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作物和土壤重新變好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你知道嗎?植物跟我們一樣,會「記住」自己曾經住過的土地。

有些記憶讓它長得更好,有些卻讓它越來越虛弱。這種現象,科學家稱作「植物—土壤回饋」(Plant–Soil Feedback,簡稱 PSF)。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人類懂得善用這種自然機制,就有機會讓農業更永續、少用農藥與肥料,還能對抗氣候變遷。


這篇由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與加拿大學者合作的論文,發表於2025年7月的《Science》,總結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並提出未來農業的新方向。


土壤並不只是靜靜躺著的「泥巴」


我們常以為農作物長不好,一定是因為缺肥、缺水或發生病蟲害。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植物與土壤的互動,對農作物能不能長得好非常重要。土壤就像植物的社區,裡面住著植物的朋友圈—各式各樣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有些幫忙吸收養分,有些會讓植物生病(損友),有些則像清潔隊一樣分解落葉與根。


植物的朋友圈是怎麼建構的呢?研究發現,根會釋放一些特殊物質到土壤裡,這些物質就像「訊息」或「食物」,會吸引特定的微生物靠過來甚至住下來。這些微生物接著再反過來影響植物的健康、成長與抗病能力。這樣的互動,科學家就稱為「植物—土壤回饋」。


單一作物年年種,像是住在發霉老房子


傳統農業為了管理與照顧方便,常年種植同一種作物(例如玉米、水稻、馬鈴薯),但這就像人一直住在不打掃的房間一樣,容易累積病菌與垃圾,久了不生病也難。


研究指出,連續多年種植單一作物,會讓土壤中的病原菌越來越多、有益菌越來越少,導致作物變得更難種、更容易生病,也讓農民不得不依賴農藥與肥料。這正是「負向回饋」的典型。


換作物、留雜草、混搭種,都可以讓土壤「回春」


那麼,要怎麼切斷/降低負向回饋呢?我們可以藉著輪流種不同作物(輪作)、兩種或更多種作物一起種(間作)、或是在農作空檔種些雜草(覆蓋作物),就可以打亂病原菌的生活節奏,幫助有益菌恢復優勢。


這些有益菌就是植物的「好朋友」:例如豆科植物會招來幫它固氮的根瘤菌;某些草本植物會釋放吸引菌根真菌的物質,幫助吸磷。


所以,如果我們懂得怎麼挑對作物搭配,或甚至改良作物讓它變得更會「交朋友」,農田就能少施肥少用藥,還能維持高產量。


科學家正在找出哪些「植物基因」能吸引好菌


有些植物天生就特別會吸引有益微生物。研究發現,這些能力和植物的基因有關,也就是說,植物的天生特質可以決定它們能不能交到「好菌朋友」。


例如玉米的TPX2基因能讓根系分泌特定化合物,吸引幫忙抗病的細菌;番茄則透過RIPENING-INHIBITOR轉錄因子改變根部分泌物的組成,抵抗青枯病菌;有些水稻的基因(如硝酸轉運蛋白NRT1.1B)可以召來會幫忙分解有機氮的細菌。


如何能讓植物取得這些「微生物召喚基因」(有學者稱為 M 基因),是未來作物育種的新方向。


讓微生物變成「農業幫手」,但也不能亂用


除了靠植物自己召喚微生物,科學家也在嘗試製作「合成菌群」(SynCom),像是幫種子包一層有益菌外套、把微生物做成膠囊種進土裡等。


給植物「合成菌群」的概念,有點像我們幫孩子介紹良師益友。但是,因為好菌常常存活不久,也不一定能在田裡成功定殖;甚至可能搶走當地原生菌的空間;所以,如何提供「合成菌群」也是大學問。


這就像給孩子介紹了良師益友,也不一定合得來;遠來的和尚,他們念的經社區民眾也不一定愛聽,說不定還嫌吵。


未來農業的新方向應該要是:不靠拚命用藥施肥,而是重建植物與土壤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建立真正的永續農業。


最後,研究團隊指出五個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1. 找出作物能吸引好菌的基因與物質;

2. 研究微生物與土壤物理化學條件的互動;

3. 開發更穩定、有效的益菌接種方式;

4. 推廣多樣化種植與減耕法,維持好菌群落;

5. 在保有產量的同時,維持土壤長期功能與健康。


我們不該繼續把土壤當成無機物,而應當它是住著會回應我們的「夥伴」的廣大社區。


用農業修復植物與土壤微生物的關係


這篇研究提醒我們,農業的永續關鍵,不在於發明更厲害的農藥或使用更多的肥料,而是在於重建作物與土壤微生物的正向互動。就像人與人之間需要信任與照顧,植物與土壤微生物也是。當我們學會傾聽土壤微生物的語言,農業才可能真正走上永續之路。


參考文獻:

