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我父母第一次感受到「老年生活的尊嚴」:90天養老體驗,以及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送他們去機場的那天,下著雨。不是傾盆大雨,只是那種會讓你忽然覺得有點涼、需要把外套拉高一點的梅雨小雨。

過安檢之前,母親拉了一下我的手,小聲說:「你們以後老了,還是不要回中國養老了。」


那句話說得極輕,我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但我知道她是認真的。


那90天,他們第一次覺得「自己還是個人」

父母八十多歲了,一輩子生活在一個中部小城市。兩人身體都不算差,平時還能去早市、自己煮飯、下樓遛狗。但我們都知道,年紀上來後,生活的邊界正在一點一點變小。

這次來日本,本來是想換個環境、順便看看孫子,但他們自己沒說,其實心裡也緊張。語言不通、飲食習慣不同、社會制度不熟,這些都讓他們在飛機起飛之前焦慮了好幾個星期。

但意外的是,他們適應得很快。

父親每天早上都去散步,從一開始繞家附近一圈,到後來會慢慢走到公園,看看櫻花掉下來的樣子。他說:「這邊的人看到我都會點頭耶,還有人會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我也聽得懂!」

母親則對便利商店和超市愛不釋手,特別是冷藏櫃裡一格格排列整齊的食物,會讓她想起她當年教國中家政課的樣子。她每天都會選一樣「沒吃過的東西」,像是一場小小的冒險。

但最讓他們感到安心的,不是這些風景或食物,而是一種**「人不會被看輕」的感覺**。


老年人的「存在感」這件事,在日本被看見了

母親有一次在公車上沒站穩,車還沒動,司機就轉過頭來問她「大丈夫ですか?」(您還好嗎?),接著就等她站好才發車。她下車的時候說了一聲謝謝,司機鞠了一個躬。

她回來後感嘆地說:「在這裡,連跌倒都有人在乎。」

另一件讓父親印象深刻的事,是有一天他進便利商店時,門邊有個學生主動拉開門。他連忙說「謝謝」,那學生還對他笑了一下。他回來問我:「現在年輕人這麼有禮貌的多嗎?」

我說,這邊的社會訓練是這樣的。不是特別熱情,但會讓人覺得自己有位置。

那種「社會願意為老人讓一點空間」的感覺,是他們過去很少體會到的。


不是說在中國沒有人情,而是很多時候,制度與環境讓老年人很容易感到「被嫌麻煩」「拖累子女」「自己成了別人的負擔」。


他們說,來這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請慢慢來」。


中日之間的差異,藏在很多微小的細節裡

這次他們在日本待了整整90天,生活步調慢了下來。沒有人催他們快走、沒有人對他們的步伐感到不耐;到診所看醫生,不用排一整天,進去之後,醫生會耐心地講解,即使他們一句日文聽不懂,也會用翻譯器說明病情。

母親說:「以前在家裡去醫院,就怕被醫生罵,問你吃不吃藥,怎麼又沒照顧好自己。這裡不會,有問題就處理,沒有情緒。」

父親感嘆:「你媽在這裡吃得多、睡得早、走得動。她說她第一次覺得,老年也可以過得這麼體面。」

那天晚上,我在陽台曬衣服時,聽到他們在客廳聊天。母親說了一句:「我們不是怕死,是怕晚年過得沒尊嚴。」

我愣了一下。

原來他們心裡,也有那麼多沒說出口的恐懼。


他們不是在「貶低中國」,而是在表達一種希望

我知道,有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那你爸媽就留在日本養老啊。」

但不是這麼簡單。他們不懂語言、不會辦保險、不習慣這裡的節日,也不可能永遠離開熟悉的鄰里。

他們還是會回去,繼續在那條熟悉的小巷子裡煮粥、養花、跟鄰居打招呼。

可他們說的「不要回去養老」,其實不是對制度的控訴,而是一種對未來的擔憂

他們說:「我們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不計較了。但你們老了以後,希望可以過得輕鬆一點,起碼,不要一直擔心給誰添麻煩。」

這不是一種否定,而是希望下一代的人生,可以不那麼辛苦。


結尾想說的話

那天機場送別之後,我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那句話其實是他們第一次對我的未來說出建議。

不是催婚、不是叫我升遷、不是問我賺多少錢——而是,希望我老的時候能好好地活著

如果你也有父母在異地生活過,或正在思考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會是什麼模樣,你會怎麼想?


你會想留在哪裡?又或者,你希望你的父母在哪裡老去?


歡迎在下方留言聊聊——


不談國家制度,只談我們最私密、最誠實的生活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子良太郎的沙龍
2會員
85內容數
感謝大家,也謝謝每一個點讚與追蹤,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 我會繼續用平實的筆觸記錄在日生活的點滴,希望未來也能陪你走一段文字的路。🙏
2025/08/01
這篇文章介紹仙台在地生活,推薦仙台城跡、仙台海洋森林水族館、美食(牛舌、ずんだ餅、壽司)、定禪寺通、西公園等景點,並建議停留2-3天深度體驗。
Thumbnail
2025/08/01
這篇文章介紹仙台在地生活,推薦仙台城跡、仙台海洋森林水族館、美食(牛舌、ずんだ餅、壽司)、定禪寺通、西公園等景點,並建議停留2-3天深度體驗。
Thumbnail
2025/07/31
本文探討觀看電影《南京照相館》與《超人2025》後,作者認為《南京照相館》雖然試圖呈現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卻過於簡化複雜歷史,淪為情緒煽動;而《超人2025》雖為虛構作品,卻更能觸動人心,展現人性的真實面貌。作者呼籲,歷史教育應促進反思,而非製造敵人,並鼓勵觀眾在觀影後多思考電影背後的意涵。
Thumbnail
2025/07/31
本文探討觀看電影《南京照相館》與《超人2025》後,作者認為《南京照相館》雖然試圖呈現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卻過於簡化複雜歷史,淪為情緒煽動;而《超人2025》雖為虛構作品,卻更能觸動人心,展現人性的真實面貌。作者呼籲,歷史教育應促進反思,而非製造敵人,並鼓勵觀眾在觀影後多思考電影背後的意涵。
Thumbnail
2025/07/31
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評論中國婚姻法對私生子的規定如何損害普通人的利益,並建議大家保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7/31
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評論中國婚姻法對私生子的規定如何損害普通人的利益,並建議大家保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暑假是一個好時機,父母可以趁著孩子還年幼、對父母依戀的時候,一起旅行創造美好回憶。在旅行途中,父母要用「停下來等待孩子」的心態,放輕鬆,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這些回憶將成為父母年老時的養分。
Thumbnail
暑假是一個好時機,父母可以趁著孩子還年幼、對父母依戀的時候,一起旅行創造美好回憶。在旅行途中,父母要用「停下來等待孩子」的心態,放輕鬆,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這些回憶將成為父母年老時的養分。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這一次爸媽特地趁著連假下來臺南找我玩,三個人擠在我只有八坪大的 套房,他們倆睡床,我鋪著瑜珈墊、裹著睡袋,睡地板,雖然才第一晚 就腰痠背痛了,第二晚換脖子痠痛,但三十幾歲的我,還能有機會和爸 媽睡在一起,甘之如飴
Thumbnail
這一次爸媽特地趁著連假下來臺南找我玩,三個人擠在我只有八坪大的 套房,他們倆睡床,我鋪著瑜珈墊、裹著睡袋,睡地板,雖然才第一晚 就腰痠背痛了,第二晚換脖子痠痛,但三十幾歲的我,還能有機會和爸 媽睡在一起,甘之如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