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風暴中的 Tesla:碳權縮水、政治爭議與全球監管正改寫未來版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之前介紹過特斯拉的碳權收益,而這一大筆收入將很可能因為川普的 OBBB 新法案而一去不復返。

再加上馬斯克本人的立場言論,以及國際上其他車廠的電動車發展趨勢,近期特斯拉股價波動相當巨大。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特斯拉後續發展能否靠自動駕駛另闢戰場,應該會是其能否再起的關鍵了。

新聞來源連結請參考。

Tesla 股價重挫三大原因

Tesla 近來再度陷入市場關注焦點,主因是三股壓力正動搖其財務根基。首先,美國前總統 Donald Trump 所推動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OBBB )》法案,可能將 Tesla 仰賴的碳權交易獲利一筆抹消。其次,執行長 Elon Musk 日前公開政治立場,引發投資人疑慮。最後,加拿大基於 Tesla 專案引發的環境爭議,凍結了 4,000 萬美元援助資金。

這些事件所造成的衝擊,遠非一般市場波動可比,甚至可能預示著 Tesla 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OBBB 法案恐衝擊 Tesla 碳權收入:稅賦抵免取消、產業前景蒙塵

Tesla 於 2024 年靠販售「碳權」( regulatory credits )創下 27.6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佔全年淨利將近四成。這筆收入主要來自其他無法達到排放標準的車廠,它們透過購買 Tesla 的多餘碳權以免受罰款。自 2017 年以來,Tesla 從碳權交易累積獲利已突破 100 億美元。

但這項穩定收入來源正面臨威脅。美國前總統 Donald Trump 推出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OBBB )》擬取消所有潔淨能源與電動車稅收抵免,包括依據排放表現提供的減免措施,同時廢除對違反排放規範車輛的聯邦罰則,對 Tesla 衝擊甚鉅。

面對這項挑戰,Tesla 希望透過擴大產能與降低成本來填補財務缺口。然而,整體電動車( EV )產業本身也正遭遇轉型陣痛。2024 年全球 EV 銷量達 1,700 萬輛,預計 2025 年可能突破 2,000 萬輛,但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恐使成長動能趨緩。

目前 EV 市場規模約為 1.33 兆美元,樂觀預估在 2030 年將達 6.5 兆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 32.5%。但也有分析師認為,市場成長恐不如預期,僅能達到約 1.66 兆美元,年成長率約為 14.5%。

Musk 公開表態保守派政見,Tesla 投資人信心動搖

7 月初,Elon Musk 公開支持一位保守派政治人物,引發 Tesla 股價劇烈下跌,並加深投資人對公司前景的疑慮。儘管 Tesla 過去仰賴碳權交易支撐獲利,分析師指出,Musk 的政治表態可能引起更大反彈,特別是在消費行為深受政治立場影響的市場中,進一步打擊需求。

市場人士也警告,這類行動可能進一步拖累 TSLA 股價。Wedbush Securities 全球科技研究主管 Dan Ives 表示:

「簡而言之,Musk 在這個關鍵時刻選擇更深度介入政治,甚至挑戰美國華府主流建制派,這完全背離 Tesla 投資人和股東所期望的方向。」

自 2025 年初以來,Tesla 股價已累計下跌約 15%,原因包括《OBBB》法案帶來的不確定性與 Musk 日益鮮明的政治立場。隨著碳權收入前景不明,投資人正重新評價 Tesla 的基本面估值,市場普遍預期其本益比( P/E ratio )恐將明顯下修。

Tesla 爆量申請補助挨轟,加拿大急凍 4,000 萬美元資金

Tesla 近日在三天內密集送出近 8,700 筆電動車補助申請,導致原本為消費者設計的電動車補助預算迅速耗盡,加拿大政府因此決定暫緩撥付原定的 4,000 萬美元補助款項。

其中引發爭議的還包括,Tesla 為了讓 Model Y 符合補助資格,刻意調降售價,雖然合法,卻被外界批評操弄政策漏洞。目前聯邦政府已著手調查,並凍結所有款項,直到完成核實。多個省政府也以貿易摩擦與補助分配公平性為由,暫停將 Tesla 納入其電動車獎勵計畫。受此風波影響,Tesla 在加拿大的銷售量暴跌七成。

除了補助爭議外,加拿大方面也對 Tesla 未與原住民族團體充分協商,以及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風險表示關切。當局已明確表示,後續補助將以 Tesla 是否符合嚴格環保標準及地方合作協議作為條件。

