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過去,我常常為母親感到心疼,覺得她這輩子太辛苦了。
母親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兄弟姊妹犧牲了自己,不但操持家裡大小事,還要扛起經濟責任,過著艱難的生活。我甚至想,如果沒有我,她的人生會不會更輕鬆、更幸福?
親戚舅舅阿姨們也常常告訴我:「你母親不容易,你要省著點花,有時間就多幫忙家裡,做好弟妹的榜樣。」我知道這些話很對,我知道自己應該做正確的事,可是,做正確的事為什麼常常讓我覺得壓力很大?
每當我跟朋友看電影、吃飯逛街,每當我買了新的球鞋,都會隱隱想到母親還在受苦,我怎麼可以自己一個人享受,似乎對不起她。
於是,我花了二十八年時間,不斷地還著母親的恩情債,一直活在為母親而活的框架中。 直到我因重度抑鬱開始學心理療癒,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尊重他人命運,允許他人受苦。」 這句話讓我開始反思,也進一步探索家庭的秩序與關係。
我明白,在一個家庭中,孩子心疼父母,實際上是想拯救他們,結果反倒讓自己成為父母,背負了他們的因果和命運。
孩子誤以為父母的痛苦是自己造成,這多半源於父母經常灌輸「我這輩子都是為了你才犧牲的」訊息,讓孩子滿心負罪感,日夜想著贖罪。
但事實是,父母的不幸並非孩子造成的。早在沒有我之前,父母已經過著他們所謂不幸的生活。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命運。
我無法替父母解決命運的課題,也無力替他們承擔苦難。 我知道如果不轉化「想拯救父母」的心態,我就永遠要當個拯救者,拯救另一半、我的孩子,乃至拯救弱者或流浪動物,直到自己身心疲憊為止。
我花了二十八年去背負母親的恩情債,從我倒下那一刻開始,又花了十五年才看清楚自己被種下的這些信念。我想,我應該就是「用一生治癒童年」的那一類人。
我慢慢練習,把不屬於我的命運包袱還給父母,尊重他們的命運,讓他們自己去承受和轉化痛苦。
也許看起來很無情,但唯有這樣才能與父母完成真正的課題分離,擺脫深層糾纏。
當我最後放下背負了一輩子的罪惡感與責任,我感到很輕鬆,慢慢也有力氣為自己而活。 這條自我救贖的路需要勇氣,尊重每個人的生命課題,給自己和他人空間,才是真正的愛。
希望這段經歷,能給正在同樣困境中的你一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