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文系媽媽,懷孕的時候我就曾立志絕對不要跟寶寶說寶寶語!
結果孩子一出生,軟萌軟萌的模樣,加上剛學說話時那副小臭奶呆的樣子,實在太可愛啦~還是會忍不住破功,開始疊字加誇張語調回應她。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會提醒自己,多用正常語調、正常詞彙跟她說話,對孩子的口語表達很有幫助。
對孩子來說,詞彙其實沒有什麼簡單或困難,重點是我們能不能在生活中自然使用,讓她聽得多、感受多,就慢慢吸收進去了。聊天與對話中使用越多的詞彙也是在擴充孩子的詞彙量。
所以我平常講話會「不小心」冒出一些成語。她如果沒問,我就不特別解釋,讓她在情境裡感受意思就好。久而久之,有一天她會忽然自己用出來,還用得滿精準的,真的會讓人小驚喜一下。
之前有去進修過語言教學課,講師也提到寫作的起點不是從練習拿筆、學會注音開始,而是 從與孩子的不斷地對話中開始,我們就是孩子最好的語言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