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能否趕上氣候倒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AI 應用近年快速擴展,持續影響各大產業以及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一項新的研究分析評估出 AI 技術在糧食、能源與交通三大方面能夠達成最多減碳效益,合計能減少全球約8 - 10%的碳排量。

原文報導連結請參考。

AI 有望在三大產業減碳逾 50 億噸,對抗氣候變遷展現潛力

人工智慧( AI )正快速重塑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也被視為對抗氣候變遷的新利器。根據刊登於《 npj Climate Action 》期刊的一項研究,若善用 AI 技術,至 2035 年全球每年最多可望減少 54 億噸碳排,超越美國一年排放總量。

這份報告由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與智庫 Systemiq 研究人員共同主導,標題為〈Green and intelligent: the role of AI in the climate transition〉。研究指出,若將 AI 技術導入「食品」、「電力」與「交通」三大關鍵產業,有機會帶來重大的環境效益。

AI 擅長處理海量數據、辨識規律,並即時優化系統運作。若能策略性運用這些能力,不僅能提升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也有助於減少資源浪費。這些轉變對於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抑制氣候變遷的速度,具有關鍵意義。

AI 精準減碳三大場域

AI 在減碳方面的潛力,集中體現在三大關鍵領域:食品、電力與交通。根據研究估算,若有效導入 AI 技術,至 2035 年每年可望減少的排放量如下:

  • 食品:9 億至 16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在最積極情境下上看 30 億噸)
  • 能源(電力):最多每年減排 18 億噸
  • 交通運輸:每年減排約 5 至 6 億噸

總計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8% 至 10%,對於實現如《巴黎協定》所訂「升溫控制在 2°C 以下」的國際目標,是一項不容小覷的貢獻。

在農業領域, AI 技術能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環境衝擊。透過智慧感測器與機器學習,農民可更精準地使用水源、肥料與農藥,達到節資又減碳的效果。AI 更可推動「精準農業」,降低資源浪費與過度用藥帶來的排放。從預測收成到優化供應鏈, AI 協助減少食物損耗,進而降低儲存與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

在電力方面, AI 促進綠電整合並優化供需調配。例如透過預測用電模式與強化儲能,提升太陽能與風力的利用效率。 AI 還能強化電網穩定性,減少對高碳排備援系統的依賴。

交通運輸則是另一個重要場域。 AI 可提升物流效率、節省燃料,並推動自駕與潔淨車輛的普及。從車隊路線規劃到減少塞車與怠速, AI 協助每個環節減少不必要的排放。自駕技術的成熟,也有助提升交通安全並進一步減碳。

報告中也展示了三大產業在不同 AI 導入情境下的排放差異,從「商業如常」到「積極減碳」,2035 年全球排放的可能路徑也一目了然。

AI 助攻高排產業減碳,潛力擴及建築與交通

在水泥、鋼鐵等排放難以消除的高碳產業中, AI 技術正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工廠可即時監控生產流程、降低能源浪費,同時追蹤與回報排放狀況,協助企業落實氣候承諾。

根據顧問公司 McKinsey 最新報告,企業若導入 AI 技術,可望減少最多 10% 的二氧化碳排放,並降低 10% 至 20% 的能源支出。就建築與交通系統而言,前者可望節能 20%、後者約節省 15% 能源。

此外,國際能源署( IEA )的評估指出,若能源、工業、運輸與建築等最終使用部門廣泛導入現有的 AI 解決方案,全球每年可望再減排約 14 億噸二氧化碳。

這些數據顯示, AI 不僅在特定產業,更在整體減碳轉型中扮演關鍵推手。令人振奮的是,這些技術已具備商轉能力,並在世界各地陸續投入實測或實際部署。當前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加速推廣應用的規模。

減碳效果不會自動發生,政策與產業需同步推進 AI 規劃

研究指出, AI 想要真正發揮氣候效益,必須仰賴政策與資本兩端的積極引導。若缺乏規範與誘因, AI 發展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像是推升高耗能資料中心的需求,或促進導致資源過度消耗的自動化生產流程。

為避免這類風險,研究團隊建議:

  • 公私部門應投入資金,開發以氣候為核心的 AI 工具
  • 推動高品質環境數據的開放存取,讓更多單位能利用這些資料訓練模型
  • 建立清晰標準與「使用護欄」,確保技術應用符合社會責任

