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齡練習四把拳
作者:老衲
老衲一直以為,武功當中有很多東西,不管名詞演變是啥,其實都是同一件事情,甚至是連這些名詞都不用知道,只要打多了練多了,自然能有所體悟(當然若無人引領,體會與掌握的時間會較慢),根本不需要師傅教,事實上師傅只起到引導與啟發的作用而已,並沒有真正交給你什麼東西,所有的武功本源都是來自於自身,並不是也並不能由別人交給你。
說一個名詞,好比「內勁」,很多人把內勁描述的玄之又玄,其實老衲以為,內勁不過就是透過某些專業性的訓練,讓學者能夠將渾身的力量結合在一點發出,這過程本身並沒有什麼玄奧之處,只有訓練的方法好不好,進度快不快的問題,當然,某些天生運動領悟力較好的人,可以跳過常規訓練,一點就通,不過這並不是常態,可能一萬人當中只有一兩個人而已,而絕大多數人,還是需要透過按部就班一步一階的訓練模式,才能逐漸掌握與運用內勁。
當然,同樣是懂內勁的人,也有掌握程度的熟練差異,好比都是棒球好手,也有大聯盟小聯盟的差別,一層不到一層迷,越是高階的搏擊選手,他們的教練對其發力的講究度與細節雕琢得也越細,某些國外的專業搏擊訓練機構,甚至講究到發力時,每個關節的角度不能有三度以上的落差,其實這種訓練,在某種程度上,也已經是在求內勁,只是他們的名稱未必叫做內勁罷了。
再說一個特殊的名詞,便是「氣」,氣這個東西其實每個人都有,差別只是在懂不懂得掌握與運用,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而且即使你不知道這名詞,只要按照懂氣的師傅傳授的動作練去,便已經在煉氣了,很多人糾結於氣感與大小周天一類的東西,那叫做刻舟求劍,執著表象,反而未必是好事。
舉一個例子,老衲前幾個月收了個徒弟叫布萊恩,布萊恩原來喜歡練柔術與泰拳,也對傳統武術有興趣,經人介紹來找老衲,說想練練看心意六合拳,老衲當時一看布萊恩,叫他動幾下子,心裏便忍不住嘆氣,暗道這布萊恩個頭雖大,可身上的氣不通,無奈一言既出,什麼馬難追,答應收徒便收了,只得老實教拳,沒想到不過三四個月,布萊恩便興致沖沖地跑來跟老衲說,衲師父,最近幾個月我在練柔術泰拳之餘,也兼練老衲的心意六合拳,沒想到運動表現也有突破,自覺身體的協調性改善很多,老衲大笑,說,原來你氣不通,現在稍微沒那麼不通,但還是不通,還得繼續鍛鍊,不過,你的泰拳與柔術訓練絕不可斷,傳武沒那麼神,只是從另外的一個角度提供你鍛鍊身體體質的方法而已,有其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什麼神功神技。
說老實話,布萊恩根本也沒啥氣感不氣感的,但他運動表現提升,是一個可見的客觀事實,這樣也就夠了,練武功嘛,說氣說勁,不就都是為了打人嗎?能讓身體的柔韌性與強健性協調性增加,能夠在交手時增加贏面,這就夠了,何必捨本逐末,萬般強調勁與氣的作用,而落得外行好事者與吃瓜群眾們一個「不能打」的譏諷。
還是說回傳武的「氣」之一字,在心意六合的傳統體系中,「氣」的功法鍛鍊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四把拳,不過這是老衲個人的講法,與他人無涉,外頭有很多說四把拳是啥厲害套路,還是啥打人手法彙整的,老衲一概不懂,只知道四把拳是煉氣,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也不是拿來做打法運用的。
高永齡在練的是四把拳的頭幾個動作,熊出洞,下虎撲,然後是過步箭穿的預備式,這幾個動作心意門的各家各派大同小異,應該就不用老衲多做解釋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