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員工是團隊毒瘤還是隱藏寶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公司新接了一個大項目,團隊需要在三個月內完成一款全新的軟件產品。領導決定由小王來擔任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因為他是團隊中最有創新精神和執行力的年輕員工。團隊中還有一位資深員工老李,已經在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對公司的流程和技術都瞭若指掌,但他一向保守,總是對新的想法和技術持懷疑態度。


項目一開始,小王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工作流程,希望能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年輕的團隊成員們都躍躍欲試,但老李卻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他認為新流程太過冒險,可能會導致項目失敗。他堅持認為,按照以往的經驗和方法,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


這種分歧讓整個團隊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年輕成員們覺得老李是在拖後腿,而老李則覺得年輕人過於冒進,缺乏穩重。小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希望能夠創新,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他也不能忽視老李的豐富經驗和專業意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王決定召開一次團隊會議,讓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嘗試找到一個平衡點。在會議上,老李詳細解釋了他對新流程的擔憂,並舉出了過去一些失敗的案例。小王則展示了他所做的調查和數據,證明新流程在其他公司中已經取得了成功。


經過激烈的討論,團隊最終決定採取一種折衷方案:在保持一些傳統流程的同時,逐步引入新的方法。這樣既能保證項目的穩定性,又能逐步提高效率。老李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經驗幫助團隊避免了一些潛在的風險,而年輕成員們的創新精神則為項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這個混合流程逐漸顯現出它的優勢。團隊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項目進展順利。最終,軟件產品按時交付,並且質量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這次成功讓團隊成員們更加團結,也讓老李對年輕成員們的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資深員工並非總是影響團隊氣氛和進度的負面因素。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關鍵在於如何管理和協調團隊內部的不同意見,找到一個平衡點,使每個成員的優勢都能得到充分發揮。


在這個故事中,小王通過傾聽和協調,成功地將團隊的分歧轉化為創新的動力,最終實現了項目的成功。這也啟示我們,在面對團隊內部的分歧時,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充分尊重每個成員的意見,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既有創新精神又穩定可靠的高效團隊。


那麼,在現實的職場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類似的情況呢?以下是幾個建議:

首先,領導者應該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協調能力。當團隊中出現分歧時,領導者需要耐心聽取各方意見,並且能夠冷靜地分析問題的根源。只有這樣,才能找到一個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


其次,團隊成員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無論是資深員工還是年輕成員,都應該學會互相尊重和理解。資深員工應該看到年輕人身上的創新能力,而年輕成員則應該學習前輩的經驗和智慧。


最後,公司應該鼓勵創新,同時也要注重風險管理。在推行新的工作流程和技術時,可以考慮先進行小範圍的試點,總結經驗後再逐步推廣。這樣既能保持創新的動力,又能有效控制風險。


總結來說,資深員工的確有可能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引導和管理,就能將這種影響轉化為團隊的寶貴資源。希望這個故事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讓我們在面對職場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和智慧。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資深員工在團隊中的作用,也希望大家能夠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優勢,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6/10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 也存在絕對與相對的抗衡立場莎士比亞曾說:事物並無分好壞 是人類時強將它們分類了員工(普世價值的敬業)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資深的員工不是黨國元老就是手藝佳年資深的 能培訓不少新人 但也帶著幾分老氣橫秋的脾性 對新型態管理較排斥 比如生產線要規劃I SO品質管理的各項填寫書面報表就會抗拒但人是習慣的動物 一點點 一些些 慢慢的也就上軌道 時間是很大的成本(平均要三年可拿ISO9000) 尤其要集中坐板凳上課 是很磨人費勁的事 老師傅誰坐得住?我管理過現場 最怕拉幫結派 尤其是各部門的相互較勁抵制 那就是多頭馬車的開始 而“幫主”通常就是老師傅 於公要尊重他的資深經驗 於私要景仰他是長輩 商量比命令更能成事這管理的事真不是三言兩語可說完整 但有心法:管理 管理 少管多理爭取福利和照顧員工的情緒更得人心 而得人心方能得天下……孟子 離婁篇。
avatar-img
職涯停看聽
19會員
265內容數
臉書:職涯停看聽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083430133 IG:https://www.instagram.com/cda_pu_positive_thinking/
職涯停看聽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在快速成長的職場中,升遷常常成為上班族的煩惱。本文分享了一位工程師阿傑的成功案例,揭示了透過提問能力、創造影響力、持續學習、同理心以及展現企圖心等關鍵方法,如何突破升遷瓶頸並實現職涯飛躍。藉由這些策略,讀者將能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提升個人價值,開創成功的職涯發展之路。
Thumbnail
2024/11/02
在快速成長的職場中,升遷常常成為上班族的煩惱。本文分享了一位工程師阿傑的成功案例,揭示了透過提問能力、創造影響力、持續學習、同理心以及展現企圖心等關鍵方法,如何突破升遷瓶頸並實現職涯飛躍。藉由這些策略,讀者將能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提升個人價值,開創成功的職涯發展之路。
Thumbnail
2024/11/01
在每個職場中,總會遇到那麼一兩個讓人特別不舒服的同事。或許是愛說是非的八卦王、或是愛邀功諉過的老屁股、也可能是愛耍心機佔便宜的奧客同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職場故事,看看一位職場前輩是如何化解這種令人困擾的情況。 ​ 小玲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個性開朗、工作能力強,在公司人緣也不錯。然而
Thumbnail
2024/11/01
在每個職場中,總會遇到那麼一兩個讓人特別不舒服的同事。或許是愛說是非的八卦王、或是愛邀功諉過的老屁股、也可能是愛耍心機佔便宜的奧客同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職場故事,看看一位職場前輩是如何化解這種令人困擾的情況。 ​ 小玲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個性開朗、工作能力強,在公司人緣也不錯。然而
Thumbnail
2024/11/01
阿偉的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年上班族面對的職業倦怠與生活壓力。從成功的科技主管到感到無力的日常,他在專業諮詢中重新找回工作熱情和生活平衡。此文章探討瞭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尋求協助及小步驟改變的策略,幫助讀者瞭解職業倦怠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並提供了面對轉折的方法。
Thumbnail
2024/11/01
阿偉的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年上班族面對的職業倦怠與生活壓力。從成功的科技主管到感到無力的日常,他在專業諮詢中重新找回工作熱情和生活平衡。此文章探討瞭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尋求協助及小步驟改變的策略,幫助讀者瞭解職業倦怠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並提供了面對轉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能把工作做得比別人好一點,多一點。他們不僅完成分內的工作,還經常主動承擔更多責任,為團隊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這些人往往被稱為"職場神隊友",他們的秘密是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聰明或更有天賦嗎?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能把工作做得比別人好一點,多一點。他們不僅完成分內的工作,還經常主動承擔更多責任,為團隊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這些人往往被稱為"職場神隊友",他們的秘密是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聰明或更有天賦嗎?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