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原收錄於「金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我學長名下有一筆繼承的土地,雙薪軍人家庭,結果貸款900萬都過不了。直到我那個銀行朋友喝了酒,跟我說了三句話,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學長買房這件事,讓我很困惑。
他父親很早就過世了,留給他一筆在彰化的農地,雖然不大,但市價也有個兩三百萬。他跟嫂子都是職業軍人,兩個人加起來月薪快十萬,照理說條件很不錯。
前年他們想買房,看中一間一千多萬的透天,自備款也準備夠了,結果去銀行申請貸款,想貸個八九百萬,銀行卻一直刁難。
先是說他名下有不動產,負債比要重新計算。後來又說農地的變現性不高,不能當作加分項目。最扯的是,銀行還要求他先處理掉那塊地,才願意給他比較好的貸款條件。
我學長氣死了:「我有資產還變成缺點?那些沒房沒地的人,銀行反而比較願意借?」當時我也覺得很奇怪,明明條件不錯,怎麼會這樣?
直到幾個月後,我去找我那個在銀行做放貸的朋友阿明。
阿明是我買第一間房時認識的,當時他是我的承辦專員。他家裡本來就在做房仲,對這個市場很熟,人也很實在,後來我們就變朋友了。那天我們約在他家附近的熱炒店,聊著聊著就聊到我學長的事。
我問他:「為什麼有資產反而比較難貸款?」
阿明喝了兩杯台啤,臉有點紅,忽然放下筷子跟我說:「思齊,你知道嗎?其實銀行審貸款,跟你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壓低聲音:「大部分的人以為,貸款能過多少,是看你薪水多少、資產多少。錯了,我們真正在看的,是你的『故事』有沒有說服力。」
我愣了一下。什麼故事?
阿明又灌了一口啤酒,眼神有點飄:「我跟你講三句話,你就知道為什麼你學長會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