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是職場的平行宇宙】我們今天開會,是為了確認明天要不要開另一個會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會議,是職場的平行宇宙】我們今天開會,是為了確認明天要不要開另一個會


試想一下,以下的對話,是否令你感到熟悉?

職員A:「請問今天的會議的議題是什麼?」

職員B:「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會議!」

(兩個小時後)

結論是:「以後每週固定開會,來討論開過的每一場會議是否有效。」

🙃 是的,我們又成功開了一場……如何減少會議的會議。

👀這篇文章,我們來討論一下,關於會議,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一、會議的本意其實很單純💬

會議的初衷是好的:為了解決問題。

透過會議,讓大家面對面溝通協調、對齊方向、共同決策。

💯優點包括:跨部門協作更順利、避免資訊不對稱、促成集體共識。

❌但壞處呢?


👉時間黑洞、效率殺手,還可能養出一群「會議型職人」:會議上氣勢如虹,會議後一事無成。

如果加上某些「永遠在提問卻從不負責任」的人,就會進化成「精神時光屋」+「責任分散所」。

二、如何讓會議有意義?🧠

請記得「開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以下是幾個讓會議不再變成職場內耗的關鍵:

🎯開會前:

明確會議目的與議題(沒有議題=沒必要開會,不是閒聊就叫開會)

確定參與者是解決者(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在場)

🎯開會中:

控制時間(每段發言都有時限,或許…採取廢話收費制也不錯)

聚焦解方(不是檢討大會,也不是發牢騷時間,對事不對人,不演戲、不拉票、不拐彎抹角)

主持人需引導節奏,不放任話題失控

🎯開會後:

確認行動項目、負責人與期限

用一頁簡報或表單統整(讓「開完就忘」成為歷史)

三、會議結論要「有下文」✅

一句「好,那我們下次再討論」=毫無結論。

⭕️解法:

📋 會後追蹤表單:條列每個決策與執行人,每次會議後發給與會者

🧭 責任歸屬制度:不是「大家來看一下」,而是「這項你負責」,不再模糊責任

🗓️ 設定回報時間點,定期回報進度:不是交給命運,而是設定時間點;不能只是「之後」,而是「下週三前更新進度」

四、會議檯面上與檯面下的那些事🎭

職場如劇場,台上台下兩樣情。

🎤檯面上:「我們鼓勵多元觀點」

👂檯面下:「不過最後還是照老闆說的」

🎤檯面上:「這是一場開放式討論」

👂檯面下:「結論昨天其實就決定了」

🎤檯面上:「這場會議是為了大家好」

👂檯面下:「是為了某人報KPI用的演出場」

🎤檯面上:「有想法的人都可以提出喔~」

👂檯面下:「先講的那個人你注意一下,他可能會被 assign 任務」

🎤檯面上:「這是集體共識」

👂檯面下:「我根本沒說同意,只是點了個頭」

🎤檯面上:「歡迎發表不同意見」

👂檯面下:「誰敢真的跟當權者持不同意見」

五、沉默的會議現象😶‍🌫️

最尷尬的場景莫過於:

主持人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

整間會議室:🦗🦗🦗(蟲鳴)

因為——

「誰說話,誰就會被抓去做」

於是會後 Slack/Line/茶水間開始熱絡:「剛剛那一段其實我不太認同」「這根本沒人要執行吧?」

🎯解決方式

改用無記名意見收集(例如Google表單事前填寫)

會議結束後,用1:1 check-in方式聆聽真心話

建立心理安全感:意見不是負擔,而是共創的一環

「發言≠執行」應明確切割,有角色分工表:想法者不等於執行者

六、世界各國的會議文化也大不同🌏

常常需要開跨國會議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


🇹🇼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

文化與習慣:會議常時間長、氣氛嚴肅、階級意識重,發言得看身份,重點常靠私訊補充,會議上的結論模糊。

禁忌:直接點破長官錯誤=毀了面子,會場表現得越平順,反而越可能沒有實質討論 。

🇯🇵 日本

習慣:非常重視準時與時間精準,每個報告剛好時間結束就必須停。會議現場頻點頭無人反對,會後逐一打電話再反對、私下修正。

會前準備:提前幾天把會議議程和資料送給所有人,實體文件厚如論文,現場毫不拖泥帶水 。

禁忌:開會遲到 or 發言超時=職業大扣分!

