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英國留學及工作至移居加拿大後,除了出生地香港之外,亞洲地區對於我來說算得上是很陌生,因為一直以來旅遊的地方都是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加兩國的東西兩岸,多年以來,已經留下我們一家人的不少足跡。
這次旅行選擇台灣和日本,為什麼呢?大概五、六年前偶然加入方格子,讓我重新回到華文世界,起初只是讀者,後來大著膽子學人開始寫作,還加入 J Premium 的創作行列。這幾年間透過文字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文友,亦令我萌生了想去台灣的意念,最快又最容易認識一個地方的人和文化,莫過於親自到該處探索和體驗一下吧?
至於為什麼也要去日本呢? 我先生一直對日文有興趣,不過卻要等到退休後才認真開始學習,這次他希望籍著旅遊可以有機會練習一下日語及跟網上的老師實地見面,於是便決定了我們倆人第一次的台日之旅。
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這是我們將要乘搭飛去溫哥華的加航,全程 3,331 公里,需時約五個鐘頭。

由溫哥華飛去台北,轉乘長榮航空;是 9,594 公里/十二小時的飛行。
大家看到標題可能摸不著頭腦,什麼時光倒流之旅,不是說這是我們首度去台灣及日本嗎?不知道各位讀者還記不記得我的一篇文章沒有手機的時代,我怎樣計劃旅行歐洲一個月? ⋯⋯四十多年前的背包歐洲旅遊計劃,想不到多年以後還是要重複來一次,雖然現在有了網路輔助,一切安排方便多了,但是計劃起來原來也很花時間!由預定機票、住宿以至交通等事宜的安排,並非如我想像中的簡單,一按鍵就完成。可能我年紀越大,要顧慮的事情也越多,例如要比較各酒店的價格,選擇適合自己的地點(一定要近車站!)還有要往那裡去,每站留宿幾多天,有什麼設備等等,這些都是年青旅遊時沒有的考慮,以前可以去青旅館或睡火車站,走得吃得都很隨意,現在要講求舒適和方便,真是不能不認老啊!因為男士們一般來說對於細節的事不會太用心及周詳,所以整個旅程的策劃都由我一手包辦,就像當年自己計劃一個月的歐洲旅行一樣。
此外,自己年青的時候是背包旅遊,想不到老來也是如此。在出發之前,聽了不少去過亞洲旅遊的朋友都說很多國家的地下車站沒有電動樓梯,特別是日本。我自知行動因為長期關節炎而很緩慢,上落梯階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若還要我拖著一個大行李箱,簡直不可能,於是我計劃用背包,只攜帶輕便的日常衣物上路,其餘的行李就托運算了,果然這個方法確實解決了我的難題,不過一把年紀背著行囊,實在令人看到覺得有點可笑!
以後旅遊的經歷和感受,亦可以說是時光倒流,後續有解釋!
註: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