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類型圖鑑-金魚型同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一種同事,像是海馬迴缺失,你講10次,他可以錯11次。
每隔幾週就像重新登入職場世界一般,把過去所有提醒、錯誤、規則通通忘光。
你總是在心中吶喊:「怎麼同一件事又來一次?」、「不是上周才講過解決流程跟方案嗎?」不禁讓你懷疑這傢伙的記憶體是不是揮發性的。


這類人,記憶短、態度懶,你說他壞,他也沒有;
你說他懶,他也還是有動起來, 可他就是讓你——心很累。

他「看起來」都在配合、都有在做, 但每一步,都建立在最表面的理解上,可卻從不真正想弄懂事情的全貌

混亂的起源

你告訴過他該怎麼判斷,但如同金魚般的記憶,下周再次上演。

曾經有一次,A案由他負責,當主管詢問何人處理時,他直接點名:「那案件是B承辦的。」而當B被主管詢問時整個一頭霧水,一路釐清、追查下去,發現文件在他那、資料是他處理、流程也是他啟動的。

主管眼看迫在眉睫,要你收拾殘局,於是你不得不中斷自己的工作項目,去了解事情原貌狀況、釐清、梳理,最後將問題收攏並整理重點向主管回報。

然後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不知道。然後傻笑,像甚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你或許會好奇,這類人為何還能安然地待在職場 ?

因為他們不爭功、不吵鬧,也不會犯下需要被開除的重大錯誤

主管會認為「這種人再教教就好,反正有人會補上」 。

主管的考量:

  • 「人力不夠,有人做就好。」
  • 「能力是差了點,其他人多幫忙一下。」
  • 「這些都是小事,不影響大局。」
  • 「掌握整體才是重點,個人問題不用管。」

錯誤一次,是疏忽;錯誤變成常態,是組織默許。

當大家都知道他有問題,卻沒人處理,當「有人幫他補上」成為習慣, 這種模糊責任的文化,就會變成一種共犯結構。

真正被消耗的,是那群願意處理爛攤子、願意多做一點的同事。

是那些心累到懷疑人生的人。

但他帶來的混亂、誤導、責任推卸, 最後都成了別人的隱形工時與情緒勞務

長期下來消耗整個團隊的信任與效率。

最讓人無力的從來不是一個錯誤不斷的人,而是那群選擇視而不見的制度與長官

金魚型同事也知道即便這樣,組織也能讓它過關。

如果你正在替這樣的人收尾、補洞、調和、說明——

請不要再繼續下去,收起你的能量、劃清界線,保護好自己

有時候,最該問的不是「要不要再幫一次」,

而是: 這樣的環境,真的還值得你留下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焰者
0會員
20內容數
在制度裡工作,也在混亂中拆解節奏。 這裡紀錄的是那些難以言說的制度困境與內在拉扯,透過書寫找回秩序與自我主權。 如果你也曾在工作裡感到疲憊、卡住,懷疑這一切是否合理——我在這裡寫下那些日常裡難以言說的結構困境與自我覺察,陪你一起理出頭緒。
語焰者的其他內容
2025/08/17
現從2022年開始自我療癒,到2025年跨出舒適圈投入新環境,這三年我持續探索、轉化與成長。一路從內在整理、獨處適應、信念建立,到職場學習與實踐,我學會不急於結果,而是專注當下、用自己的步調前行。熱情尚未明朗,但探索本身或許就是答案。期待這張散亂的興趣之網,終將交織出屬於我的智慧與熱愛。
2025/08/17
現從2022年開始自我療癒,到2025年跨出舒適圈投入新環境,這三年我持續探索、轉化與成長。一路從內在整理、獨處適應、信念建立,到職場學習與實踐,我學會不急於結果,而是專注當下、用自己的步調前行。熱情尚未明朗,但探索本身或許就是答案。期待這張散亂的興趣之網,終將交織出屬於我的智慧與熱愛。
2025/08/03
有他不是在了解你,他是在剪你的人設。 這類同事擅長截取你生活裡的片段,加上自己的旁白,重組成他相信的版本再四處散播。 你不是被誤會,而是被「重剪」。 在他口中,你變成了某種設定,連你自己都不認得。 與其解釋,不如冷笑。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曾被「敘事剪輯」過的人,也提醒我們:別讓他人決定你該被怎麼看。
2025/08/03
有他不是在了解你,他是在剪你的人設。 這類同事擅長截取你生活裡的片段,加上自己的旁白,重組成他相信的版本再四處散播。 你不是被誤會,而是被「重剪」。 在他口中,你變成了某種設定,連你自己都不認得。 與其解釋,不如冷笑。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曾被「敘事剪輯」過的人,也提醒我們:別讓他人決定你該被怎麼看。
2025/07/13
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我們習慣吸收知識,卻越來越少真正與人深談。 這場深度對談活動讓我重新體會到:說出內心的故事,是一種靠近,也是一次照見自己的過程。 每個人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現場,而我則是在那裡,看見了自己累積的轉變與力量。 輸出不是壓力,而是連結,是語焰,是祝福。
2025/07/13
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我們習慣吸收知識,卻越來越少真正與人深談。 這場深度對談活動讓我重新體會到:說出內心的故事,是一種靠近,也是一次照見自己的過程。 每個人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現場,而我則是在那裡,看見了自己累積的轉變與力量。 輸出不是壓力,而是連結,是語焰,是祝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明明自己犯錯,卻總是不願意承認,還喜歡把錯誤推給別人。遇到這種情況,你是不是常常感到很無奈?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職場甩鍋高手」,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 ​ 小芳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專案經理,最近接手了一個重要的客戶案子。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明明自己犯錯,卻總是不願意承認,還喜歡把錯誤推給別人。遇到這種情況,你是不是常常感到很無奈?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職場甩鍋高手」,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 ​ 小芳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專案經理,最近接手了一個重要的客戶案子。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從寫完第一個還有第二個 作者是有病沒事亂寫一通嘛?對啦!反正我這邊又想到了一大堆東西,就跟大家分享。 第一,不要製造不必要的敵人 人多難免會有合不來的人,不是說要當個好好先生,而是沒事不要跟那些『惡人』太多的接觸,我只是來工作,沒必要交朋友,還有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讓人不爽,因為很多人「幹在心裡
Thumbnail
從寫完第一個還有第二個 作者是有病沒事亂寫一通嘛?對啦!反正我這邊又想到了一大堆東西,就跟大家分享。 第一,不要製造不必要的敵人 人多難免會有合不來的人,不是說要當個好好先生,而是沒事不要跟那些『惡人』太多的接觸,我只是來工作,沒必要交朋友,還有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讓人不爽,因為很多人「幹在心裡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幾乎每次跟某個同事當班,我腦袋都會斷線。一來我覺得她很愛浪費我的時間,二來我覺得她很不負責任,三來她很喜歡提供一些錯誤的指示。四來她不會主動認錯。五她很喜歡打斷我正在進行中的事情,要別人第一時間回覆她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每次跟某個同事當班,我腦袋都會斷線。一來我覺得她很愛浪費我的時間,二來我覺得她很不負責任,三來她很喜歡提供一些錯誤的指示。四來她不會主動認錯。五她很喜歡打斷我正在進行中的事情,要別人第一時間回覆她的需求。
Thumbnail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