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類型圖鑑-情境剪輯師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種同事,特別擅長把別人的一舉一動當作敘事素材,再用自己的邏輯重新編排,形成他「相信」的版本。

表面上像是在聽你講話,實際上根本不關心你。

他只是撿幾句他有興趣的片段,加點料,重新包裝,然後講出去給別人聽。

他不是在了解你,他是在剪你的人設。


有一次我下班趕著去健身房,只能運動半小時,剛好在門口遇到他,隨口說了句:「今天只做個簡單的,回家還要弄報表。」

沒幾天,就聽到別人說我運動都只是做做樣子,沒毅力,還愛假裝自己很健康。

你知道那種感覺嗎?不是被誤會,而是被重剪

他拿你的一句話,拼湊出一個他想要的版本,然後那個版本的「你」,開始出現在別人的聊天裡。

你變成了一個角色,一個設定,那個設定不是你說的,是他幫你寫的。
最荒謬的是——他講得比你還像當事人。

後來還有一次,我難得犒賞自己,放假去外頭吃大餐,他剛好經過,我向他打了招呼,簡單寒暄幾句,隔天就聽到風聲: 「她那個運動都是假象啦,還不是整天亂吃,根本沒在自律。」

這類人不在乎脈絡、不看全貌,他只挑片段剪輯,再搭配自己的旁白, 把你的人生剪成預告片—— 劇情緊湊、衝突滿點,但不是事實。

想去解釋?別浪費力氣。

你越解釋,他越篤定他是對的, 而你,只會在他的版本裡看起來更「玻璃心」。


這種人,不只是嘴碎,也不是單純喜歡八卦。

他比八卦更具侵略性。

他總是站在一種「我很了解大家」的位置上,講話語氣篤定、像觀察家, 每個人他都有一套說法,什麼都能評論。

但你仔細想,他講的話可信度,大概只能打一折。

因為那些不是事實,是他拼出來的劇情。

而那個劇情裡的你,常常根本不是你,可怕的是,他講得太自然,聽的人也會信。

大家會覺得:「他好像真的知道些什麼。」,但其實他知道的,全都是他自己剪出來的版本

你不只被誤解,還被他壟斷了發聲權。

你不是在被討論,是在被替代。


這種人不是單純愛講話,他其實正在進行一種話語控制

背後藏著的,是一種情緒性的權力補償:

  • 控制欲:透過定義別人,主導團體中的輿論走向
  • 優越感需求:藉由貶低他人,襯托自己「正常、自律、有判斷力」
  • 情緒投射:他自己的混亂、不安、焦慮,會透過批評你來平衡情緒

他越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就越想掌控別人的敘事。


那要怎麼辦?

不用回應,也不必解釋。

他講他的版本,你過你的生活。

有時候,一個冷笑就夠了。

他最期待的是你跳出來澄清,一澄清,他就能說:「你看吧,她果然玻璃心。」
所以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證明自己沒錯, 而是讓他剪完一整段,發現你根本沒上戲。

你不是他故事裡的角色。

你沒興趣演,也不打算收看。

不跟他講心事。

他在講別人時,安靜離席。

他講到你時,冷笑一下,然後照常過日子。

你越平靜,他越失去戲劇張力,他習慣當導演,但你連觀眾都不願當。


你的生活,不是短影音,也不是他嘴裡的快剪版。

你可以慢慢活、慢慢說、慢慢讓人看見真正的你。

無須浪費力氣去解釋,過好自己的節奏就好。

真正想懂你的人,會看見全貌; 而只收集片段資訊就急著貼標籤的人, 從頭到尾,都不是你該放進心裡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焰者
0會員
20內容數
在制度裡工作,也在混亂中拆解節奏。 這裡紀錄的是那些難以言說的制度困境與內在拉扯,透過書寫找回秩序與自我主權。 如果你也曾在工作裡感到疲憊、卡住,懷疑這一切是否合理——我在這裡寫下那些日常裡難以言說的結構困境與自我覺察,陪你一起理出頭緒。
語焰者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我們習慣吸收知識,卻越來越少真正與人深談。 這場深度對談活動讓我重新體會到:說出內心的故事,是一種靠近,也是一次照見自己的過程。 每個人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現場,而我則是在那裡,看見了自己累積的轉變與力量。 輸出不是壓力,而是連結,是語焰,是祝福。
2025/07/13
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我們習慣吸收知識,卻越來越少真正與人深談。 這場深度對談活動讓我重新體會到:說出內心的故事,是一種靠近,也是一次照見自己的過程。 每個人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現場,而我則是在那裡,看見了自己累積的轉變與力量。 輸出不是壓力,而是連結,是語焰,是祝福。
2025/07/12
有些同事話總說不清楚,事後卻堅稱自己早已交代。 說法前後不一、語氣理直氣壯,像活在專屬的虛擬記憶系統裡。 你以為是你記錯,其實是他從沒說清楚。這類人不衝突、不情緒,卻在模糊中操控現場。 遇上他們,只有紀錄、明確與自保,才能不被拖下水。 搭配變色龍型同事一起閱讀,效果更佳。
2025/07/12
有些同事話總說不清楚,事後卻堅稱自己早已交代。 說法前後不一、語氣理直氣壯,像活在專屬的虛擬記憶系統裡。 你以為是你記錯,其實是他從沒說清楚。這類人不衝突、不情緒,卻在模糊中操控現場。 遇上他們,只有紀錄、明確與自保,才能不被拖下水。 搭配變色龍型同事一起閱讀,效果更佳。
2025/07/12
從團體球類運動到一人獨行的跑步、游泳,再到健身房的沉默團課,我的運動習慣隨著人生階段不斷轉變。 從對抗與熱血、到節奏與自我對話,我漸漸學會享受與自己的相處。 運動不再是為了贏、為了社交,而是單純的「我想動」。那是一種與身體連結的儀式,也是一段與自己並肩的旅程。
2025/07/12
從團體球類運動到一人獨行的跑步、游泳,再到健身房的沉默團課,我的運動習慣隨著人生階段不斷轉變。 從對抗與熱血、到節奏與自我對話,我漸漸學會享受與自己的相處。 運動不再是為了贏、為了社交,而是單純的「我想動」。那是一種與身體連結的儀式,也是一段與自己並肩的旅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最近,我有個同事——我們就叫他某甲吧。他之前因為一份工作鬧得不愉快,前幾個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新的設計工作。某天,他打電話給我,說他準備跟老闆提離職。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老闆覺得他沒有美感,不適合當設計師...
Thumbnail
最近,我有個同事——我們就叫他某甲吧。他之前因為一份工作鬧得不愉快,前幾個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新的設計工作。某天,他打電話給我,說他準備跟老闆提離職。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老闆覺得他沒有美感,不適合當設計師...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