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討厭這種情況:
「客人把你的手當按摩棒!」
不尊重你的專業,
只照自己的意思操作你;
一下子按這、一下子按那,
一下要大力、一下又嫌太痛,
簡直就像在遙控一支按摩棒。
「真是奧客!」
一開始自覺是新手,
就把客人的要求,當作在教我吧。
只是這種情況,並沒有隨著我的資歷減少。
直到我遇到了願意手把手指導我的老師傅。
「你必須確實知道你要按的肌肉,在哪一層!」
從那天起,
我每天被要求用手指做伏地挺身。
並且我開始從按摩一個部位,慢慢看見:
「原來一個部位下面的肌肉,是一層覆蓋一層。
而且每個肌肉層次的質地、硬度、紋理方向,都不一樣。」
—
現在,我的客人不再遙控我。
反而,他們都隨意讓我的手,在他們肌肉的層次裡探索。
「對!就是這個點。你怎麼知道我就那裡痛?」
客人讚嘆。
我笑笑:「手指伏地挺身不是白費的啊。」
—
「力道拿捏」,是脫離新手村的基礎。
我把它分為三個觀念的交集。
只要能拿捏好力道,
客戶對你的信任感就大大提升。
⸻
觀念一:深淺的層次感
按摩要自建「幾分深」的標準!
就像你去手搖飲店,店員會問你:
「幾分糖?」
我的深度分級大概是這樣:
• ✅ 1 分深:皮膚 ➝ 淺層肌肉的空間
• ✅ 3 分深:按壓淺層肌肉
• ✅ 5 分深:穿過淺層肌肉縫,進入中層
• ✅ 7 分深:壓到骨縫附近的深層肌肉
(我不按到 10 分,因為會很傷自己 XD)
這個深度模板,幫助你開始建立肌群感覺的「標準值」:
大部分人肩膀在幾分深?
背部、小腿又是幾分深?
主動建立標準值,
而不是被客人的感受牽著跑。
—
觀念二:節奏感超級重要
很多人剛開始按摩時,
節奏忽快忽慢,會讓客人身體整個「緊起來」。
我教新人的時候都會說:
「按住一個點,心中默數一、二、三,再換點。」
重點是——慢壓、慢放。
節奏穩定,就能帶出放鬆感。
好的節奏,會讓客人更信任你,
因為他們的身體會自然配合你,而不是跟你對抗。
—
觀念三:用「抵力」來發力
老師傅常說:「要用身體的力,不要只用手。」
一開始我以為是靠「體重去壓」,
但我後來學到一種更穩定的方式——抵力。
想像有人推你,
你不想被推走,你的下盤就會自然扎穩、往回發力。
這種力量:
✔ 穩定
✔ 可長時間維持
✔ 能從表層慢慢滲透進深層肌肉
不像單靠重力,
太輕力不進去,太重又讓客人有壓迫感。
—
把這三件事做到純熟,
就脫離新手村等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