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我對某幾篇精心寫好的貼文特別有信心,
內容很實用、也很有故事性,
但一發出去……冷冷清清。讚數、留言、分享,全都慘淡到不行。
我忍不住懷疑,
是不是大家對這類主題沒興趣?
但當我某天重製了其中一篇的封面圖再重新發一次,
結果觸及率直接翻倍、還被很多人收藏轉發。
那時我才真正理解,
原來封面做的不好,
根本沒人會點進來看。
📌封面圖的功能,是「吸引點進來的第一眼」
在 IG 的畫面中,
觀眾滑過貼文的速度非常快,
只有一兩秒的機會,
讓他們決定要不要停下來。
如果封面看起來雜亂、難懂、或根本沒重點,
再棒的內容也不會有人願意花時間點開。
所以我後來在設計封面時會特別注意三件事:
- 一句話講出主題重點:讓觀眾秒懂這篇貼文要說什麼
- 排版清晰好讀:字不要太小,不要把背景搞得太複雜
- 有記憶點:例如固定的配色風格、標誌性元素(像是LOGO)
📌封面圖不是設計比賽
剛開始做封面時,
我也曾陷入一種「想做得很漂亮」的迷思。
但後來我發現,有時候越花俏的設計,
反而越沒人看得懂。
後來我轉念了。
我做的不是視覺作品,而是一個入口。
封面只要清楚、有焦點、有吸引力就夠,
不是要你當平面設計師,
而是讓觀眾「停下來」並想點進去。
📌建立一套風格,也是在打造品牌識別
我發現一些貼文特別容易讓人記住,
是因為風格夠一致。
我後來也開始為自己建立一套簡單規則:
- 固定使用幾種顏色(主色+輔色)
- 標題字體一致
- 每張封面都放上自己的品牌小標誌
久了以後,觀眾光是滑到封面,就知道是我發的貼文,
這就是品牌識別的力量。
✨做封面圖時,可以這樣想
- 這是一塊招牌,要用最快的速度讓人「願意點進來」
- 再好的內容,也需要好的入口引導
- 用簡單一致的風格,讓人記得你
📍下一篇,我想跟你聊聊:「標題怎麼下才有吸引力?」
因為即使封面做得再好,沒有一句好標題,觀眾也不會想點開。
記得追蹤,一起慢慢變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