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在愛裡受挫,是你不好,還是模式作祟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戀愛中的挫敗與自我的模式。如果你在很多段的戀愛經驗中,感覺都是挫敗的,你有可能時常經歷反覆的被拋棄、背叛。
甚至在感情中求而不得,覺得沒有自我價值感。 或是時常面臨爭吵,覺得對方冷漠,不知道如何相處。
如果你在感情當中,有反覆在經歷某一些模式,那麼你需要很注意的去觀察自己為何會進入這樣的模式。舉例來說,我曾經有一個個案,他反覆的在追求感情。他的樣貌是嬌好的,所以他不乏有追求者,但一旦他開始認真之後,感情就很快的降溫。 甚至變成他主動在追求對方,這樣的感情模式讓他覺得很挫敗,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配擁有幸福。
所以一旦他真心誠意的喜歡上某個人時,那個人就會遠離他而去。在這樣的感情模式之下他變得對於感情更加的不安全。
他必須要很確定對方是很喜歡他的。他才能夠和對方交往,但是即便他事前做了如此多的確認,往往在進入感情後那種被對方忽略的錯覺感。
還是隨時而來。 在我與他談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他為什麼會重複這樣的模式呢?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出自於他的孤單感。
孤單感驅動的「索取」讓人窒息
當他被自己的孤單感所驅動的時候,他會強烈的希望他的伴侶跟他是在一起的。這個時候,他會不計代價的要聯絡上對方。
要獲得對方全心全意的關注。 他在某些時刻的索取姿態,事實上充分的讓他的伴侶感覺到他的匱乏。所以不平等的關係就由此產生了。
並不是說我這個案主他並沒有其他優點。相反的,他既美貌、身材嬌好、個性好。工作、學歷,也相當的出色,也就是因為這些條件的出色,使他可以不乏追求者。
可是當兩個人越來越親密,對方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時,就會感覺壓迫。 一種被索取的,一種不得不配合的感覺。
這都會使對方下意識的覺得不自由很窒息而想要逃離。對方的心中也很容易產生愧疚感,覺得自己應該要陪伴我這個案主更多的時間。但終究內心是抗拒的。
所以他有一些對象會好好的跟他道離別說兩個人不適合,而有一些對象則是漸行漸遠,默默的就消失了。
在觀察到他這個模式的細微之處,一種對於自身孤單感的恐懼,使他攫取周邊的關係來填補這個空洞。在更深入的看到這個模式之後,我邀請他要做的事情是,他會練習和自己的孤單感相處。
學會和孤單待在一起,是第一步
當孤單的感覺來臨的時候,不要急著逃離恐懼、批判,反而是要靜靜的待處在那個狀態當中,去觀察這個模式從何而來。
當他願意這樣做時,他發現和自己的伴侶的關係變親近了。 雖然他還是很害怕這些孤單的感覺,但他也很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課題,不輕易的把自己的課題轉嫁到別人的身上。
隨著練習的次數越多,他對這份孤單感也越來越熟悉。在某一次的經驗當中,他與我分享,一剛開始會感覺很孤單,很無力,很恐懼。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覺得自己習慣了這個感覺。
漸漸的可以在這個感覺當中,也保有自己的行動。雖然這個感覺還是會伴隨著他。但是他漸漸的也可以選擇做別的事情,投入一些他想要的活動。
在這樣多幾次的嘗試之後。他甚至會把這樣的孤單感稱為自由。一種提醒他要去享受自己空間的自由感。然後隨著他展開做不同的事情。
這份感覺也隨之轉化,消失了。 這份孤單感就像是他許久未見的朋友,也許會來找他,但是因為很熟悉了,所以他也不再感覺到困擾。
不再逃避,你才能真正脫困
從這個案例中的分享,事實上想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正在重複特定的感情模式而覺得困擾,那麼你該做的不是去逃離他,恐懼他。
相反的,要勇敢的去面對它,更多的去感覺它。 很多時候我們的恐懼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它是一團模模糊糊的不好的感受,所以恐懼可以從中發揮空間,把我們困住。
一旦我們願意用包容的眼光,去面對這份感受,去釐清這份感受,去接受這份感受,不再有抗拒的時候。反而那份感受也會自動的轉化,自動的消散。
那份感受也許像我這個個案一樣,是孤單,是寂寞,是無力,是沒有力量。但每一個感受的背後可能都伴隨著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我們可能已經不清楚從何而產生,
但這份感覺卻停留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我們需要的是去看見它,接受它。承認它,轉化它,那這份恐懼就不會再困擾我們。好,我們今天的分享到這邊,謝謝大家。
關於養心齋
作者|林老師 玉晞居士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如果你想要自我療癒、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信念,來改變自己、成就自己,歡迎來養心齋。
在這裡,你將學習如何調整內在狀態,轉化負面信念,讓自己不再被病痛與煩惱所困。
📌 快速預約諮詢 👉 點擊這裡
📌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 點擊這裡
📌 養心齋官網 👉 https://youngxinzhai.com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心念轉變,世界就會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