🇩🇪 德國/🇦🇹 奧地利/🇸🇪 瑞典/🇫🇮 芬蘭

習慣:務實高效率,瑞典、芬蘭人完全不Chit‑chat,認為所有無關議程的講話都是浪費時間 。

德國特色:鼓勵提出批判性意見,附和會被看成沒想法;講話時不能插袋、手要擺桌上,否則被視不禮貌 ,會議資料詳實、每一個結論都條列得像戰術指令。

🇮🇹 意大利/🇫🇷 法國/🇪🇸 西班牙

習慣:開會時間靈活,常有人中途進出,喜歡熱鬧、討論很自由 ,辯論是必要儀式,過程比結果重要,結論可延後,思辨最美。

禁忌:若你做的簡報太沉悶,恐怕看的人早就神遊了。

🇰🇷 韓國

流程:基層成員先發言、最後主管下結論。不做逐位職位介紹,很容易搞錯誰是誰

禁忌:溝通需含蓄尊重強階級文化;注意名片與禮節雙手遞送

🇺🇸 美國

風格:直呼名字、提案速度快、效率導向,30分鐘不解決就丟給email。

禁忌:沉默不出意見被視作沒貢獻;强調時間價值=遲到超 10 分鐘得道歉

🇬🇧 英國

習慣:正式但不拘謹,重禮貌也有靈活發言空間。

禁忌:「手心向內的V 手勢」在英國不代表和平,而是粗口,千萬別亂用 。


🇮🇳 印度

文化:尊重階級與人際關係,常用故事輔助表達意見。大家都說「OK~OK~」,但不一定表示「好我懂」,而是「我聽到了」。

禁忌:不要用左手遞東西或握手(被視爲不潔);亦避免談宗教、種姓等敏感話題 。

🇸🇮 斯里蘭卡

文化特點:會議前有供茶儀式,象徵尊重與歡迎。

習慣:尊重長者與身份,發言得先經年長者認可。

🇲🇲 緬甸

文化背景:國內有強烈的方向與座位排序禁忌(如東方吉祥、長者座東頭頂部);會議中尊長者優先發言,年輕人不輕易插話。

🇳🇱 荷蘭

文化風格:直率和平等主義,強調透明與開放討論,職級界線模糊。

習慣:與會者可以直言反對或建議,即使是面對上級也不見得被視為無禮

📝 對於跨國開會的小Tips:

每個國家的會議風格背後都有種文化價值觀,只要事先做好功課,就可以放心傳達資訊。

會前先確認對方文化偏好(準時?熱烈討論?嚴肅正經?)

尊重發言秩序與節奏(別隨便插話或冷場)

注意細節禮儀(如:用雙手遞名片、避免使用左手…)

七、別小看「座位安排」的心理戰🪑

開會時坐哪裡,其實透露很多職場潛規則:

✨坐主位者:通常是主持人/權責最大的人,像董事會中的王座

✨主位左右兩側:親信區,坐的是副手、意見補槍手或打氣的人

✨主位正對面:潛在敵對勢力(或者是想爭主位的人)

✨最邊角座位:隱形人區,有很高的高機率是「被拉來湊人數」

✨進門口第一排:安全帶區,隨時可逃,不太容易被 cue

八、更多真實會議場景補充🧨

❗️「這會議太重要了,請每個部門都派人來」→ 結果大家都派菜鳥來

❗️「我們開會是為了對齊認知」→ 認知對齊完,方向還是沒共識

❗️「讓我們進行頭腦風暴」→ 最後還是照主管的意思執行

⭐️ 總結:

一場好的會議應該是–資訊清晰、意見交流、決策明確、執行可追,每個人都知道「為何而來、說了什麼、要做什麼、什麼時候交」;而不是「大家輪流說,最後沒人做」。

所以,開會前,請先想一下,這場會議到底是「開來做事」還是「開來逃避做事」?

你也開過令你記憶深刻的會議嗎?歡迎留言分享哦!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suting Lin的沙龍
30會員
705內容數
Tsuting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你有多久沒聽見自己的聲音? 這是一趟30天的內在對話旅程,透過每日主題、自我覺察與療癒小語,讓我們慢下來,重新看見那個值得被溫柔對待的自己。 每天只需三分鐘,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 不為了更好,只為了更真實。
Thumbnail
2025/08/02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你有多久沒聽見自己的聲音? 這是一趟30天的內在對話旅程,透過每日主題、自我覺察與療癒小語,讓我們慢下來,重新看見那個值得被溫柔對待的自己。 每天只需三分鐘,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 不為了更好,只為了更真實。
Thumbnail
2025/08/01
這個故事,不是教你「積極思考」,而是一段關於學會慢下來、學會照顧自己的旅程。從打翻一杯咖啡開始,主角走過混亂、懷疑、被看見,也學會為自己選擇人生的方向。 《自在轉念的旅程》獻給每個想重新整理人生、也願意溫柔對待自己的你,希望能陪你一起,練習「好好活著」。
Thumbnail
2025/08/01
這個故事,不是教你「積極思考」,而是一段關於學會慢下來、學會照顧自己的旅程。從打翻一杯咖啡開始,主角走過混亂、懷疑、被看見,也學會為自己選擇人生的方向。 《自在轉念的旅程》獻給每個想重新整理人生、也願意溫柔對待自己的你,希望能陪你一起,練習「好好活著」。
Thumbnail
2025/08/01
我們總是相信「同一件事做久了就會變厲害」,那麼每天陪我們生活的身體,用了幾十年,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學會怎麼使用嗎?一起來聊聊我們怎麼更貼心地對待身體,也許從今天開始,學會「不硬撐」、「不亂套別人的方式」,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升級術。
Thumbnail
2025/08/01
我們總是相信「同一件事做久了就會變厲害」,那麼每天陪我們生活的身體,用了幾十年,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學會怎麼使用嗎?一起來聊聊我們怎麼更貼心地對待身體,也許從今天開始,學會「不硬撐」、「不亂套別人的方式」,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升級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Good morning, everyone.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today's meeting. Our main purpose today is to de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Good morning, everyone.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today's meeting. Our main purpose today is to de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對話一 Business Manager: Good morning, Ms. Chen. Thank you for meeting with me today. I understand you're looking for a venue for your company's annual
Thumbnail
對話一 Business Manager: Good morning, Ms. Chen. Thank you for meeting with me today. I understand you're looking for a venue for your company's annual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Hello everyone, thank you for joining today's meeting. We've brought the HR and Marketing depart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Hello everyone, thank you for joining today's meeting. We've brought the HR and Marketing depart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We've brought the HR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s together today to disc
Thumbnail
對話十字路口:將商務談話引向正確方向 請依據如下的會議開場致詞,從選項中挑出適合的應答(可能不只一個)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We've brought the HR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s together today to disc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