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知道,各國政客對廣場協議的簽署,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對內政治的宣傳,全部都是美國的錯。不然換一個方式說,核子保護傘要不要算帳?還是要用現在的進步邏輯,「因為○○○對美國很重要,所以美國若不提供全額保護,○○○就會選擇投靠×××或是自殺,讓美國痛不欲生、後悔莫及。」各位可以檢查一下,你是不是被這種邏輯洗過?別懷疑,台灣最戮力宣傳這論調的,全部都是教授學者。
柯林頓並沒打算賣美國,在與各國打造全球化的過程中,也威脅利誘各國開放市場,當時的主流想法是,沒有國家的市場大於美國,工業出產也是美國最多,為何要怕?
濫用開發中國家關稅優惠,獲取鉅額貿易順差
這論述是沒錯的,但往後幾年的發展,很快就脫離控制。簡單說,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優惠不同,開發中國家可以享有關稅減免,雙邊協商期間的延長,非關稅壁壘的搭建。這是為了避免已開發國家,快速攻占開發中國家,摧毀其產業的保護措施。除此以外,蒙特婁公約、京都議定書乃至巴黎協議,在各項環保議題上,開發中國家也都有比較低的要求。
膝蓋想也知道,開發中國家會極力的保持自己「開發中」的地位,光是對美出口的優惠,想到都流口水。以南韓為例子,其國民平均收入已經與「七大工業國」的義大利處在相近的水準。直到哪年南韓才宣布在WTO中是已開發國家?2019年。別笑,台灣是2018年宣布的,還在國內被罵一頓。而用世界銀行等標準評估,台灣跟南韓在1997年就是了,如果用上述的標準來看,我們會發現扣除傳統工業國與西歐國家,幾乎所有想要加入WTO的,都希望自己用「開發中國家」、「未開發國家」加入。說穿了就是要關稅優惠,保有出口競爭優勢。
各位停個五分鐘,思考一下,中國在2001年用開發中國家的名義加入WTO,你會認為2024的現在,中國還算是開發中國家嗎?這裡就需要討論定義,以及採用哪個標準。用最簡單的說法,你要用全國平均值,還是用部分地區當標準?
全球化吃悶虧,「川普現象」代表美國不願再讓利
在台灣這沒有疑慮,就這麼點大小,平均與否沒太大差別。但如果要用中國的標準來看,就相當於「台灣的六都是已開發國家,但六都以外是開發中國家」,或是「台北市是已開發國家的最前列,其他五都平均在中游」。有沒發現問題?國土範圍大的國家,有的是辦法扯皮。
但這怎樣看都不對,你會覺得美國可以宣稱自己是「開發中國家」,因為以蒙大拿州的標準來看是如此,並宣稱不能用東西岸的主要城市,要多看看中西部的鄉村地帶?你一定覺得美國這樣講話是賴皮,那為何說到中國,你就覺得把中國北上深廣以外的地區算進去,好像就不公平?
這代表你被洗腦了。
要就是同一標準,所以美國才會生氣,身為全球最大市場,市場自由度最高的地區,居然會在WTO對於「開發與否」的判定上面被吃豆腐。重點是,別說歐洲各國,連美國自己都沒有大力反對,直到奧巴馬第二任後期,川普聲勢上來後,好像才感覺不對。
你是不是認為,川普代表的是「一小撮人」的聲音,會支持川普的都是被洗腦、認知作戰成功?如果是,那你被洗腦了。
請記得一個天地至理:佔自己國家便宜最兇狠的,往往就是本國貴族。
- 編:如這影片就真實呈現美國鐵鏽帶的現狀,毒品、貧窮、失業、人口外移。這種長達一小時的影片有數千萬點閱,顯然支持川普的不是只有「一小撮」的極端選民。
內外勾結,歐美進步主義助長社會傾銷
羅馬年代的貴族是這樣,現代的美國資本家、菁英學者、華爾街金融家也是。因為權力對內運作總是比較有效又可控。
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將已開發國家的本國產業,外移到開發中國家代工,只要本國掌有金融資本,就不怕開發中國家不買單,對吧?沒錯,就是這個道理,美國大量外移產業,連西歐工業國都是,一開始都往東亞跑,然後中國終於獲得西方解禁後,全部衝進改革開放後的沿海地帶。
筆者在其他地方說過了,當中油水之豐厚,台灣過去每條河川都五顏六色,就知道給其他國家代工,賺最多的不是差價,是不用出環保費用。在台灣有錢,希望環境改善後,工廠外移去中國,狀況是一模一樣。
這腳趾頭想也知道,環境成本就在那裡,在中國生產扣掉人工差價,也宣稱沒有偷工減料,官方保證絕沒有傷害環境,居然價格還可以更低,低到令人髮指。這些差額哪裡生出來的?
美國人知道,歐洲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都選擇視而不見。
所以近年台灣人感覺歐美環保運動雙標,為何遇到中國就裝死,扣除拿人手短這部分,也包含「開發中國家的環保本來就比較差」、「歐美要為過去的地球污染付出代價」、「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是受害者」的思考。
歐美也割韭菜,賺中國錢再用DEI轉移焦點
如果你發現,遇到這類問題,的確有已開發國家要為過去污染負責,未開發國家是受害者所以別苛責。對,你被洗腦了。
因為,所有的環境成本,理應由「耗能更低、效率更高的生產機器」、「高效能的環保設備」去處理,照原本全球化的論點,是這些硬體成本,由關稅優惠等取得,並投入本國的產業升級。各位也知道,連台灣幾十年來,都沒有拿「關稅優惠所多賺到的錢去買環保機台」這種事,中國跟印度會有?騙痟的。
那麼,你覺得,用金融資本監管這一切的美國金融家、電子新貴,會不知道?歐洲那些老牌貴族企業,玩一輩子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官僚,會不曉得?
大家都知道,但都在坑美國,所以多年下來,美國製造業衰弱不堪,只有技術先進的電子新貴與金融業賺到鍋滿盆溢,就不要感到奇怪。
美國人坑自己最兇,但讀過書的要臉,所以修改冷戰記憶,改掉發展的交換代價,進步主義這套最好了,要強烈扭曲歷史還面不改色的,只有進步主義。
別以為筆者在汙衊,去看看近20年的美國各項「人權組織」,只要涉及環保、勞工、人權、全球化等等的基金會、協會,是不是主導者都是「白人」?
你相信這些佔有99%權力的「盎格魯薩克遜基督教白人」(WASP),是基於愧疚與贖罪,才勉為其難的坐在那些位子?
若有一點是的想法,別懷疑,被洗腦了。
- 編:比如像這個國家民主基金會。賴政府公開接見這群人,連本土陣營都有許多觀點認為這是嚴重的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