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真實的心聲:一趟通往內在智慧的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的「心聲」才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智慧

你今天和某個人說話了嗎?你聽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了嗎?只要我們醒著,總會聽見四面八方各種聲音,不僅是你與他人對話的聲音,也包話媒體報導、社群喧嘩、他人期待、社會標準等等「聲音」。

世界各種聲音眾多,但可以簡單分為「外界雜音」與「內在心聲」;外界雜音猶如「嘈雜的市集喧囂」,而內在心聲就像「寧靜的溪流潺潺」。在市集喧囂的雜音中,那寧靜的溪流潺潺似乎弱不可聞。

某家公司面臨經營的危機,許多人在休息時間聊著八卦。辦公室的小陳說:「最近好多人在流傳公司的危機,我看著網路中的報導,感覺心慌慌的,不知未來何去何從。」小陳有自己的目標,也很努力,但在這各種「聲音」交互影響的社會中,他除了要面對工作的壓力,也要處理外界雜音的干擾。

過一陣子,辦公室中的小林,發現小陳不太一樣了。小陳仍舊努力工作,但,他身上緊張的氣息似乎不見了。外表看去,他很淡定,也很堅定做好他自己份內的工作。小林是小陳的好朋友,就對他說:「你今天看起來不錯哦!」小林回答說:「對啊!前一陣子被各種聲音裹挾,情緒有點低迷。後來,在某一個夜晚,我嘗試靜坐,聽見內心深處雖然微弱卻又堅定的呼喚。我知道,我只需要好好完成份內的工作,不論世局如何變化,我總有自己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

外界雜音啟動頭腦的疑惑,讓自己陷入思維的辯論中,但,內在心聲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智慧。聆聽內在心聲,會聽見真實的自己,獲得生命的智慧,走出平安的人生旅程。

聆聽並辨認屬於自己的「心聲」

這個世界「聲音」很多,各種意見紛雜,都傳輸到你的大腦中。你的大腦就像一個混雜的接收器,接收各種聲音,又像一個收音機的喇叭,對準不同頻道之時發出不同的聲音。如果大腦對接的是「外界雜音」,你就只聽到外界雜音;如果大腦對接的是「內在心聲」,你就能聽到內在心聲。

根據科學研究,大腦中潛意識所處理的訊息,遠遠超過顯意識層面所處理的訊息。「潛意識」處理了一大堆訊息,卻不一定等於你的心聲,畢竟,各種傳到大腦潛意識中的訊息,都是外加的,而不是你內心自主的。但你的「顯意識」處理訊息的速度,比潛意識慢太多,如果顯意識不仔細「聆聽」並「辨認」,不處理大腦中的訊息,大腦就只會跟著「潛意識」走,它對接到的「頻率」,很可能是別人的說法、社會的慣例、習俗與禮貌;它會跟著這些「外界雜音」而起伏。這時,外境若順利,你可以稱心如意;外境若不順利,你也將面臨各種挑戰。

因此,你的「顯意識」要發揮作用,聆聽大腦中的各種聲音,特別是在你感到焦躁、迷茫之時,更需要靜下來,聽一聽各種聲音的「頻率」,調整自己的「頻道」,過濾掉「外界雜音」,像故事中的小陳那樣,聆聽並辨認出內心真實的聲音。

當你聆聽並辨認出屬於自己的心聲,你就找到應對生命挑戰的能力,也會從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智慧。一次又一次,你的能力會加強,你的智慧也會愈來愈深遂。這是一趟通往內在智慧的旅程。透過聆聽並跟隨自己的心聲,你不再是外界聲音的傀儡,而是自己生命劇本中,真正的主角。

