅行,讓原本兼職的偽單親媽媽變成12天全職的偽單親媽,帶著女兒面對孤寂及思念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