他們也提醒,需警惕所謂的「 AI 反彈效應」:效率提高後,反而刺激需求增加,讓原本的節能減碳成效被抵銷。例如,更省油的車輛可能讓人更常開車,導致總排放不降反升。因此,周延的政策設計與治理制度,將是 AI 導入不可或缺的配套。

此外,研究強調,發展中國家不應被排除在 AI 氣候轉型之外。這些地區往往處於氣候風險第一線,卻缺乏技術與資源。因此,透過國際合作與資金支持,才能讓 AI 減碳效益實現在全球層級,不讓弱勢地區成為技術落差的受害者。

AI,從減碳工具到氣候轉型的關鍵推手

AI 的氣候應用並不止於減碳,它也能放大其他解方的效能。舉例來說:

  • 碳移除( carbon removal ):透過追蹤森林與土壤中的碳儲存量, AI 有助提升碳權與碳抵換計畫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 韌性規劃( resilience planning ):城市可運用 AI 模型預測洪水、熱浪等極端氣候情境,進行防災模擬與應變策略演練。
  • 能源優化( energy optimization ):在建築管理中, AI 可智慧調控冷暖氣與照明系統,在兼顧舒適的前提下有效節能。

這些應用讓氣候應對手段更具智慧、成本更低、部署更快。換言之, AI 不只是減碳技術,更是推動潔淨能源轉型與適應氣候衝擊的「系統性槓桿」。

政府已開始看見這波潛能。歐盟加拿大陸續推出政策,推動「綠色 AI」的研發與應用。科技巨頭如 GoogleMicrosoftAmazon 也紛紛投入,開發 AI 工具以因應氣候預測、碳排追蹤及能源管理等需求。

AI 能否幫我們趕上氣候倒數?

最新研究提出有力證據,顯示人工智慧( AI )有潛力成為全球減碳戰略中的關鍵推手。預估至 2035 年,若能正確部署, AI 每年可望減排達 32 至 54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CO₂e ),這並非空泛理論,而是具體可行的路徑。

這項研究發表之際,全球多數國家在 2030 與 2050 氣候目標上明顯落後。 AI 的應用或許能成為關鍵助力,在電力、交通、農業等領域提供快速、穩定又具成本效益的減碳方案,彌補當前的落差。

對企業而言,實現「淨零承諾」的壓力也日益迫切。 AI 工具可協助追蹤碳排、達成合規要求,並進一步優化能源使用效率。而對 ESG(環境、社會、治理)導向的投資者來說,具備 AI 技術的氣候解方,已成為評估投資標的的重要指標。

