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 重磅更新—影片摘要:一鍵將你的筆記轉為重點影片!操作教學全攻略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Google 旗下強大的 AI 筆記工具 NotebookLM 迎來了一項令人振奮的更新,於 2025 年 7 月 29 日正式推出了「影片摘要」(Video Overviews)功能!這項新功能徹底改變了我們消化和分享知識的方式,能將你筆記本中的所有資料,從 PDF、Google 文件到網頁文章,一鍵轉換成有旁白、有畫面的投影片影片。

對於學生、研究人員、內容創作者,或任何需要快速吸收並呈現大量資訊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利器。想像一下,將數十頁的研究報告,在幾分鐘內變成一段重點清晰的摘要影片,是不是很神奇?

這篇文章將為你完整介紹 NotebookLM 這項全新的影片摘要功能,並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讓你輕鬆上手,晉升為新時代的效率達人!

raw-image



什麼是 NotebookLM 的「影片摘要」功能?

簡單來說,「影片摘要」功能會運用 AI,自動分析你在 NotebookLM 中上傳的所有來源資料,然後:

  • 自動生成投影片:擷取資料中的關鍵引文、圖片、圖表和數據,製作成一張張清晰的投影片。
  • AI 語音旁白:生成流暢的語音解說,串連所有投影片,深入淺出地講解內容。
  • 視覺化複雜概念:將抽象的文字概念,轉化為更易於理解的視覺化簡報,幫助你快速掌握核心要點。

目前,這項功能生成的影片格式以「旁白投影片」為主,但 Google 也暗示未來將會推出更多元的影片呈現形式。


如何使用 NotebookLM 的「影片摘要」功能?超詳細步驟教學

準備好體驗了嗎?跟著以下步驟,一步步將筆記變成精彩影片:

第一步:建立或開啟筆記本,並新增你的資料來源

首先,登入 NotebookLM。你可以建立一個新的筆記本,或打開現有的筆記本。

接著,點擊左側的「新增來源」,將你想要分析的資料上傳。NotebookLM 支援多種格式,包含:

  • PDF 檔案
  • Google 文件
  • 複製貼上的純文字
  • 網頁連結
  • Youtube影片

raw-image

NotebookLM簡易操作與說明可參考以下文章:

第二步:前往全新設計的「工作室 (Studio)」面板

當你的資料上傳完成後,NotebookLM 會自動進行分析。將你的目光移到介面右側,你會看到全新改版的「工作室 (Studio)」面板。這裡集結了 NotebookLM 所有強大的 AI 生成工具。

第三步:開始生成你的影片摘要

raw-image

在「工作室」面板中,你會看到幾個醒目的圖示,點擊「影片摘要/Video Overviews」的圖示,AI 就會開始為你製作影片。

由於需要分析內容並生成投影片與旁白,這個過程可能會需要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具體時間取決於你提供資料的複雜度和長度。可以稍作等待,或先去處理其他事務。

撰文的時候實測生成了大概十個影片,平均都要二十分鐘左右,生成的插圖都是用可愛的圖案為主,摘要的成果很不錯,大概就是之前語音摘要配上圖片的感覺。

第四步:(選用) 客製化你的影片內容

如果希望影片能更聚焦在特定主題,或符合特定觀眾的需求,可以使用「自訂 (Customize)」功能。

在點擊生成影片後,選擇旁邊的「自訂」選項。你可以透過提示語 (Prompt) 來指導 AI,例如:

  • 給初學者的說明:「我對這個主題一無所知,請幫我解釋論文中的核心概念與圖表。」
  • 針對專家:「我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專家,請聚焦在最新的研究發現與數據分析上。」
  • 指定觀眾:「為我的行銷團隊製作一段影片,重點說明產品的市場潛力。」

raw-image

raw-image

第五步:播放、互動與分享

影片生成完畢後,你就可以在 NotebookLM 中直接播放。播放器提供了一些實用功能:

  • 調整播放速度:可以選擇 0.5x 到 2x 的速度播放。
  • 快轉與倒退:可以快速跳轉 10 秒。
  • 全螢幕播放:獲得更沉浸的觀看體驗。

當你對成果感到滿意時,可以點擊「分享 (Share)」按鈕,將影片連結傳送給同事、朋友或發佈到社群媒體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20250731)影片的生成與旁白主要支援英文但台灣的用戶已經可以使用此功能。(目前僅限英語 + 桌面版)

官方介紹

以下是Google NotebookLM官方在Youtube與X平台的介紹內容:

Google 官方影片介紹

NotebookLM官方 X帳號對於新功能的介紹


「影片摘要」功能的應用場景

這項功能用途廣泛,以下列舉幾個實用的場景:

  • 學生:快速將厚重的教科書章節、課堂筆記或學術論文,轉化為考前複習的重點摘要影片。
  • 研究人員:將多篇文獻綜合成一段簡報影片,快速向同事或指導教授報告研究進度與發現。
  • 上班族:將冗長的會議紀錄、市場分析報告或產品規格文件,製作成簡潔的影片,方便團隊成員快速理解。
  • 內容創作者:將你的部落格文章或研究資料,輕鬆改編成引人入勝的 YouTube 影片腳本或內容。

總結

NotebookLM 的「影片摘要」功能,像是一個強大的知識轉化引擎。它將 AI 的能力從單純的文字處理,提升到了多模態的內容創作,讓我們能用更直觀、更省時的方式來學習與分享。

雖然目前在語言和影片格式上還有一些限制,但這已經為我們揭示了人們未來透過 AI 輔助學習與工作的樣貌。現在就打開 NotebookLM,親身體驗這個劃時代的功能吧!

