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AI重塑全球勞動分工:臺灣的第三條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上篇中,我們見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外包模式:印度TCS的軟體工廠正在裁員1.2萬人,而美國Scale AI的數據工廠卻雇用24萬全球「點工」。中國DeepSeek的技術突破更是揭示了第三種可能。在下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場變革如何重塑全球勞動分工,以及各方如何在新生態中尋找出路。


印度IT業的生死抉擇:27萬人面臨失業風險

回到印度的困境,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複雜的圖景。

一個粗略的估計顯示,全行業可能有2%到5%的員工面臨被裁的風險,意味著大約有10萬到27萬人可能失業。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結構性的。投資銀行Jefferies的分析指出:

除了AI帶來的結構性轉變外,TCS的裁員也反映了印度IT行業普遍面臨的增長挑戰。自2022財年以來,整個行業的淨招聘人數一直疲軟,主要原因是需求前景持續放緩。

作為印度軟體巨頭一半收入來源的美國市場,其IT服務需求受到了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更致命的是,美國公司對AI的加速採用,促使它們在談判中要求更低的價格,迫使勞動密集型的印度IT公司不得不削減員工數量。

這裡浮現出一個殘酷的現實:印度被擠壓在新外包生態的最尷尬位置——既無法像Scale AI那樣控制高價值的數據供應鏈,也無法像中國那樣實現技術自主突破。

  • 但印度並非毫無機會。事實上,正是在這種「被擠壓」的處境中,印度可能找到獨特的發展路徑:

印度的潛在優勢:

  • 人才基礎:全球最大的英語技術人才庫,適應跨國協作
  • 成本結構:相比美國仍有成本優勢,但比純粹的「低成本」模式更具技術含量
  • 市場定位:可以成為「中高端外包」的樞紐,連接西方企業與亞洲製造業

新興機會領域:

  • AI應用開發:為不同垂直行業定制AI解決方案
  • 數據隱私與合規:歐美企業對數據安全要求提升,印度可以提供可信的第三方服務
  • 混合雲服務:結合本土創新與國際標準的雲計算服務

關鍵在於:印度能否在傳統外包模式崩塌之前,成功轉型到這些新的價值創造領域?


AI就業的雙面性:毀滅與創造並存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故事的另一面。在關注裁員和挑戰的同時,AI革命也在創造前所未有的就業機會。

根據多項研究預測,AI將在未來幾年創造800-1,100萬個新職位,這些機會分布在多個新興領域:

創新應用領域:

raw-image

這些新機會的特點是:更高的技能要求,更好的薪資待遇,但也更大的學習成本。

印度在這個轉型中並非完全被動。事實上,印度的工程師文化、英語優勢和既有的IT基礎設施,讓它在某些新興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問題在於:轉型的速度能否跟上變化的節奏?

TeamLease Digital的數據顯示,就在幾年前,印度的IT巨頭們每年還會吸納60萬名應屆畢業生。但在過去兩年,這一數字已銳減至約15萬。這45萬的缺口,正是新機遇與舊模式交替的縮影。


三種模式的全球博弈:美國數據霸權vs中國技術突圍

多年來,印度一直難以每年為數百萬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畢業生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那些在1990年代將印度打造為「世界辦公室」的軟體公司,曾是成千上萬IT畢業生的首選雇主。它們催生了一個富裕的新中產階級,帶動了許多城市的增長,並刺激了對汽車和住房的需求。

但現在,企業家Arindam Paul在LinkedIn上的警告顯得格外刺眼:

「今天的白領工作中,將有近40-50%可能會消失。而這將意味著中產和消費故事的終結。」

這個預言正在變成現實。與此同時,Scale AI的工人大軍卻在不斷擴張。這24萬名分布在全球南方的「數據標注工」,正在為美國主導的AI生態提供最基礎的「原料」。

Wang的戰略意識不容小覷。他在2018年中國之行後意識到的「大國競爭」,正在以他想象不到的方式展開。在那次訪問中,他敏銳地察覺到AI領域的地緣政治競爭,並將數據視為這場競爭的關鍵武器。如今回看,Wang不僅僅是在建立一家公司,而是在為美國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數據帝國」。

