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孽子》|獨屬於台灣的潮濕文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身為00後出生的我,回看1970年代正處台灣威權時期與戒嚴後社會轉型時期的故事,很直觀的感受到了民主主義為我們現在帶來的社會進步。

在故事裡的所有像被悶在塑膠袋裡,濕黏、悶熱,逃不出去,但各個人物卻又在這層透明隔絕裡,彼此靠近,彼此取暖,找到保護、安全感。

我印象中的台北,是高樓、西裝制服、擁擠的捷運,但白先勇所描繪出來的台北,好像是秩序顛倒的城市,光鮮亮麗的表象下藏著的是新公園裡的對視、暗巷中的肩膀、逃家少年的呼吸聲,是這座城市不被說出口的脈動。

是不是因為台北的雨季,所以從文字裡滲出來壓抑。

在小說的開頭,短短兩頁,為故事烙印下最沉重的傷疤。李青被父親逐出家門,退學通知書成了他的把柄──直接證明了他自己是被社會排拒在外的異類。無處可去的他,最後走進新公園。那裡也聚集了一群被驅逐的人:同性戀者、男妓、社會底層的邊緣角色。這片公園就像台北夜晚最隱密的一片角落,有自己的秩序,也有自己的傳說。

《孽子》之所以觸動到了我,不只是因為它是同志文學的經典,而是因為白先勇把「人」放在了「同性戀」之前。他筆下的人物,會愛、會嫉妒、會孤單、會想要被擁抱,這些情感並不專屬於某一個群體,而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痛苦與渴望。但當這些情感發生在一群被社會視為「異類」的人身上時,就會顯得格外艱難,也更讓人心疼。

讀《孽子》時,我總覺得自己聞得到新公園的味道:泥土的濕氣、混雜著煙味與廉價香水的夜晚,還有被壓抑的慾望在陰影裡悄悄蔓延。那種潮濕感不僅僅是天氣,更是人物內心的狀態。他們渴望愛,渴望生存,卻在城市縫隙裡苟延殘喘。

