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內耗不必要 | 心靈小品 | 晨光雨露(142)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體中不必要的情緒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很多人都在講。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必向著不必要的人,說些不必要的話,做些不必要的事。」查爾斯把這句話換個方式講,就是:「不必在自己的身體裡,殘留不必要的情緒,造成身體能量的消耗。」 請對自己好一點吧!

沒必要生氣!

        你怎麼可以不生氣?查爾斯以前在某一個單位服務時,曾經有某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討論著某一個人的作為,讓大家很生氣。不過,查爾斯沒有加入這樣的討論,因為,查爾斯認為生氣一點必要都沒有!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麼事,就去處理好,如果外面的行為處理好了,就夠了,沒必要抓著以前的某些事而生氣,一點都不必要!

不必被挑起情緒

        某天,有一個長官突然對著查爾斯說:「查爾斯!面對那個人的時候,你怎麼都不生氣!」查爾斯回答說:「有什麼好生氣的嗎?該做的事,不是都做好了嗎?還是有什麼事情沒做好,需要我來處理嗎?」 長官也是聰明人,看我不接這個話題,就沒再討論,後來也離開了。

示意圖:長官問一個員工,你都不生氣嗎?員工微笑回答:No! (圖片來源:Copilot AI 生成圖)

示意圖:長官問一個員工,你都不生氣嗎?員工微笑回答:No! (圖片來源:Copilot AI 生成圖)

不必較真

        情緒真的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就像一句網路流行語說的:「你若較真,你就輸了!」這句流行語是誰先講的,查爾斯沒有考查,也不想在此「較真」。較真、內耗一點兒都不必要。在職場的工作與人際互動,真正要比的是,比誰氣長,比誰笑到最後,而不是比誰大聲,比誰好強,誰憤怒,誰情緒比較大。說白一點,最後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誰賺的錢比較多而已!講物質一點,講現實一點,賺的錢比較多就贏了!其他沒必要較真。

將內耗的能量轉到學習與賺錢

        但,要賺比較多的錢,就需要豐富的知識,熟練的技能,有專業度,有高情商,還需要不斷精進,跟上時代,甚至領先這個時代,才不會被淘汰。有這些條件,還需要機運、機會,才能夠賺到更多的錢。時間花在這些事上,都不夠用了,哪有時間、心情,留給不必要的情緒呢?這些不必要的情緒,都在消耗身體的能量。這種內耗要除掉,保留體力與心力充實自我,提升本職學能,讓自己有更強大的競爭力。這才是當務之急!在情緒上跟別人較真,造成自我內耗,沒必要!還是花時間多看書、學習、成長,賺到錢才更是必要的吧!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晨光雨露系列,每天早上6時發文,分享新時代的正能量,歡迎追蹤、訂閱!

