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把 AI 當成人,是為了減少認知跟學習的負擔

13-avatar-img
發佈於🤖 AI 工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幾年 AI 工具蓬勃發展,我一直用「如果這些 AI 其實是人的話,它的表現算好還是不好」這樣的視角來評價和判斷它們。主要原因是,這樣做能有效降低認知負荷跟學習負擔。

以下舉幾個例子。

用直覺判斷 AI 的聰明程度

心理學上,要判斷一個人的智商或是在某項專業領域的能力,需要標準化的測驗,以及嚴格的變量控制。最終得到一個可以用來比較的分數。

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並不會用這些工具,而是自然而然地透過對話和觀察反應,來判斷一個人的專業能力或聰明程度。在很短的接觸時間,就能產生一個大概的印象。

這種人類基本上都會有的技能,用在對話型的 AI 上面也很直覺。AI 的反應快不快、有沒有理解我們的意思、有沒有做出正確的回應,如果運用人與人互動的直覺,可以讓我們減輕很多思考負擔。

你不需要像研究人員,準備標準化測試來檢驗 AI,只要用自己熟悉的主題跟它們聊聊,就可以在對話中判斷它的水準。

反應速度透露智慧線索

反應速度是心理學中常常用來判斷人們智力高低的一項指標。一個人思考時,他是不假思索就給答覆,還是想了一下才回答?我們很容易觀察到這些速度差異,也感受得到某些問題,對方花了更多腦力去反應。

而使用 AI 工具時,反應速度也可以是很自然能夠感受的指標。有些對話模型幾乎不假思索就會吐出結果,有些會經過所謂的思維鏈或思考過程。我們可以用跟人對話的臨場反應來判斷這個 AI 花了多少「腦力」,或是它在快速反應的情況下答得好不好。

比如說我剛接觸 Cursor 時,因為它的 Tab Completion 很精準而且非常快速,好像猜得到我要做什麼事情,就像有讀心術一般!這些表現就讓我對它的「聰明」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AI 工具的反應速度當然有很多的影響因素。輸入的內容、模型的訓練、工具設計,乃至於當前算力有多少,都會影響所謂的「反應時間」。不過人也是一樣的,在不同條件下(例如精神好 vs 沒睡飽)的反應也大不相同。

所以,我並不是要拿對 AI 反應的直覺,當作判斷 AI 工具本身能力的指標。而是「這個 AI 工具現在的表現,能不能幫助我完成需要的工作」。這個直覺判斷,跟把一項工作能否交代給某人,基本相同。

管理技能的無縫轉移

在使用 Cursor Agent 以及後來的 Claude Code 這些 AI agent 工具時,我發現它們能掌握的範圍越來越廣,寫得越來越好。所以,人機之間的角色逐漸變換,我負責下指令跟檢驗成果,而讓 AI 主要擔任撰寫程式碼的工作。

這些經驗讓我直接想起當工程師主管時的角色轉換。從一個自己寫程式的工程師變成要指揮、帶領其他人一起完成專案。我有分派工作的權限跟責任,並且負責團隊的工作流程規劃跟把控。而 code review 與回覆意見,越來越佔據工作時間。

這些帶團隊的技能跟工作流程,到了在用 AI Agent 時,對我來說根本是一模一樣的。我完全可以用帶人類團隊的技能來帶 AI、教 AI 學會我(們)團隊的開發規範。

從 Claude Code 目前的能力水準,我預測未來軟體工程師會有越來越多機會變成上述這種「AI 管理職」的角色。不管你喜不喜歡管人,管理 AI 的工作狀況可能都是未來職涯上跑不掉的事情了。