這波補助凍結不只是資金問題,更象徵各國政府對 Tesla 全球擴張戰略的監管正在升級。隨著 Tesla 規劃在加拿大興建電池或整車工廠,此舉勢必增加計畫落地的不確定性,並帶來更多聲譽風險。

全球電動車進入戰國時代,Tesla 領先地位遭多方夾擊

Tesla 曾一度獨霸全球電動車市場,如今卻面臨來自中國車廠與傳統車企的雙重挑戰。中國市場依然稱霸全球,占據三分之二的 EV 銷量與近六成的產能,顯示其在製造與市場兩端的絕對優勢。

其中 BYD 於近期正式超車 Tesla,全球市佔達 16%,領先 Tesla 的 14%。BYD 並持續向歐洲與東南亞等國際市場進軍,拓展勢力版圖。

除了中國新勢力,老牌車廠也急起直追。Volkswagen、Hyundai、GM 等品牌紛紛加速電動車布局。例如 Hyundai-Kia 目前已拿下近 7% 的全球 EV 市場,Volkswagen 更宣布將在 2030 年前推出逾 30 款新車。美國新創如 Rivian 與 Lucid 則憑藉產品差異化,在高端與特殊用途領域站穩腳步。

雖然全球趨勢仍樂觀,但美國市場的腳步正在放緩。國際能源總署( IEA )最新預測指出,到 2030 年,美國 EV 市佔率可能僅達 41%,遠低於先前近五成的預估。主因包括政府補助逐漸退場與電動車售價高漲。

BloombergNEF 同樣示警,政策的不確定性恐使消費者觀望,進而影響超過 1,500 億美元的電池投資計畫,為產業成長投下變數。

Tesla 的未來決戰時刻來臨:能否穩住信任、撐過三重壓力?

在碳權收入下滑、政治爭議升溫與政策阻力交織下,Tesla 是否還有力道突破困局、重新贏得市場與投資人的信任?以下是影響其未來走勢的四大關鍵變數:

  1. 車輛銷售能否填補碳權斷口? Tesla 亟需衝高出貨量,然而 2024 年交車量 178 萬輛,卻出現首度年減。接下來能否靠平價新車(如 Cybercab)、加快全球佈局,抵禦激烈競爭與補助遞延,將是財報能否回溫的關鍵。
  2. Musk 高調涉政,品牌聲量還是傷害? 執行長的個人政治立場與高能見度,正讓 Tesla 品牌陷入兩極評價。若無法與極化言論切割,恐失去年輕與自由派消費者的信任基礎,進一步削弱市場黏著度。
  3. 加拿大補助凍結會成國際連鎖效應? 這起補助糾紛不只是單一國家事件,加拿大對補助申請流程、社區參與與環保合規的要求,可能成為其他市場的參考範本,干擾 Tesla 海外擴張腳步。
  4. 能源與 AI 事業能接住主力營收嗎? Tesla 的轉型嘗試已有成果。2024 年儲能業務( Powerwall、Megapack )部署達 16.7 GWh,超級充電站突破 6.5 萬座;結合 AI 車控升級與家庭能源產品,或能補上車輛與碳權收入雙重缺口。

從政策翻轉、品牌聲譽到擴產壓力,Tesla 面臨的是一次多面向的壓力測試。儘管其創新實力仍具優勢,但未來能否撐住,取決於是否有能力控管成本、維持規模、重新贏得跨國政府與消費者信任。

