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就是老人?這定義可能得修改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65歲就是老人?我們對「老人」的看法,恐怕要有些調整。人類的老化普遍在延後,現在65歲的人,有些還真的是「老當益壯」,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之前曾寫過,韓國學者發表,現在的72歲韓國老人,身體健康程度等於2011年的65歲韓國人。也就是說,不過十餘年時間,韓國人的平均老化程度,又往後延了好幾年。

國際貨幣組織(IMF)針對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調查發現,在2022年時,70歲老人的大腦認知功能,相當於2000年的53歲中年人,身體強健程度相當於2000年的56歲。這調查跨越了20年,把一些新興國家也算進來,所以「延遲老化」的程度,又比韓國研究更可觀。

芬蘭有個研究,比較2017年與1989年的老人,將1989年(出生於1910–1914年)的75–80歲老人,與2017年(出生於1938–1943年)年齡相同的老人進行體能測試對比。結果發現,2017年的老人在幾乎所有體能指標上都勝過1980年代的同齡組。行走速度更快、握力提升5~25%、膝伸肌力提高20~47%,肺功能等耐力指標也更佳。

如果比較語言流暢度、推理能力、工作記憶,芬蘭研究裡2017年的老人,也是遠勝1989年代,自評的心理健康也更好,憂鬱症狀更少、對人生更滿意。

Neurology期刊2020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過去30年間歐美地區失智症的「年齡校正發病率」,每10年下降約13%。也就是說,如果比較65歲、70歲、75歲時的失智症發生率,平均起來每10年下降13%。這數據的男女差異頗大,男生是減少24%,女生減少8%。

總和來說,人類的「延緩老化」以很快的速度進展,罹患失智症的年齡也在延後。以前的老人活到65歲,心理上就在準備邁向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了。現在65歲的老人,有許多都還能每天走路7000步、超慢跑50分鐘,健康活到75歲的期望值頗高。

有些新興國家,或許是這十幾年才漸漸衣食無缺、普及現代醫療。但對於歐美日以及南韓、臺灣這種經濟發達比較早的國家,這十幾年來還能繼續延緩老化,我覺得對三高疾病、代謝症候群的重視,以及藥物的持續研發,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國民意識到三高疾病以及之後常發生的心血管疾病,在達到疾病程度之前,就努力靠運動以及調整飲食來避免罹病,這都有助於延緩老化、延後失智症的發病年齡。

健康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這會型塑新的社會風險,也會帶來更多新的問題。提醒各位中年人,許多研究都認為,要追求「健康老年」,就得從中年開始努力。睡飽、降壓、足夠的運動、健康的飲食、注意體重以及各種代謝症候群指標,提前注意與付出心力,才能提升「好好活到老」的成功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68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9
以前曾讀過一篇有趣的推理小說:有位男生知道他女友對盤尼西林(抗生素)過敏,於是先服用高劑量藥物後跟女友做愛,之後慫恿女友去大海裡游泳,然後女友因為過敏反應葬身大海。
Thumbnail
2025/06/29
以前曾讀過一篇有趣的推理小說:有位男生知道他女友對盤尼西林(抗生素)過敏,於是先服用高劑量藥物後跟女友做愛,之後慫恿女友去大海裡游泳,然後女友因為過敏反應葬身大海。
Thumbnail
2025/06/19
男人真命苦,遇到飢荒或大災難時,女生存活能力比男生好很多。這是承擔生育重責的女性,演化上帶來的「優勢」。
Thumbnail
2025/06/19
男人真命苦,遇到飢荒或大災難時,女生存活能力比男生好很多。這是承擔生育重責的女性,演化上帶來的「優勢」。
Thumbnail
2025/06/17
 耳鳴是個很難確定原因、很難治療的疾病。這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耳鳴名醫」,吸引遠地病患看診。不過,現實上也沒什麼正派的醫師,會去宣傳「包醫耳鳴」。
Thumbnail
2025/06/17
 耳鳴是個很難確定原因、很難治療的疾病。這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耳鳴名醫」,吸引遠地病患看診。不過,現實上也沒什麼正派的醫師,會去宣傳「包醫耳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是年過50的女性嗎?不只感受到體力不如以往,肌膚更加快老化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50歲女性常見的肌膚問題及改善方法吧!
Thumbnail
你是年過50的女性嗎?不只感受到體力不如以往,肌膚更加快老化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50歲女性常見的肌膚問題及改善方法吧!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認為老化是自然過程,無法避免,不過這本書卻說,老化是種疾病,可以預防,可以治療。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認為老化是自然過程,無法避免,不過這本書卻說,老化是種疾病,可以預防,可以治療。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老化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要如何知道自己正在老化當中?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四個最常見的老化跡象,以及可以解決的方法,繼續看下去就知道嘍!
Thumbnail
老化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要如何知道自己正在老化當中?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四個最常見的老化跡象,以及可以解決的方法,繼續看下去就知道嘍!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