AI示意圖:聆聽內心的聲音

AI示意圖:聆聽內心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153會員
513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2025/07/24
過度緊繃,使人像一條拉滿的弦,可能會不小心斷裂。臺灣民眾30-45歲人口群,「每四人中即有一人有心理困擾」。請鬆開手,讓心輕舞。透過鬆弛有度的生活,解鎖內在潛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最佳狀態。
Thumbnail
2025/07/24
過度緊繃,使人像一條拉滿的弦,可能會不小心斷裂。臺灣民眾30-45歲人口群,「每四人中即有一人有心理困擾」。請鬆開手,讓心輕舞。透過鬆弛有度的生活,解鎖內在潛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最佳狀態。
Thumbnail
2025/07/23
初生鳥兒試飛的過程,可能遭到羽翼的磨損,給自己帶來疼痛,人類成長的過程也類似。真正的成長看似「不完美」,有許多錯誤,但,在地球上的生物,難道不正是從這種「不完美」的狀態啟動地球之旅嗎?
Thumbnail
2025/07/23
初生鳥兒試飛的過程,可能遭到羽翼的磨損,給自己帶來疼痛,人類成長的過程也類似。真正的成長看似「不完美」,有許多錯誤,但,在地球上的生物,難道不正是從這種「不完美」的狀態啟動地球之旅嗎?
Thumbnail
2025/07/21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的身體是承載一切的神聖殿堂,它默默支撐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值得我們用最深的敬意與愛來呵護。這份對自己的深情,永遠都不嫌多。
Thumbnail
2025/07/21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的身體是承載一切的神聖殿堂,它默默支撐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值得我們用最深的敬意與愛來呵護。這份對自己的深情,永遠都不嫌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內在聲音(inner sound) 思想擁有一種電磁性的實相,它們還有一種內在聲音的價值。這「內在聲音」就是在你自己頭腦裡你思想的聲音。內在聲音對你身體所造成的影響,甚至要大過外在的聲音。它們影響組成你細胞的原子和分子。 內在聲音(*例) 在你發現自己覺得很累的時候,你想改變它就不要加強它。
Thumbnail
內在聲音(inner sound) 思想擁有一種電磁性的實相,它們還有一種內在聲音的價值。這「內在聲音」就是在你自己頭腦裡你思想的聲音。內在聲音對你身體所造成的影響,甚至要大過外在的聲音。它們影響組成你細胞的原子和分子。 內在聲音(*例) 在你發現自己覺得很累的時候,你想改變它就不要加強它。
Thumbnail
敏感度和接觸自己的內在感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治療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內在雷達和生命經驗的關係,通過分享一些朋友的遭遇,引起的內心不安和擔憂。文章充滿了對內在自我平安的執著,呼喚我們疼惜曾經受苦的自己,欣賞曾經死而重生的自己。
Thumbnail
敏感度和接觸自己的內在感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治療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內在雷達和生命經驗的關係,通過分享一些朋友的遭遇,引起的內心不安和擔憂。文章充滿了對內在自我平安的執著,呼喚我們疼惜曾經受苦的自己,欣賞曾經死而重生的自己。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fumi老師:❤️❤️❤️ 🥰🥰🥰聽見內在的聲音跟坊間的主題課程:與高我連結是一樣的,這是通往內在的潛意識的靈性體驗,在進行課程前都會告訴同學:要進入到內在的世界是一種頻率,接近「空」的狀態又像是深入催眠的狀態,如果帶著一份對內在聲音的渴望,渴望能夠聆聽到那份深藏於心底的聲音,大
Thumbnail
🍀🍀🍀fumi老師:❤️❤️❤️ 🥰🥰🥰聽見內在的聲音跟坊間的主題課程:與高我連結是一樣的,這是通往內在的潛意識的靈性體驗,在進行課程前都會告訴同學:要進入到內在的世界是一種頻率,接近「空」的狀態又像是深入催眠的狀態,如果帶著一份對內在聲音的渴望,渴望能夠聆聽到那份深藏於心底的聲音,大
Thumbnail
心念 前陣子參加朋友推薦''21天豐盛冥想之旅'',每天早上聆聽冥想錄音檔,再當天任務完成後於群組中回報,面對第一個挑戰是創建自己群組,並將參加旅程資訊每次依序發文在群組中,這挑戰來自於內心小聲音''真的要創嗎?要找誰呢?他們會怎麼想?我可以嗎?....''回想2024年初的心願是能夠進修身心靈
Thumbnail
心念 前陣子參加朋友推薦''21天豐盛冥想之旅'',每天早上聆聽冥想錄音檔,再當天任務完成後於群組中回報,面對第一個挑戰是創建自己群組,並將參加旅程資訊每次依序發文在群組中,這挑戰來自於內心小聲音''真的要創嗎?要找誰呢?他們會怎麼想?我可以嗎?....''回想2024年初的心願是能夠進修身心靈
Thumbnail
亲爱的朋友,我能深刻地体会到你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困惑。这种心情常常会在人生旅程中出现,让我们感到无助和迷惘。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命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我们的修行和觉醒而逐渐展现。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主宰,通过专注当下、修习慈悲与智慧,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存在意义。 让我们一起感受内
Thumbnail
亲爱的朋友,我能深刻地体会到你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困惑。这种心情常常会在人生旅程中出现,让我们感到无助和迷惘。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命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我们的修行和觉醒而逐渐展现。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主宰,通过专注当下、修习慈悲与智慧,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存在意义。 让我们一起感受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