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績不只是考績,是一張未來晉升的門票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幾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隔壁組的阿欽默默坐在位子上沒動筷。平常他總是笑嘻嘻的,今天卻一臉苦大深仇的樣子。

怎麼了?還好嗎?我問。

他苦笑說:「沒啦,現在不是在寫考績自評嗎,想不到怎麼寫。寫太浮誇怕被笑,寫太平淡又好像自己沒幹什麼事。」

聽到這句話,我其實心有戚戚焉。每到了打考績的時候,大家彷彿都進入一種「表現自我焦慮期」,擔心自己辛苦的表現沒被看見。

但是,也有些人的自評,會讓人想到梁靜茹的勇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的自我感覺良好?

考績,不只是一張表格,也不只是幾行字,更不是流水帳式的工作報告。考績,是一張讓你通往下一階段職涯的門票,一次難得的、自我界定價值的機會。

那,考績該怎麼寫才好呢?

你以為主管什麼都知道,什麼都記得嗎?

我以前也很傻很天真地認為,只要平常努力工作、加班解決問題、主動支援別人,主管應該都會看在眼裡。

後來才發現,我那時候根本太天真了。

你以為主管有時間觀察你每天做了什麼?事實上,他可能忙得連自己做什麼都快忘了。

何況考績一來,桌上就十幾份自評報告排隊要看,簽完還要再交上去給更上一層的主管簽。到那個層級,連你長什麼樣可能都不記得了,更別說記得你做過什麼,醒醒吧,9527。

所以你不寫或是寫不清楚,主管有可能不清楚細節甚至忘記了,更別說是主管的主管。

所以,別再覺得我做了那麼多,主管應該都知道。

應該轉念問問自己:我做的這些事,有沒有真的被主管看到?是不是真的符合單位跟公司的價值需求?

考績不是工作日誌,是工作價值的展現

我後來慢慢抓到訣竅,那就是自評不能只是像交週報一樣只寫做了哪些事,而是要用「我發現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將日常工作寫成一個小故事來展現我的工作價值。

像是之前我有一次參與一個行政流程優化專案,本來一整套報表產出要花八個小時的人力工時來整理及輸入資料。我找IT部門一起釐清流程,撰寫程式,然後測試與除錯。最後這流程從原本的八小時變成五分鐘搞定。

我把這段工作內容寫進自評,面談時主管說:「這個我有印象,這個流程優化幫會計部省下大量人力,會計部的人都說終於不用再加班了。」

所以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努力,在於你的努力產出了什麼價值?

沒有帶領專案沒關係,你的人際影響力也可以是績效

你可能會說,那如果今年我沒參與什麼大專案、沒有什麼成果數據,那怎麼辦?是不是只能吃餅?

拜託,別太小看自己的日常技能。一個部門要能夠穩定運作,靠的絕對不只是衝鋒陷陣的英雄。

也需要有補師的角色,來維持團隊衝鋒陷陣的能力。

像我就認識一個行政部門的同事,他每年自評都沒什麼亮眼的KPI數字,但他的考績內容卻句句戳中主管的心。

他怎麼寫的?他說:「新人剛來時,主動協助新人熟悉公司內外環境,降低新人的緊張與不安情緒。帶新人熟悉行政流程,減少常見的基本錯誤,協調跨部門的需求,讓資訊流動更順暢,不再卡在email裡來來回回,提升部門協作效率。」