關鍵問題在於: AI 能否真正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盟友?答案取決於三件事——技術如何應用、掌握權落在誰手中,以及其效益能否公平分享。若各界能聚焦在食品、能源與運輸領域推動「氣候智慧型 AI」,這項技術將不只是節能減排的工具,更有機會為我們打造出一個更潔淨、更有韌性的未來。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Palantir 用 AI 實踐淨零轉型
AI 技術對於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能有哪些方面的助益?
AI浪潮下的碳排責任:Microsoft的350萬碳權承諾與永續挑戰
AI革命的隱藏成本,能耗與碳排有多少?
特斯拉財報重挫:碳權收入銳減,自動駕駛能否拯救股價?
特斯拉的碳權生意
永續農業與氣候資金:巴西COP30峰會的關鍵挑戰
碳移除的在地實驗:Patch 與 Varaha 打造亞洲小農碳權合作新模式
土壤碳監測變革:創新 MMRV 技術確保農業碳匯可信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34會員
307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於 2025 年推出《企業淨零標準》V2 草案,進一步釐清碳權在企業淨零路徑中的輔助角色。草案明確指出,碳權不可替代實質減排,但可在三種情境中發揮補充功能:中和無法消除的剩餘排放、承擔持續排放責任,以及彌補未達減排目標所造成的超額排放。
Thumbnail
2025/07/11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於 2025 年推出《企業淨零標準》V2 草案,進一步釐清碳權在企業淨零路徑中的輔助角色。草案明確指出,碳權不可替代實質減排,但可在三種情境中發揮補充功能:中和無法消除的剩餘排放、承擔持續排放責任,以及彌補未達減排目標所造成的超額排放。
Thumbnail
2025/07/10
Tesla 正陷入一場多面向危機:美國《OBBB》法案恐讓碳權收入蒸發,加拿大則因補助爭議凍結 4,000 萬美元資金。Musk 公開支持保守派政客,引發市場反彈。與此同時,傳統車廠與新創公司也持續蠶食 Tesla 優勢。面對銷量下滑、政策不確定,Tesla 是否能重拾投資人信心,將成未來續航關鍵。
Thumbnail
2025/07/10
Tesla 正陷入一場多面向危機:美國《OBBB》法案恐讓碳權收入蒸發,加拿大則因補助爭議凍結 4,000 萬美元資金。Musk 公開支持保守派政客,引發市場反彈。與此同時,傳統車廠與新創公司也持續蠶食 Tesla 優勢。面對銷量下滑、政策不確定,Tesla 是否能重拾投資人信心,將成未來續航關鍵。
Thumbnail
2025/07/09
F1 賽車向來是技術創新的代名詞,如今也正站上氣候行動的起跑線。面對高昂且效果有限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碳移除正成為一條更具成本效益的減碳路徑,且已獲許多支持。隨著 F1 擁有 5 億名觀眾、年營收達 25 億美元的規模,它不僅有條件採用這項技術,更可能引領全球減碳潮流。
Thumbnail
2025/07/09
F1 賽車向來是技術創新的代名詞,如今也正站上氣候行動的起跑線。面對高昂且效果有限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碳移除正成為一條更具成本效益的減碳路徑,且已獲許多支持。隨著 F1 擁有 5 億名觀眾、年營收達 25 億美元的規模,它不僅有條件採用這項技術,更可能引領全球減碳潮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 (AI) 迅速發展的時代,為了維持龐大運算能力,所消耗能源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也必須要更多關注並採取行動。值得注意的是,維持 AI 發展所需的計算能力,大約每 100 天就會翻倍。為達到 AI 模型效率提升十倍的提目標,運算能力需求可能會激增高達原來的 10,000 倍。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 (AI) 迅速發展的時代,為了維持龐大運算能力,所消耗能源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也必須要更多關注並採取行動。值得注意的是,維持 AI 發展所需的計算能力,大約每 100 天就會翻倍。為達到 AI 模型效率提升十倍的提目標,運算能力需求可能會激增高達原來的 10,000 倍。
Thumbnail
AI與人類分工:預測與判斷的智慧結合
Thumbnail
AI與人類分工:預測與判斷的智慧結合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不斷改變我們的世界,文章講述包含透過AI科技監控系統,追蹤鐵軌附近的大象活動,防止因火車撞擊而死亡。運用AI人工智慧工具臨床試驗,為憂鬱症患者提供更精準藥物治療,以及透過AI人工智慧產出的無人駕駛拖拉機,使農民提供農業效率並永續土地,讓我們一同探索AI人工智慧正快速改變的產業。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不斷改變我們的世界,文章講述包含透過AI科技監控系統,追蹤鐵軌附近的大象活動,防止因火車撞擊而死亡。運用AI人工智慧工具臨床試驗,為憂鬱症患者提供更精準藥物治療,以及透過AI人工智慧產出的無人駕駛拖拉機,使農民提供農業效率並永續土地,讓我們一同探索AI人工智慧正快速改變的產業。
Thumbnail
電電公會:拚AI 要解決供電問題 Google論文搜尋引擎|論文深造的影響力 2024 GenAI不斷的刺激各種層面的應用,有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實質現況正……腦力激盪……
Thumbnail
電電公會:拚AI 要解決供電問題 Google論文搜尋引擎|論文深造的影響力 2024 GenAI不斷的刺激各種層面的應用,有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實質現況正……腦力激盪……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近年來,科技業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的前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是人工智慧(AI)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結合。這種結合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更高效的生產方式和更優質的產品,還有助於解決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等問題。在本文中,我將探討這兩個領域的融合,以及我對其未來發展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
Thumbnail
近年來,科技業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的前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是人工智慧(AI)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結合。這種結合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更高效的生產方式和更優質的產品,還有助於解決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等問題。在本文中,我將探討這兩個領域的融合,以及我對其未來發展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端科技在永續(ESG)領域的應用方式,包括AI在環境管理和資源管理;大數據技術在ESG報告和評估的資訊整合分析;雲端科技促進合作和可存取性,以及促進永續供應鏈管理。這些技術的整合有助於推動企業邁向更為永續、能夠量化、監測和改進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影響,並提升資訊透明度。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端科技在永續(ESG)領域的應用方式,包括AI在環境管理和資源管理;大數據技術在ESG報告和評估的資訊整合分析;雲端科技促進合作和可存取性,以及促進永續供應鏈管理。這些技術的整合有助於推動企業邁向更為永續、能夠量化、監測和改進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影響,並提升資訊透明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