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續你以為在撩人,其實在嚇人?聊天裡的「氣場殺手」行為,建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本篇來自讀者投稿
【導讀】
如果你曾經在深夜問過自己:「為什麼我總是被那些不該愛的人吸引?」 如果你曾經對朋友說過:「我知道他不好,但我就是離不開。」 如果你曾經拒絕過很好的人,卻對那些讓你猜不透的人念念不忘⋯⋯
那麼這篇文章,是專門寫給你的。
這不是一篇勸你「要愛好人」的道德文章,也不是教你「如何識別渣男」的防騙指南。這是一場關於人性深處最真實欲望的心理解剖,一次對你內心那個「不乖的自己」的深度對話。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明白:
- 為什麼「危險」對你來說等於魅力,而「安全」讓你覺得無聊
- 你愛上的到底是他們的什麼特質,還是透過他們看見的自己
- 如何不再需要透過痛苦的關係來證明愛的深度
- 怎樣健康地滿足內心對自由和刺激的渴望
- 最重要的—如何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值得的愛情
【獻給】
- 獻給所有在愛情裡「明知故犯」的女性
- 獻給那些被朋友說「眼光不好」卻說不出原因的女孩
- 獻給每一個曾經問過「為什麼我總是愛錯人」的靈魂
你不是眼光不好,你只是還沒看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這篇文章會給你一面鏡子,讓你看見那些藏在潛意識裡的真實渴望。當你真正理解自己為什麼會被某些人吸引,你就有了選擇的自由—是要繼續在錯誤的關係裡尋找自我,還是學會用更健康的方式滿足內心深處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你會發現:原來那些你以為的「缺陷」,其實是你最有價值的特質。你不需要壓抑任何一面的自己,你只需要找到對的人來欣賞完整的你。
有時候,最危險的不是他們對你做了什麼,而是他們讓你看見了什麼。
「我媽說他不是好人,但我就是離不開他。」
小米放下咖啡杯,眼神裡有種說不出的複雜。她剛結束一段讓所有朋友都搖頭的關係,但分手三個月了,她還是會偷偷看他的IG。
「妳知道他對妳不好,為什麼還是會想他?」我問。
她停頓了很久,「我也不知道。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每天都像在坐雲霄飛車,但就是很有感覺。後來交的那個男生,條件很好,對我也很好,但就是⋯⋯」
「就是什麼?」
「就是覺得很平淡。跟他相處很舒服,但我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我懂她說的「少了什麼」。那種讓心跳加速的不確定感,那種「被他選中了」的特殊感,那種明知道危險卻忍不住想靠近的衝動。
這種吸引力有個名字:禁忌吸引力。而最可怕的是,我們越是知道不該愛,就越是愛得深。
你愛的不是他的壞,是你的影子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投射性認同」,聽起來很複雜,說白了就是:我們會被那些展現出「我們壓抑的特質」的人吸引。
那個從小被教導要乖、要懂事的女孩,內心其實有個叛逆的靈魂想要掙脫。那個總是為別人著想、從不拒絕任何人的老好人,心底其實渴望有一天能夠自私一次。
而「壞男人」,就是這些壓抑欲望的活體展現。
他們說不就不說,想離開就離開,想要什麼就直接去爭取。他們身上有一種「我就是我」的自由感,這種自由感對那些被社會規範綁架的人來說,簡直是致命的誘惑。
小米後來跟我說:「他從來不會為了討好誰而改變自己。我從小到大都在看別人臉色,但他就是很真實地做自己。」
你看,她愛上的不是他的冷漠,而是他的真實。她渴望的不是被傷害,而是那種「可以不在乎別人眼光」的自由。
透過愛上他,她間接地愛上了自己不敢展現的那一面。
三種「壞」,三種不同的投射
第一種:情感自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