所以你如果不是一線作戰單位,沒有衝鋒陷陣的戰果,但是你在家中,把家裡顧好,讓團隊的隊友沒有後顧之憂,那也是績效的一種。

別妄自菲薄,如果你能滿足別人的需求,就是績效。

 考績的收尾,別忘了寫給自己看的那一段

我每次寫完考績的最後一段,都會寫一些東西給自己。

不是那種熱血雞湯式的自我激勵,而是發自靈魂深處的自我反思:「我今年有沒有哪件事其實沒做好?有哪個地方讓我學到教訓?明年,我想學什麼、挑戰什麼?」

有一次我寫:「我在時間分配上的確還有進步空間,會想要嘗試建立更可視化的優先順序工具,減少工作任務堆疊的情況。」

結果隔週主管找我一對一面談時就提到:你在自評提到想優化時間管理,要不要參加小組流程改善的專案?應該對你有幫助。

那一刻我意識到:寫自評不是為了討好主管,而是幫自己開一扇門。當你願意先看清楚自己,別人就比較知道怎麼樣幫助你。

結語:考績,寫給主管,也寫給未來的自己

回到那天的午餐,阿欽後來問我:「那你覺得我今年有哪件事可以寫?」

我回他:「你不是今年主動提了簡化文件簽核流程的建議?而且後來也被採納了?」

他有點不敢相信:「那個也能寫喔?只是很小的改善罷了。」

我說:「當然能寫。而且你現在不寫,要什麼時候寫呢?」

他點點頭,苦大深仇的臉部線條終於舒緩下來,也終於把筷子拿起來,邊吃邊在手機上記下我說的話。

考績,其實是一面鏡子,讓你回顧自己這段期間做了什麼,之後想做什麼,也讓主管知道如何幫助你向上提升,增加團隊的戰力。

所以,這一次,不要再把考績當成壓力源,當成一次職涯的 checkpoint 吧。

替自己寫下一段年度成長紀錄,也替主管寫下一個願意投資你的理由。

而最終,這份文件,會成為你職涯下一階段的入場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ca的沙龍
15會員
59內容數
原料藥產業工作者,專長有機化學,遊走於生產與研發。喜歡寫作、健身、吃美食。 歡迎來信交流。
Luc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0
有些文章沒有宏大的主題,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因為那一刻心裡被什麼觸動了想寫出來。這篇文章分享五種寫作的出發點:有感而發、理清思緒、教導他人、與人交流,還有純粹寫爽的。寫作不必等靈感,只要你心裡有點什麼想說的就可以開始。寫作,是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2025/07/20
有些文章沒有宏大的主題,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因為那一刻心裡被什麼觸動了想寫出來。這篇文章分享五種寫作的出發點:有感而發、理清思緒、教導他人、與人交流,還有純粹寫爽的。寫作不必等靈感,只要你心裡有點什麼想說的就可以開始。寫作,是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2025/07/15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講得很清楚,但對方卻根本沒聽懂,或壓根不想懂。雞同鴨講不是因為語言有問題,而是彼此站的位置不同、用的邏輯不同,甚至不在同一個情緒狀態裡。真正有效的溝通,是雙方真的有彼此接收到對方想表達的東西。這篇文章聊聊怎麼說話才不會雞同鴨講。
Thumbnail
2025/07/15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講得很清楚,但對方卻根本沒聽懂,或壓根不想懂。雞同鴨講不是因為語言有問題,而是彼此站的位置不同、用的邏輯不同,甚至不在同一個情緒狀態裡。真正有效的溝通,是雙方真的有彼此接收到對方想表達的東西。這篇文章聊聊怎麼說話才不會雞同鴨講。
Thumbnail
2025/07/07
許多人在處理問題時,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定義問題。本文透過實例說明,當我們誤判問題根源、問錯對象,過早進入問題解決模式時,往往只是在浪費寶貴的資源與時間。真正有效的做法,是透過五個步驟釐清現象、確認差距、追溯原因、聚焦陳述並劃定影響邊界,才能找到真正該解決的核心問題。
Thumbnail
2025/07/07
許多人在處理問題時,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定義問題。本文透過實例說明,當我們誤判問題根源、問錯對象,過早進入問題解決模式時,往往只是在浪費寶貴的資源與時間。真正有效的做法,是透過五個步驟釐清現象、確認差距、追溯原因、聚焦陳述並劃定影響邊界,才能找到真正該解決的核心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老闆們不可能忘記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老闆,還宣導人要時刻很努力的吧。
Thumbnail
老闆們不可能忘記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老闆,還宣導人要時刻很努力的吧。
Thumbnail
2024年已經過了一半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穩定的企業組織也正在悄悄變化中......
Thumbnail
2024年已經過了一半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穩定的企業組織也正在悄悄變化中......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補助計畫審查會的體驗與觀察,強調審查過程中的挑戰與改進策略,並鼓勵參與者在評估計畫時增進理解與溝通,以提高過件率。透過分享個人的看法,本文希望激勵更多人參與討論,並促進申請過程的有效率與透明度。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補助計畫審查會的體驗與觀察,強調審查過程中的挑戰與改進策略,並鼓勵參與者在評估計畫時增進理解與溝通,以提高過件率。透過分享個人的看法,本文希望激勵更多人參與討論,並促進申請過程的有效率與透明度。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上週,忙得昏天地暗的時候,新來的實習生怯怯地傳了一個簡訊給我,「Landy,請問妳方便準備一些資料,作為優良員工拉票的素材嗎?」 蛤?甚麼意思?甚麼資料?拉甚麼票?
Thumbnail
上週,忙得昏天地暗的時候,新來的實習生怯怯地傳了一個簡訊給我,「Landy,請問妳方便準備一些資料,作為優良員工拉票的素材嗎?」 蛤?甚麼意思?甚麼資料?拉甚麼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