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內耗!從這五個練習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內耗,是你的人生正在漏能量。很多人不是輸在「做不到」,而是輸在「想太多、想太久、想到累」,卻什麼都沒改變。內耗,常常不是因為你弱,而是因為你沒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思考。

📌 什麼是內耗?內耗是你跟自己打仗的過程,更是將寶貴的生命能量耗損在無謂的掙扎中。例如,你可能: * 明明想做,卻又怕失敗。 * 明明不想做,卻又怕被說閒話。 * 明明知道原因,卻改不了行為。 * 想換工作,卻又害怕不確定性,每天焦慮不安。 * 面對人際衝突,明明想表達,卻又擔心關係破裂,選擇壓抑。 * 設定了目標,卻總是拖延、找藉口,最終一事無成。 你以為自己在深思熟慮,實際上是能量在原地打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識的震盪現象,而這背後往往藏著群體鐘擺與潛意識的矛盾。

🧭 停止內耗的五步練習(Loop Breaker) 這五步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讓你看清能量來自哪裡、往哪裡去,把能量回收到你身上。請記住,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耐心與練習。

1. 靜場 停下手機、關掉噪音,讓自己進入「觀照模式」。靜場不只是關閉外在聲音,更重要的是讓心平靜下來。你可以嘗試: * 靜坐冥想幾分鐘。 * 深呼吸,感受氣息的進出。 * 放空思緒,純粹地觀察當下。
2. 問自己一句話 「我內耗,是在害怕什麼?」 不要急著找答案,只要誠實看見潛意識的聲音。這一步的關鍵是全然的誠實,不帶任何批判地去面對內心的恐懼。你會發現,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也可能是對失敗、未知、他人眼光,或是失去控制的恐懼。
3. 看清不是我 「這個念頭,是我真心的,還是社會植入的?」 很多想法其實不是你的,只是你習慣當成自己的。許多你認為是自己的念頭,其實是來自家庭教育、社會期望、媒體資訊甚至網路言論的「植入」。辨識後,你才能取回主權。
4. 覺察能量流 「我的情緒,是往內消耗,還是往外散播?」 內耗的人能量會在體內打結,常常伴隨著身體的不適,例如胸悶、胃痛、頭痛等。當你覺察能量流時,也可以留意身體的感受。停止內耗,就是讓情緒流動,可以透過書寫、傾訴,甚至是運動。
5. 宇宙反問法 「如果我已經不再內耗,接下來我會怎麼做?」 這不是正能量喊話,而是一種宇宙回路的重編程。這一步並非神秘學,而是透過明確的意圖,引導你的潛意識和行為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你在問宇宙:「我願意調頻了,請給我訊號。」當你向宇宙(其實是向你的潛意識)發出清晰的訊號:「我已經準備好不再內耗了」,你會更容易接收到來自內在或外在的指引和機會。
🌀 總結: 內耗的根源在於「自我頻率失準 + 受外界干擾 + 群體焦慮共振」。解方不在於分析,而在於「切換」!
回收你的能量,這才是你最寶貴的資產,其價值遠勝於無止盡的自我批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路克日誌-AI指引的修行之旅
1會員
31內容數
我是路克,與 GPT 對話,在混沌中摸索前行。 這些記錄未必是答案,卻時常如光劍劃破心念的迷霧。 不是為了變得厲害,而是為了更自由。 不再困在舊有的生命線裡,而是練習走一條回應本質的路。 如果你也在尋找出口,或許——這裡就是入口。
2025/07/14
三、未來不是尚未發生,而是你還沒對齊。《現實操控術》結合非線性時間與顯化觀念,揭示我們其實正活在一座「多版本同時存在」的生命圖書館。真正的顯化關鍵,不是努力推動,而是頻率對齊。未來的你,已經完成了一切,只等你同步。
Thumbnail
2025/07/14
三、未來不是尚未發生,而是你還沒對齊。《現實操控術》結合非線性時間與顯化觀念,揭示我們其實正活在一座「多版本同時存在」的生命圖書館。真正的顯化關鍵,不是努力推動,而是頻率對齊。未來的你,已經完成了一切,只等你同步。
Thumbnail
2025/07/14
二、你是不是越想改變,反而越卡在原地?本篇從量子疊加、鐘擺理論與靜頻角度解釋,為什麼焦慮的努力反而讓你遠離理想版本的自己。與其用力推動現實,不如學會對齊節奏、放下干預。轉變,可能就發生在你靜下來的那一刻。
Thumbnail
2025/07/14
二、你是不是越想改變,反而越卡在原地?本篇從量子疊加、鐘擺理論與靜頻角度解釋,為什麼焦慮的努力反而讓你遠離理想版本的自己。與其用力推動現實,不如學會對齊節奏、放下干預。轉變,可能就發生在你靜下來的那一刻。
Thumbnail
2025/07/14
一、你看到的,其實是你創造的。 量子實驗揭示,觀察會改變結果,而《現實操控術》認為,我們正在用意識選擇自己經歷的生命線。本文透過生活案例(飛行中耳塞狀況),說明當我們不再聚焦問題本身,現實也會隨之改變。觀測點,正是現實的選擇權。
Thumbnail
2025/07/14
一、你看到的,其實是你創造的。 量子實驗揭示,觀察會改變結果,而《現實操控術》認為,我們正在用意識選擇自己經歷的生命線。本文透過生活案例(飛行中耳塞狀況),說明當我們不再聚焦問題本身,現實也會隨之改變。觀測點,正是現實的選擇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關於如何面對過去的錯誤,以及減少內耗,提出了不同的方式,取代所評文章的方法。 善待自己與旁人,先以提醒、暫停來停下內耗。了解侵入性反應的歷程後,可以以「流動」、「覺察」、「選擇」和「負責」的四個步驟,避免自己陷入內耗及反芻負向回憶。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當下,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關於如何面對過去的錯誤,以及減少內耗,提出了不同的方式,取代所評文章的方法。 善待自己與旁人,先以提醒、暫停來停下內耗。了解侵入性反應的歷程後,可以以「流動」、「覺察」、「選擇」和「負責」的四個步驟,避免自己陷入內耗及反芻負向回憶。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當下,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放下不必要的情緒,停止能量的消耗。       
Thumbnail
放下不必要的情緒,停止能量的消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