OBBB 法案、Musk 的個人聲量,以及加拿大的補助危機,正交織出一場可能改寫 Tesla 命運的關鍵時刻。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特斯拉財報重挫:碳權收入銳減,自動駕駛能否拯救股價?
特斯拉的碳權生意
川普削弱州氣候權限,美國氣候政策陷入聯邦與州之爭
川普重啟關稅戰,美股蒸發 2.5 兆美元
北美氣候政策轉向:加拿大重審碳定價,美國取消社會成本指標
加拿大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碳移除技術及公平原則的關鍵角色
美國EPA 取消 200 億補助,再生能源發展受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31會員
273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9
F1 賽車向來是技術創新的代名詞,如今也正站上氣候行動的起跑線。面對高昂且效果有限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碳移除正成為一條更具成本效益的減碳路徑,且已獲許多支持。隨著 F1 擁有 5 億名觀眾、年營收達 25 億美元的規模,它不僅有條件採用這項技術,更可能引領全球減碳潮流。
Thumbnail
2025/07/09
F1 賽車向來是技術創新的代名詞,如今也正站上氣候行動的起跑線。面對高昂且效果有限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碳移除正成為一條更具成本效益的減碳路徑,且已獲許多支持。隨著 F1 擁有 5 億名觀眾、年營收達 25 億美元的規模,它不僅有條件採用這項技術,更可能引領全球減碳潮流。
Thumbnail
2025/07/08
歐盟執委會提出至204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削減90%的新氣候目標,首次開放最多3%可透過高品質國際碳權達成。此舉在兼顧產業壓力與氣候承諾間尋求平衡,引發支持者與批評者間激辯。改革亦將影響2035年巴黎協定更新承諾及全球碳市場發展。歐盟計劃2026年制定統一碳權標準,強調透明性與完整性,防止漂綠。
Thumbnail
2025/07/08
歐盟執委會提出至204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削減90%的新氣候目標,首次開放最多3%可透過高品質國際碳權達成。此舉在兼顧產業壓力與氣候承諾間尋求平衡,引發支持者與批評者間激辯。改革亦將影響2035年巴黎協定更新承諾及全球碳市場發展。歐盟計劃2026年制定統一碳權標準,強調透明性與完整性,防止漂綠。
Thumbnail
2025/07/07
本文介紹全球氣候行動與巴黎協定目標之間的差距研究,著重於公平的國家排放配額計算。分析了科學不確定性、全球減緩策略和公平性原則(責任、能力、平等)等多重因素對排放配額的影響,並運用數值模型計算不同情境下的國家排放配額,揭示許多國家現行減排目標與公平配額之間的顯著差距,並指明瞭國際氣候融資的需求與潛力。
Thumbnail
2025/07/07
本文介紹全球氣候行動與巴黎協定目標之間的差距研究,著重於公平的國家排放配額計算。分析了科學不確定性、全球減緩策略和公平性原則(責任、能力、平等)等多重因素對排放配額的影響,並運用數值模型計算不同情境下的國家排放配額,揭示許多國家現行減排目標與公平配額之間的顯著差距,並指明瞭國際氣候融資的需求與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近日,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讓全球投資者和科技愛好者都為之一振。藉由接踵而至的好消息,特斯拉不僅鞏固了其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更在股市上展示出驚人的活力
Thumbnail
近日,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讓全球投資者和科技愛好者都為之一振。藉由接踵而至的好消息,特斯拉不僅鞏固了其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更在股市上展示出驚人的活力
Thumbnail
特斯拉近期財報解析,股價波動情況,以及Elon Musk對未來展望的分享。
Thumbnail
特斯拉近期財報解析,股價波動情況,以及Elon Musk對未來展望的分享。
Thumbnail
這陣子特斯拉從股價大跌、再陷產能地獄,乃至大陸電車市場內卷、Cybertruck 出問題,沒件好事。如此利空情境之際,我們從核心視角出發,檢視最新季度財報(1Q24),看看特斯拉的未來,究竟是仍值期待,還是不期不待。 底層思
Thumbnail
這陣子特斯拉從股價大跌、再陷產能地獄,乃至大陸電車市場內卷、Cybertruck 出問題,沒件好事。如此利空情境之際,我們從核心視角出發,檢視最新季度財報(1Q24),看看特斯拉的未來,究竟是仍值期待,還是不期不待。 底層思
Thumbnail
TSLA.US:特斯拉公布財報顯示毛利穩健、持續擴張,新產品線效能有望帶動換車潮
Thumbnail
TSLA.US:特斯拉公布財報顯示毛利穩健、持續擴張,新產品線效能有望帶動換車潮
Thumbnail
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部屬進程緩慢、特斯拉因中國假期與德國縱火短暫停工預期拖累第一季交車數據,現代汽車可能平衡發展混電與純電車投資,投資資金預料仍將逢低布局電動車行業,建築、製造與基礎設施支持,化工、材料、原物料仍是可關注的長線類股。
Thumbnail
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部屬進程緩慢、特斯拉因中國假期與德國縱火短暫停工預期拖累第一季交車數據,現代汽車可能平衡發展混電與純電車投資,投資資金預料仍將逢低布局電動車行業,建築、製造與基礎設施支持,化工、材料、原物料仍是可關注的長線類股。
Thumbnail
📈本集財報解析:台積電(#tsm)、聯合健康保險(#unh) 💡美股標普500突破4800且創下新高,該居高思危or跟隨做多? 💡特斯拉年至今下跌了16%,股價來到關鍵價格200美元附近,本週財報後有抄底機會嗎?
Thumbnail
📈本集財報解析:台積電(#tsm)、聯合健康保險(#unh) 💡美股標普500突破4800且創下新高,該居高思危or跟隨做多? 💡特斯拉年至今下跌了16%,股價來到關鍵價格200美元附近,本週財報後有抄底機會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