所以不懂就問NotebookLM吧!!~(硬要套方格子這個活動主題)~~😁


延伸閱讀

台灣用戶數全球前十!NotebookLM 智慧學習功能再升級—google 台灣官方部落格,20250730

告別知識焦慮:用 NotebookLM 與 Gemini 打造你的 AI 個人知識大腦一套基於 Google 工具的完整工作流—202507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13會員
105內容數
這裡分享維那思的日常與異想
2025/07/29
資訊爆炸讓你感到知識焦慮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實作,整合 NotebookLM、Gemini、Gmail 等 Google 工具,打造一個專屬於你的「AI 個人知識大腦」。學習一套從「捕捉靈感、深度思考,到高效輸出」的完整工作流,告別資料散落、學後就忘的窘境,蛻變為一個高效且富有創意的知識創造者!
Thumbnail
2025/07/29
資訊爆炸讓你感到知識焦慮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實作,整合 NotebookLM、Gemini、Gmail 等 Google 工具,打造一個專屬於你的「AI 個人知識大腦」。學習一套從「捕捉靈感、深度思考,到高效輸出」的完整工作流,告別資料散落、學後就忘的窘境,蛻變為一個高效且富有創意的知識創造者!
Thumbnail
2025/07/25
人工智慧(AI)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權力格局。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之巔,川普政府於7月23日正式公布了長達28頁的《贏得競賽:美國的AI行動計畫》(Winning the Race: America's AI Action Plan),本文將重點解析這個計畫的三大支柱與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Thumbnail
2025/07/25
人工智慧(AI)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權力格局。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之巔,川普政府於7月23日正式公布了長達28頁的《贏得競賽:美國的AI行動計畫》(Winning the Race: America's AI Action Plan),本文將重點解析這個計畫的三大支柱與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Thumbnail
2025/07/22
NotebookLM的核心:不只是筆記,更是你的個人化AI研究助理 在人工智慧工具百花齊放的時代,Google推出的NotebookLM並非又一個通用的聊天機器人。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知識工作模式,專為需要深度、精準、可信賴資訊處理的使用者而設計。 這篇文章將跟大家介紹NotebookLM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7/22
NotebookLM的核心:不只是筆記,更是你的個人化AI研究助理 在人工智慧工具百花齊放的時代,Google推出的NotebookLM並非又一個通用的聊天機器人。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知識工作模式,專為需要深度、精準、可信賴資訊處理的使用者而設計。 這篇文章將跟大家介紹NotebookLM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8 安裝完 googletrans,現在示範如何從英文翻譯成法文: import googletrans translato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8 安裝完 googletrans,現在示範如何從英文翻譯成法文: import googletrans translato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已經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4 建立了 Transformer 模型,並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5 載入權重並執行 Tokenizing,現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已經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4 建立了 Transformer 模型,並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5 載入權重並執行 Tokenizing,現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Google 翻譯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提供了一個隨時可用的官方翻譯介面,Google 在其翻譯演算法中也擁有 Transf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Google 翻譯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提供了一個隨時可用的官方翻譯介面,Google 在其翻譯演算法中也擁有 Transf
Thumbnail
Goodnotes 推出 AI 聊天機器人,可根據筆記內容出現相關提示詞,提供摘要和閱讀測驗。可以搭配快速動作進行筆記內容測試,但需注意其正確性因源自general knowledge base。此外,AI 輔助內容審閱&編輯、數學輔助功能也令學習更便利。
Thumbnail
Goodnotes 推出 AI 聊天機器人,可根據筆記內容出現相關提示詞,提供摘要和閱讀測驗。可以搭配快速動作進行筆記內容測試,但需注意其正確性因源自general knowledge base。此外,AI 輔助內容審閱&編輯、數學輔助功能也令學習更便利。
Thumbnail
嗨,朋友們!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 Monica AI!這款多功能 AI 能即時摘要 YouTube 英文影片,讓你快速掌握重點,決定是否值得觀看。對於時間有限的學習者,Monica AI 更能直接跳轉影片特定段落,節省搜尋時間。無論是教育、技術教學或評論影片,Monica AI 都能幫助你省時高效。
Thumbnail
嗨,朋友們!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 Monica AI!這款多功能 AI 能即時摘要 YouTube 英文影片,讓你快速掌握重點,決定是否值得觀看。對於時間有限的學習者,Monica AI 更能直接跳轉影片特定段落,節省搜尋時間。無論是教育、技術教學或評論影片,Monica AI 都能幫助你省時高效。
Thumbnail
序幕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年中的時刻了, 不免得要來復盤一下今年的軟體學習與開發上面有了哪些的進步與轉變, 很有意思的是今年加入了AI的元素, 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分享了一篇「【🔒 江湖一點訣】關於寫作,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但你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很厲害」, 裡面包含了我們長期累積的心得之外, 早就已經
Thumbnail
序幕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年中的時刻了, 不免得要來復盤一下今年的軟體學習與開發上面有了哪些的進步與轉變, 很有意思的是今年加入了AI的元素, 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分享了一篇「【🔒 江湖一點訣】關於寫作,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但你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很厲害」, 裡面包含了我們長期累積的心得之外, 早就已經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做個總回顧: Transformer 架構總覽:AI說書 - 從0開始 - 39 Attention 意圖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40 Transf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做個總回顧: Transformer 架構總覽:AI說書 - 從0開始 - 39 Attention 意圖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40 Transf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