128會員
310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與極限。如果我們總是想要去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痛苦與煩惱。我們需要學會放過自己,放下心中多餘的情緒,減少給自己的內耗,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有許多的情緒其實都是多餘的,它們就像一把刀,一寸寸地割傷我們的心。而這些情緒,往往都是我們自
Thumbnail
那天,朋友C跟我說:「我覺得自己總在逃避,求學的時候如此、做研究的時候如此、現在選擇離職又是如此。」 但在我眼中的C,若單以「認真」或「努力」,根本不足以形容她的特別。這樣的她,卻被困在「逃避」的內疚感當中。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野馬效應: 是講述吸血蝙蝠吸食野馬的血液,無論野馬如何的發狂狂奔,吸血蝙蝠都無動於衷,總是能夠從容地吃飽喝足後再離開,即便蝙蝠吸食的血液對野馬來說不算什麼,但野馬最後卻因發狂、暴怒、恐懼等等情緒擾亂自己,拼命狂奔而力竭身亡。 我們試想,若野馬看待蝙蝠,就像人類看到蚊子一樣見怪不怪,揮
Thumbnail
憂鬱和焦慮都與「失去」有關 憂鬱是因為過去失去了某些事物,焦慮則是擔心未來可能會失去某些事物。其實兩者都是想變得更好,但卻執著於過去與未來,無法專注在當下。 憂鬱與意志力無關 有些人可能對憂鬱有偏見,認為是抗壓性太低,又或是意志力不堅強。但其實憂鬱就像心靈的感冒,任何人遇到巨大的壓力都有可能因
Q: 如何把自己拉出情緒內耗模式? #定錨你想過的人生,#時常去勾勒你想要的未來。 眼前,你看到的「問題」,的確是「問題」,但既然問題「#不是你造成的」,也就「#不應該由你去負責」,「#更不應該由你去解決」。 把問題交給 #宇宙 別試圖當一個「#拯救者」。 因為,你唯一可以拯救的人, 只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化的社會,工作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然而,積極面對重重壓力的秘密就在於培養內心的"鬆弛感"。本文就探討了如何通過五個面向來養成鬆弛心態:
Thumbnail
你是屬於情感內耗型的人嗎? 情感內耗(也稱情緒內耗)的人,常常內心會感覺經歷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的過程,常常覺得心很累,也覺得很無力。 情感是能量,一個常內耗自己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會是以情緒霸凌自己或以情緒折磨自己。可能會發生所謂「鑽牛角尖」的情況,或是掉入到漏斗底部的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外在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那些獲得情緒舒緩的行為,只是一瞬間的發洩感,內在並未真正調適出一種安全、平穩的狀態來面對自己的處境和環境。所以一再循環之下,當面對的情況,個體始終未能真正獲得新平衡及新的因應方式,就會因為內在精神的耗弱,開始累積無力感和挫敗感。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無力感及挫敗感是如何來的?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與極限。如果我們總是想要去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痛苦與煩惱。我們需要學會放過自己,放下心中多餘的情緒,減少給自己的內耗,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有許多的情緒其實都是多餘的,它們就像一把刀,一寸寸地割傷我們的心。而這些情緒,往往都是我們自
Thumbnail
那天,朋友C跟我說:「我覺得自己總在逃避,求學的時候如此、做研究的時候如此、現在選擇離職又是如此。」 但在我眼中的C,若單以「認真」或「努力」,根本不足以形容她的特別。這樣的她,卻被困在「逃避」的內疚感當中。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野馬效應: 是講述吸血蝙蝠吸食野馬的血液,無論野馬如何的發狂狂奔,吸血蝙蝠都無動於衷,總是能夠從容地吃飽喝足後再離開,即便蝙蝠吸食的血液對野馬來說不算什麼,但野馬最後卻因發狂、暴怒、恐懼等等情緒擾亂自己,拼命狂奔而力竭身亡。 我們試想,若野馬看待蝙蝠,就像人類看到蚊子一樣見怪不怪,揮
Thumbnail
憂鬱和焦慮都與「失去」有關 憂鬱是因為過去失去了某些事物,焦慮則是擔心未來可能會失去某些事物。其實兩者都是想變得更好,但卻執著於過去與未來,無法專注在當下。 憂鬱與意志力無關 有些人可能對憂鬱有偏見,認為是抗壓性太低,又或是意志力不堅強。但其實憂鬱就像心靈的感冒,任何人遇到巨大的壓力都有可能因
Q: 如何把自己拉出情緒內耗模式? #定錨你想過的人生,#時常去勾勒你想要的未來。 眼前,你看到的「問題」,的確是「問題」,但既然問題「#不是你造成的」,也就「#不應該由你去負責」,「#更不應該由你去解決」。 把問題交給 #宇宙 別試圖當一個「#拯救者」。 因為,你唯一可以拯救的人, 只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化的社會,工作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然而,積極面對重重壓力的秘密就在於培養內心的"鬆弛感"。本文就探討了如何通過五個面向來養成鬆弛心態:
Thumbnail
你是屬於情感內耗型的人嗎? 情感內耗(也稱情緒內耗)的人,常常內心會感覺經歷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的過程,常常覺得心很累,也覺得很無力。 情感是能量,一個常內耗自己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會是以情緒霸凌自己或以情緒折磨自己。可能會發生所謂「鑽牛角尖」的情況,或是掉入到漏斗底部的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外在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那些獲得情緒舒緩的行為,只是一瞬間的發洩感,內在並未真正調適出一種安全、平穩的狀態來面對自己的處境和環境。所以一再循環之下,當面對的情況,個體始終未能真正獲得新平衡及新的因應方式,就會因為內在精神的耗弱,開始累積無力感和挫敗感。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無力感及挫敗感是如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