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AI時代的教育與就業危機:全球青年困境與結構性失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場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一方面,從北京到波士頓,決策者們史無前例地強調將 AI 與計算機科學納入教育核心,視其為通往未來的唯一船票。浙江大學將 AI 設為通識必修課,而早在十多年前,MIT 的學者就已呼籲將 CS 納入基礎教育。

raw-image

但另一方面,一個巨大的矛盾正在上演:當我們高喊用 AI 賦能下一代時,卻正用一套源自同樣技術邏輯的、冰冷的數據監控體系,扼殺著教育的靈魂。與此同時,AI 技術本身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蝕著它本應服務的初階白領工作崗位,讓斥巨資培養出的畢業生們,一出校門就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這不只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一場席捲全球的危機。從北美、歐洲到中國,數據化的教育評鑑、AI 催生的就業困難,以及進退失據的教育改革,三股力量交織成一張大網,困住了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也困住了日益倦怠的教育者。

這場全球性的困境,從一位中國大學教師的掙扎,看見教育精神的消亡;從三大洲畢業生的求職血淚,揭示一個嶄新而殘酷的就業市場;最終,我們將探討這一切背後的深層結構性原因。


教師的牢籠——當「育人」變成「數據生產」

「我不知不覺中,正在淪為各種 AI 教育產品的數據提供者,以及大模型『知識圖譜』上的標記工人。」

raw-image

中國一所大學的社會學老師喬喬(化名)的這句話,赤裸裸地揭示了全球教育者正面臨的普遍困境。她的故事,是這場全球危機最生動的縮影。在她的課堂上,AI 輔助督導,透過攝影機統計學生的「抬頭率」;她的教學被拆解成一個個可量化的指標,由大多是理工科背景的督導,用一套中小學的僵化模板來評判。她傳授的「看待問題的視角」——這種文科教育的核心價值——在評估體系中,被斥為「沒有知識點」、「太高高在上」。

喬喬的困境並非孤例。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學術泰勒主義」運動—其核心是將工業時代追求效率、量化、標準化的管理邏輯,生硬地套用在學術這個講求創造與啟發的場域。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 82% 的教授認為,這種數位化的績效管理正在蠶食學術自由。從教室的全天候錄音錄影,到基於學生評分的績效考核,一種將教育徹底量化的管理思維正在全球蔓延。而身處其中的教師,則不得不面對外行指導內行的荒謬。

「督導們大多是理工科背景,」喬喬無奈地說,「他們無法理解文科的教學模式:為什麼沒有知識點?為什麼講課像是在聊天?有一次我僅僅是結尾感慨了一句『有時候你選擇在哪做田野,其實是命運冥冥之中的安排』,結果督導就在評語裡寫我跟學生宣揚宿命論。我都氣笑了。」

raw-image

這背後是根本性的價值衝突:當教育的目標從「啟迪思想」窄化為「生產可量化的知識點」時,教師便從「引路人」淪為「數據工人」。熱情在這種環境下迅速被消磨,一位同事的話代表了許多人的心聲:「差不多準備準備就得了,不要對教學有那麼大情懷。教學只是評职称中的一個小要點,你當下核心的任務,還是自己的科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付費會員專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 素養與隱私體驗
0會員
6內容數
開啟「AI 素養人文」之眼,即刻掌握權全球 AI 人文議題,解鎖未來無限可能。訂閱後,您將暢遊重要當代AI 議題,包括政策、科技、經濟、教育等,盡覽往期精華,不再錯過任何一期前沿觀點與深度剖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教育與職業市場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傳統教育體系,從小學到研究所,往往無法滿足職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教育與職業配合體系——職途導航。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教育與職業市場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傳統教育體系,從小學到研究所,往往無法滿足職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教育與職業配合體系——職途導航。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