團隊新人與 AI Agent 的導入邏輯

在軟體開發團隊有新人加入時,比較好的團隊會有文件與資深工程師作為教練,讓新人可以快速上手。比較沒經驗的團隊,則可能把權限開給新人以後,讓他自己去研究。

同樣的,在把專案導入 AI Agent 時,公認比較好的作法也是準備好專案介紹的文章、團隊開發規範的文件。Cursor 的 .cursorrules、Claude Code 的 CLAUDE.md、ChatGPT 的 AGENTS.md 都是這樣的東西。其實內容跟新人 onboarding 的文件,本質上大同小異。

如果手邊的專案沒有這些文件,在導入 AI Agent 時,至少也會先叫他分析現況,整理一些文件。這就跟叫新人自己去研究、寫寫筆記,是一樣的過程。而且我們還會去根據它/他整理地怎樣,多少就可以判斷掌握程度與能力。

你看,新人 onboard 跟把 AI Agent 導入專案,所需要的文件跟流程非常相似。評估他們表現也能夠用相同的方法。所以,若你具備讓新人快速上手的能力的話,導入 AI Agent 應該一點也不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2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 AI 工具 、🧠 軟體開發思維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3+
1.2K會員
69內容數
13 以 10+ 年 iOS 開發經驗為基礎撰寫,助你在 AI 時代成為更有自信的技術工作者。 ❤️ 支持 13 創作! 🤖 AI 工具實戰經驗與深度思考 🧠 軟體開發思維、職涯發展建議 💡 實用技巧與踩坑經驗分享 😔 開發者身心健康與職業傷害
13+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AI 時代改變了開發遊戲規則:寫測試從「沒時間」變成必要實踐,寫文件從負擔變成指引,Code Review 變得更重要,而個人品味成為決定成果品質的關鍵。四個重新思考的開發實踐,讓 AI 協助你做出更有價值的工作。
2025/07/17
AI 時代改變了開發遊戲規則:寫測試從「沒時間」變成必要實踐,寫文件從負擔變成指引,Code Review 變得更重要,而個人品味成為決定成果品質的關鍵。四個重新思考的開發實踐,讓 AI 協助你做出更有價值的工作。
2025/07/14
休假兩週回來了。來分享一下我目前的 AI 工具使用現況給讀者參考。 由於 AI 工具變化很快,每個人的工作目標與流程習慣都不盡相同,所以只能說是 2025 年 7 月的一個 snapshot 吧。
2025/07/14
休假兩週回來了。來分享一下我目前的 AI 工具使用現況給讀者參考。 由於 AI 工具變化很快,每個人的工作目標與流程習慣都不盡相同,所以只能說是 2025 年 7 月的一個 snapshot 吧。
2025/06/28
當你發現一個工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時候,一開始應該會覺得很高興,因為這可以省下大量工作時間。但是像 AI Agent 這種工具,它快速做完之後就會停下來等你的輸入,也確實能接住你的需求,就會想再給它下一步的工作,甚至不斷想要丟更多工作。
2025/06/28
當你發現一個工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時候,一開始應該會覺得很高興,因為這可以省下大量工作時間。但是像 AI Agent 這種工具,它快速做完之後就會停下來等你的輸入,也確實能接住你的需求,就會想再給它下一步的工作,甚至不斷想要丟更多工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最近 AI 技術在翻譯領域的不同應用,包括使用 AI 生成履歷照片和文章標題建議。作者通過實際應用分享了AI技術的優點和適用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 AI 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如果您對 AI 技術有興趣,歡迎追蹤本文作者的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最近 AI 技術在翻譯領域的不同應用,包括使用 AI 生成履歷照片和文章標題建議。作者通過實際應用分享了AI技術的優點和適用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 AI 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如果您對 AI 技術有興趣,歡迎追蹤本文作者的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12 個超酷的免費 AI 工具,讓你讀書事半功倍,成績突飛猛進!從課堂筆記到科研論文,這些 AI 工具都能助你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成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12 個超酷的免費 AI 工具,讓你讀書事半功倍,成績突飛猛進!從課堂筆記到科研論文,這些 AI 工具都能助你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成效。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