原來這座城市的華麗表象底下,還有一群人帶著赤裸純粹的靈魂,努力想要活下去。

或許,正如我標題所述,這就是「獨屬於台灣的潮濕文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杯金桔檸檬
5會員
38內容數
來一杯金桔檸檬,品一品酸甜🧩
一杯金桔檸檬的其他內容
2025/07/22
瑪格麗特,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妓女,與阿爾芒,一個出身貴族的青年,他們之間身份的懸殊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茶花女》一本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2025/07/22
瑪格麗特,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妓女,與阿爾芒,一個出身貴族的青年,他們之間身份的懸殊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茶花女》一本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2025/07/09
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 透過許三觀十二次賣血的經歷,余華讓我們看見了中國社會從傳統農業走向市場經濟時,底層人民所面對的各種矛盾與衝突。許三觀一次次賣血,不只是為了餬口活命,更像是在用沉默的方式質問這個時代。他的血,某種程度上成了他與這個變動社會之間最直接的連結,也是最深刻的控訴。
Thumbnail
2025/07/09
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 透過許三觀十二次賣血的經歷,余華讓我們看見了中國社會從傳統農業走向市場經濟時,底層人民所面對的各種矛盾與衝突。許三觀一次次賣血,不只是為了餬口活命,更像是在用沉默的方式質問這個時代。他的血,某種程度上成了他與這個變動社會之間最直接的連結,也是最深刻的控訴。
Thumbnail
2025/07/07
《白夜行》讀後感:探討東野圭吾筆下雪穗與亮司扭曲的愛與命運。小說結構精巧,宛如拼圖,層層揭露兩人因童年創傷而衍生的悲劇,以及他們看似共生卻又永不相見的關係。深入探討人性的黑暗面與愛恨糾葛
Thumbnail
2025/07/07
《白夜行》讀後感:探討東野圭吾筆下雪穗與亮司扭曲的愛與命運。小說結構精巧,宛如拼圖,層層揭露兩人因童年創傷而衍生的悲劇,以及他們看似共生卻又永不相見的關係。深入探討人性的黑暗面與愛恨糾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前陣子在公司無意間看到這本書,趁著空檔翻讀以後,超級震驚,沒想到報導者的採訪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出版成書籍刊物,前半部分為漫畫,由台灣漫畫家廢廢子操刀,後半部分為深度專題報導。
Thumbnail
前陣子在公司無意間看到這本書,趁著空檔翻讀以後,超級震驚,沒想到報導者的採訪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出版成書籍刊物,前半部分為漫畫,由台灣漫畫家廢廢子操刀,後半部分為深度專題報導。
Thumbnail
自認直男異性戀的我,生平第一次接觸的同志文學,是白先勇的《孽子》。在剛解嚴的時代偷偷讀這本書,其實是很掙扎的:一個就讀男校的高中生,萬一被人發現在讀這種「娘娘腔」的東西,一定會被直男同學們覇凌的。但是《孽子》所描寫的同志世界實在迷人,在台北新公園的夏夜裏揮汗尋覓真心的過程,在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奮力求生
Thumbnail
自認直男異性戀的我,生平第一次接觸的同志文學,是白先勇的《孽子》。在剛解嚴的時代偷偷讀這本書,其實是很掙扎的:一個就讀男校的高中生,萬一被人發現在讀這種「娘娘腔」的東西,一定會被直男同學們覇凌的。但是《孽子》所描寫的同志世界實在迷人,在台北新公園的夏夜裏揮汗尋覓真心的過程,在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奮力求生
Thumbnail
稍微翻閱書封書背簡介,讀者應預期會讀到的是關於陽剛氣質的女生對社會規範與框架的不滿、怒氣。隨著章節一篇篇推進,然後才知,更讓人深刻的是凝結在空氣裡的懸問、是流水環繞包裹的溫柔。
Thumbnail
稍微翻閱書封書背簡介,讀者應預期會讀到的是關於陽剛氣質的女生對社會規範與框架的不滿、怒氣。隨著章節一篇篇推進,然後才知,更讓人深刻的是凝結在空氣裡的懸問、是流水環繞包裹的溫柔。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我想現在的妳,應該是個十八歲的俏妞,就像我在妳留下來的相簿裡看到的那樣,美得讓人心動……
Thumbnail
我想現在的妳,應該是個十八歲的俏妞,就像我在妳留下來的相簿裡看到的那樣,美得讓人心動……
Thumbnail
三月「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劇本創作3之3──那場穿越時空的哀戀……
Thumbnail
三月「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劇本創作3之3──那場穿越時空的哀戀……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華文的推理懸疑故事,所以一打開這本書之後很快就陷入劇情,瞬間成為故事背景N鎮的小市民。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華文的推理懸疑故事,所以一打開這本書之後很快就陷入劇情,瞬間成為故事背景N鎮的小市民。
Thumbnail
為了跑讀墨馬拉松跟朋友借了這本台灣作家寫的小說,原本期待有明顯的BL要素,結果期待稍稍落空。XD(不過故事是好看的) 故事描述主角張亦賢從小就看得到其他人的感情線,無論是友情、愛情、對物品愛惜之情......等等感情,每個人身上都長了多多少少的不同顏色的光線。
Thumbnail
為了跑讀墨馬拉松跟朋友借了這本台灣作家寫的小說,原本期待有明顯的BL要素,結果期待稍稍落空。XD(不過故事是好看的) 故事描述主角張亦賢從小就看得到其他人的感情線,無論是友情、愛情、對物品愛惜之情......等等感情,每個人身上都長了多多少少的不同顏色的光線。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在寄生上流原版中,黑白色調呈現出社會階級的對比,並透過暴雨在金家和樸家的生活環境上做出強烈的對比。善惡也呈現出黑白的光譜,顯示人性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在寄生上流原版中,黑白色調呈現出社會階級的對比,並透過暴雨在金家和樸家的生活環境上做出強烈的對比。善惡也呈現出黑白的光譜,顯示人性的不確定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