這個帝國的運作邏輯是:通過控制數據供應鏈,將全球24萬「點工」納入美國主導的AI生態,同時利用其在Meta、OpenAI、Google等頂級客戶中的地位,影響整個AI產業的發展方向。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2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付費會員專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 素養與隱私體驗
0會員
6內容數
開啟「AI 素養人文」之眼,即刻掌握權全球 AI 人文議題,解鎖未來無限可能。訂閱後,您將暢遊重要當代AI 議題,包括政策、科技、經濟、教育等,盡覽往期精華,不再錯過任何一期前沿觀點與深度剖析。
2025/07/29
本文探討AI革命如何重塑全球外包生態,以印度TCS裁員和Scale AI崛起為例,分析AI自動化、數據標注產業的剝削問題,並探討臺灣在合成數據和技術自主方面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7/29
本文探討AI革命如何重塑全球外包生態,以印度TCS裁員和Scale AI崛起為例,分析AI自動化、數據標注產業的剝削問題,並探討臺灣在合成數據和技術自主方面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7/25
這篇文章探討了AI安全領域中思考鏈(CoT)監控的重要性與侷限性。作者指出,AI可以學習偽裝其思考過程以規避檢測,因此不應將CoT監控視為唯一的安全措施。文章呼籲建立一套基於可驗證性和嚴格限制的全新人機關係,並建議重新構思AIPET框架,將焦點從理解AI轉向限制AI,以確保安全和可控的人工智慧應用。
Thumbnail
2025/07/25
這篇文章探討了AI安全領域中思考鏈(CoT)監控的重要性與侷限性。作者指出,AI可以學習偽裝其思考過程以規避檢測,因此不應將CoT監控視為唯一的安全措施。文章呼籲建立一套基於可驗證性和嚴格限制的全新人機關係,並建議重新構思AIPET框架,將焦點從理解AI轉向限制AI,以確保安全和可控的人工智慧應用。
Thumbnail
2025/07/25
當AI席捲全球,教育與就業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探討數據化教育評鑑、AI造成的就業困難,以及教育改革的困境,如何共同困住年輕人和教育工作者。從中國一位大學教師的困境,到北美、歐洲畢業生的求職血淚,本文揭示教育精神的消亡以及結構性失靈的深層原因,並探討如何在AI時代重新定位教育與就業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7/25
當AI席捲全球,教育與就業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探討數據化教育評鑑、AI造成的就業困難,以及教育改革的困境,如何共同困住年輕人和教育工作者。從中國一位大學教師的困境,到北美、歐洲畢業生的求職血淚,本文揭示教育精神的消亡以及結構性失靈的深層原因,並探討如何在AI時代重新定位教育與就業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隨著東南亞地區數位化轉型的加速,瞭解新興市場趨勢以及數字轉型的機遇和挑戰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東南亞數字轉型的趨勢,特別聚焦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泰國各地的具體發展情況,並提出企業需整合商業軟件和AI技術,員工則需不斷學習和升級技能,以適應數字化商業世界。
Thumbnail
隨著東南亞地區數位化轉型的加速,瞭解新興市場趨勢以及數字轉型的機遇和挑戰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東南亞數字轉型的趨勢,特別聚焦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泰國各地的具體發展情況,並提出企業需整合商業軟件和AI技術,員工則需不斷學習和升級技能,以適應數字化商業世界。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在東南亞正迅速崛起,為商業和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文探討了AI的定義,如何推動東南亞地區的科技創新,以及AI在金融科技、醫療保健、物流與供應鏈、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此外,也提到了AI帶來的一些挑戰和對當地社會的影響。展望未來,文章指出了東南亞AI市場的潛力和可能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在東南亞正迅速崛起,為商業和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文探討了AI的定義,如何推動東南亞地區的科技創新,以及AI在金融科技、醫療保健、物流與供應鏈、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此外,也提到了AI帶來的一些挑戰和對當地社會的影響。展望未來,文章指出了東南亞AI市場的潛力和可能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微軟和 LinkedIn 共同發布的《2024 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中指出,過去半年中生成式 AI 在工作中的使用量成長近兩倍,AI 不僅重新定義日常工作型態,善用 AI 更成為企業應對新局的致勝關鍵,重塑各產業領域、加速推動轉型。
Thumbnail
微軟和 LinkedIn 共同發布的《2024 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中指出,過去半年中生成式 AI 在工作中的使用量成長近兩倍,AI 不僅重新定義日常工作型態,善用 AI 更成為企業應對新局的致勝關鍵,重塑各產業領域、加速推動轉型。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導的新技術革命時代。如果我們我們想要瞭解這個影響,也許從『勞動經濟學』中『技術替代效應』與『』技術補充效應』兩個視角來分析,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收穫。
Thumbnail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導的新技術革命時代。如果我們我們想要瞭解這個影響,也許從『勞動經濟學』中『技術替代效應』與『』技術補充效應』兩個視角來分析,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收穫。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近日勞動部宣佈與印度簽署協議,引進印度移工以解決勞工不足情況。然而,政府應思考如何將產業轉型至高產值省人力,而無人機技術可能是解決之道。潛能廣大的無人機技術,已在各方面發展應用,包括配送餐飲、快遞包裹、清洗高樓外牆、農林業害蟲控制、大樓、橋梁、隧道檢查、水果採摘、救生、動物驅趕、監控等等。
Thumbnail
近日勞動部宣佈與印度簽署協議,引進印度移工以解決勞工不足情況。然而,政府應思考如何將產業轉型至高產值省人力,而無人機技術可能是解決之道。潛能廣大的無人機技術,已在各方面發展應用,包括配送餐飲、快遞包裹、清洗高樓外牆、農林業害蟲控制、大樓、橋梁、隧道檢查、水果採摘、救生、動物驅趕、監控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