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很自信、開朗,曾經我認為10年、15年後的自己也會繼續以這個樣子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事與願違,我在11歲時遇上了霸凌事件,導致我後來的人生產生了劇變......。
我不認識自己了
小時候的我,也就是11歲之前,對自己的能力以及自信是非常認可的,對於完成某件事情的態度也是正向積極,雖然喜歡臨時抱佛腳這個壞習慣當時就有,但並不會讓時間造成的壓力阻礙未來其他任務的完成。
面對社交也是異常積極,當時的我喜歡站出來組織一些活動,就以分組小組長當作例子,或許是因為我有不錯的溝通能力以及滿腦子的想法,所以我帶領的小組通常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件事情也成為當時的成就感之一。
在11歲到12歲這段時間,雖然我的身心已經開始受創,但我仍然樂忠於把腦袋中的想法實踐並組織。當時剛好是大逃殺很流行的時間點,所以我自己研究出了一套遊戲系統,並在下課時間帶著朋友們玩,原本只有少少幾個人,但到後來幾乎有半個班級以上都會跟著一起玩,其中也包括那些並不喜歡我的人,但是在遊戲中大家好像也沒有起過很多爭執。
時間流逝之快,如今我已經18歲了,我並沒有隨之變得更加成熟,有一種我就停留在當時的感覺,並不是說我現在還和當時一樣幼稚,而是我面對生活、面對社會的態度似乎還停留在一個我不滿意的階段,加上不敢表述自己意見這個Buff,我逐漸迷失了自己。
想像中的自己
職業
還記的最開始我的夢想職業是Youtuber,當時正值台灣Minecraft實況主以及聖火玉尊的巔峰期,讓我非常的嚮往那樣的創作以及表達方式,我也曾經創辦了自己的頻道,且更新了一陣子,但到後來為了國中升學我不得停下了這段短暫的嘗試。
後來在國中,因為報復性消費,我理想中的職業變成了商家,我覺得買賣交易是可以嘗試的賺錢渠道之一,於是我開始在校園中販賣零食,也在網路上開啟了我的網店,但事實證明這條路並沒有我想像中的簡單,而且在校園中買賣本來就不是很恰當。
可能因為家庭的關係,小時候的我認為長大後我一定是那種學業不差且積極向上的人,以當時的心態來說這樣子的想像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我真的有本錢去說出這樣的夢想,只不過後來這個想像逐漸成為折磨自我的其中一點。
大學學系
如我前面所說,我最開始的職業夢想是Youtuber,所以我最開始想讀的是多媒體傳播,但後來隨著心態轉變,變成了心理系或是諮輔系,但最近又在思考要不要讀資工,總之最終應該就是會在資工跟諮輔之間做選擇吧!
社交
我小時候的社交圈是非常充實的,有同學、補習班同學、各校老師、媽媽朋友的小孩等等,但到現在幾乎只剩下網路上一起打遊戲的朋友,最初在現實中認識且還有連絡的屈指可數。
小時候我以為我長大後會一直是人群中的開心果,人緣不會差到哪裡去,事實證明我的人緣還是不差,但是人脈就少了很多,老實說心情是失落的,處於一種渴望社交又恐懼社交的狀態,這樣的矛盾也常常是我心情不好的原因。
實際上現在的自己
現在的我,18歲,活得稀里糊塗。
成年了之後,既沒有比較成熟,也沒有比較了解自己,好像過去吸收的一切都毫無用處,明明活了18年,在此刻卻好像要重新開始。
別人都在往前走,但我好像停滯了,即使我自己知道我有在進步、有在努力,但放在上帝視角我仍然會比較自己和別人的落差。我也想要努力,但是努力多次換不來成果導致我越來越悲觀、沮喪,不得不讓自己休息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某種情況來說,長大就是要開始面對世界的過程,可以擁有越來越多權利,但同時也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而我在中間過程經歷了很長一段的保護,所以現在有一種我好像跳過了許多階段,直接就變成了他人口中的大人的感覺。
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曾經期盼的長大模樣嗎?
現在的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寫了這麼多,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就真的從頭來過,重新定義我這個人。
短期目標
想要能夠管理自己,生活也好情緒也罷,已經受夠了不受控的生活,也已經不想再收拾失控造成的爛攤子。雖然說是短期目標,但我其實也不知道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真正學會這件事情。
在我慢慢走出黑暗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作息真的是很重要的因素,好好睡覺好好起床真的能夠影響我一整天的心情,前面還在極度低潮時當然說這些都是空談,但現在的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整理作息了。
至於情緒的部分還是需要慢慢來,在2025上半年我過得蠻舒坦的,沒有過多的負面情緒波動;但到了下半年,事件接踵而來,心情實在是不怎樣,不過在我停更了一陣子後,現在又找回了我生活的動力。這也代表我是有能力自癒的,不像從前我毫無頭緒,只能等時間沖淡一切。
長期目標
我想要快樂,快樂對我來說是一個很複雜的情緒,唾手可得又來之不易。
這樣說吧~要留住快樂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很多時候明明是有正向情緒在的,但是時常會被另一個質量小很多的負面情緒摧毀,如果能夠讓我自己多一些自信、少一點自卑就好了。
18歲版本的自我介紹
- 我,呆頭鵝,是一隻鵝(?)
- 很愛喝酒(?)
- 我能夠很嚴肅,也能夠很幽默、很搞笑
- 樂於助人,但不過度插手他人事情
- 抗壓能力依舊不怎樣,但我能夠在自己的安撫或別人的幫助下走出來
- 對未來抱有期待,即使知道自己選的路通常不太好走
重新詮釋「長大」
過去以為長大是一條直線,現在才知道是一連串的反覆、一大堆的試錯。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找不到該努力的方向;也不是沒有改變,而是改變得太碎,自己都沒察覺。
每一天的腳步其實都是在成長,都是在長大,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即使選擇的當下看似不樂觀,不代表未來還是會一樣持續下去,或許其中會有許多我可以學習的地方。
期盼中的長大,多少都摻雜了許多水分,或許是年少時不懂社會陰險、不知道獨自生活的難處、不理解動力被消磨殆盡的落魄,導致大部分的人回憶小時候的夢想都還現在的自己相差甚遠。
但也因為成長的過程中並不會是一成不變,自己永遠是自己,不過想法還是會變動,小時候的天真想法很多在成長過程中就被自己否決了,這並不是誰的問題,單純是自己的性格或思考得方向不同而已,其實是很正常的。
最後致每一個還在長大的你一句話:
Maybe I made a mistake yesterday, but yesterday's me is still me.
也許我昨天犯了錯,但昨天的我,依然是我。
Today, I am who I am with all of my faults and my mistakes.
今天的我,帶著所有的缺點與錯誤,依然是我自己。
Tomorrow, I might be a tiny bit wiser, and that's me, too.
明天的我,也許會稍微更懂一點,那也是我。
-RM 金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