Wang, G., van der Putten, W. H., Klironomos, J., Zhang, F., & Zhang, J. (2025). Steering plant–soil feedback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cience, 389(6673), eads250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s250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1會員
910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你以為甜橙、葡萄柚、文旦都是人類一手栽培出來的馴良果實?那麼你可能忘了他們體內都藏著一個始終沒被人真正馴化、卻到處留下基因爪印的角色——柚子。 它,是水果中的貓。 為什麼這樣說呢?
Thumbnail
2025/07/24
你以為甜橙、葡萄柚、文旦都是人類一手栽培出來的馴良果實?那麼你可能忘了他們體內都藏著一個始終沒被人真正馴化、卻到處留下基因爪印的角色——柚子。 它,是水果中的貓。 為什麼這樣說呢?
Thumbnail
2025/07/24
聽過「橡膠手錯覺(rubber hand illusion)」這個實驗嗎? 科學家用這個實驗來證明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歸屬感」其實是可以被愚弄的。 不過,過去都只有測試哺乳動物,其他動物會不會也有這個錯覺呢?
Thumbnail
2025/07/24
聽過「橡膠手錯覺(rubber hand illusion)」這個實驗嗎? 科學家用這個實驗來證明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歸屬感」其實是可以被愚弄的。 不過,過去都只有測試哺乳動物,其他動物會不會也有這個錯覺呢?
Thumbnail
2025/07/23
你知道1968年實施的九年國民教育,不只是讓臺灣孩子多讀三年書嗎?最近的研究發現,九年國教除了讓大家的教育程度提高,也改變了女性結婚、生小孩的時機——而且還不止於此! 這不是臆測,而是一位學者利用臺灣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政策,深入分析得出來的結論。
Thumbnail
2025/07/23
你知道1968年實施的九年國民教育,不只是讓臺灣孩子多讀三年書嗎?最近的研究發現,九年國教除了讓大家的教育程度提高,也改變了女性結婚、生小孩的時機——而且還不止於此! 這不是臆測,而是一位學者利用臺灣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政策,深入分析得出來的結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後,直接土耕種植即可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後,直接土耕種植即可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7天,即可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7天,即可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這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花朵會變色的,讓人好生喜歡。查閱資料才得知,在當地民間已有較長時期的藥用歷史。但即使不做藥用,作為花卉栽培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Thumbnail
這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花朵會變色的,讓人好生喜歡。查閱資料才得知,在當地民間已有較長時期的藥用歷史。但即使不做藥用,作為花卉栽培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雨天,拍照的好時機! 空氣、街道都乾淨了! 菜也洗好了💦ヽ(・ˇ∀ˇ・ゞ) 只能說大地提供的養份很充足,雨水、日曬、偶爾小狗經過都會提供養分! 讓你們長的如此可愛強壯!
Thumbnail
雨天,拍照的好時機! 空氣、街道都乾淨了! 菜也洗好了💦ヽ(・ˇ∀ˇ・ゞ) 只能說大地提供的養份很充足,雨水、日曬、偶爾小狗經過都會提供養分! 讓你們長的如此可愛強壯!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人有人性, 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個性; 不同的植物, 也有不同植物的習性。   一棵植物被翻轉之後, 還能保有它的生命週期?
Thumbnail
人有人性, 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個性; 不同的植物, 也有不同植物的習性。   一棵植物被翻轉之後, 還能保有它的生命週期?
Thumbnail
我是2015年底移居台東後,才開始認識植物的。之前,只是個書呆子,沒種過植物。現在,很意外的成了農婦,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農場上摸泥土、種植物。真是好大的轉變!雖是務農新手,但八年來摸過數十種植物,倒也學到一些心得,也深深迷上種植的樂趣和成就感。泥土和植物,真是上帝美好的創造物
Thumbnail
我是2015年底移居台東後,才開始認識植物的。之前,只是個書呆子,沒種過植物。現在,很意外的成了農婦,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農場上摸泥土、種植物。真是好大的轉變!雖是務農新手,但八年來摸過數十種植物,倒也學到一些心得,也深深迷上種植的樂趣和成就感。泥土和植物,真是上帝美好的創造物
Thumbnail
案主表示這種植物很好種,但其實Zakiya覺得是她把這盆圓葉椒草照顧得很好~👍 一般認為植物不會動、也不會發出聲音,很多時候缺乏存在感(甚至因為被遺忘而乾死),應該對人類沒什麼感覺吧?但其實他們對人類的觀察與理解不輸給動物家人、有時甚至更細緻。
Thumbnail
案主表示這種植物很好種,但其實Zakiya覺得是她把這盆圓葉椒草照顧得很好~👍 一般認為植物不會動、也不會發出聲音,很多時候缺乏存在感(甚至因為被遺忘而乾死),應該對人類沒什麼感覺吧?但其實他們對人類的觀察與理解不輸給動物家人、有時甚至更細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