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在學習,還是在演一場學習的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解決什麼問題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上了一堆課、看了一堆書、寫了一堆計畫表,但半年過去,問題還是在那裡——甚至更焦慮了。, 那些行動,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緩解焦慮,為了讓你「感覺有在進步」。

你不是沒努力,你只是沒對準問題在努力。

helo,這裡是行動人生實驗室,我是奕勳,很常遊走在自我懷疑和自我肯定的繩索上的探索者,這是我花了好幾年才慢慢領悟的事情。

我一直很努力學習,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甚至安排了許多「行動計畫」,但請捫心自問這些行動,真的有幫助我獲得實質性的改變嗎?還是買完書、課程後,就再也沒有打開過了(其實都看完了,但都沒有產生行動),實際上這種情況,大多只是假裝自己很有行動力,卻沒有在真正解決任何問題。

01|努力 ≠ 解決問題:你是在做事,還是在逃避?

我曾經以為:只要夠努力學習,就一定能改變人生。

但後來我才發現,我的「努力」,其實是在努力假裝自己正在改變——我用「行動的樣子」來說服自己安心,而不是用真正的行動解方去對應我的問題。

這很像什麼?

就像一個人得了病,不願意去醫院檢查,反而不斷買保健食品吃,希望「看起來」有在努力,學習也可以變成這種保健食品:我買了課,做了筆記,我就安心了,但問題還在那裡,沒人願意承認。

📌 有個心理學術語叫 「行動偏誤(action bias)」,意指人在焦慮、不確定時,會傾向先做點什麼來獲得控制感,不管那個行動是不是有效。

所以我們會去上課、做計畫、學新技能——這些事情都很好,但如果做這些事情只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焦慮本質上,我們只是在「逃避面對真正該解決的核心問題」。

02|那我們到底在逃避什麼?

我後來回頭去問自己:為什麼我總是在學,卻很少去做?

答案是——我怕失敗、怕揭露自己的無能,怕面對現實。

這些恐懼推動我去學更多東西,好像只要我一直在學,就可以晚一點被現實打臉。

但事實是:原本的學習反而變成了幫助拖延的工具。

這個迴圈變成這樣:

> 我焦慮 → 開始學習 → 感覺自己變強了 → 沒有真正改變 → 焦慮更重 → 再學更多 → 更沒有時間面對問題…

久了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很會「學習」的人,但卻變得越來越不會「解決問題」。

與其問「我還缺什麼能力」,不如問自己:「我最害怕面對的是什麼?」

03|如何辨識:你是在學習,還是在演戲?

給你三個自我對話的問題,來檢查你是不是也掉進這個陷阱:

  1. 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是為了解決什麼具體的問題?
  2. 這個問題真的重要嗎?還是比較容易處理、比較安全的次要問題?
  3. 你做這些事,是為了完成目標,還是為了保住自尊?

如果說不出具體問題,那很可能你只是在「做事讓自己不焦慮」。

真正重要的事,通常比較痛、比較不想面對。

你在證明你不失敗?還是在推進事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把「規劃未來」、「調整策略」、「學習新知」掛在嘴邊,但生活裡沒什麼動靜,那也許你該停下來想一想:你是在逃避哪一件你早就該做、但不敢做的事?

真正有力量的改變,往往從很醜陋、很不舒服開始,只要你開始誠實面對自己,那就是改變的起點。

結語|不要再演給自己看,這次我們來真的。

學習很棒,改變也值得敬佩,但更值得尊重的,是那些能夠對自己誠實,知道什麼該放下、什麼才該面對的人。

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個焦慮轉化成具體行動:

  1. 寫下一件你最逃避的具體任務(例如:寫銷售信、打陌生開發電話)。
  2. 承認:這個才是你真正卡關的地方。
  3. 今天做它的第一步,就算只是打開那個文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Yi 沙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活著的意義並不是去試著證明自己是對的。 活著只是一種體驗,深入你的體驗,直到你忘記了自己⋯⋯「錯了又如何呢?」⋯⋯哪天你終於明白,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只有去經歷那個體驗。
Thumbnail
活著的意義並不是去試著證明自己是對的。 活著只是一種體驗,深入你的體驗,直到你忘記了自己⋯⋯「錯了又如何呢?」⋯⋯哪天你終於明白,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只有去經歷那個體驗。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